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0利用思维导图解读文本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利用思维导图解读文本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已由“专制”逐渐走向“民主”,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而更是“体验课程”,每位教师和学生对教材所提供的文本内容都有其自身的解读。笔者认为,英语教师对文本高质量的解读是确保英语教学有效性的关键,英语教师个性化的文本解读方式也将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和发展。

2010年11月,笔者有幸参加了“第五届全国小学英语教学观摩研讨会”,在此期间,聆听了17位来自全国各地的选手展示的优秀课,接触到不同种类的英语教材,执教者选择的文本形式也是五花八门:有童话故事、散文、人物传记、书信等等。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很多执教老师能根据不同的文本主题,将文字文本绘制成各有特色的形象文本----思维导图。笔者就不同主题的文本中思维导图的运用作些分析,在其中获得的启示将和大家一起分享。

案例一 :

【文本主题】A pen pal

【文本解读】本文是Liu Yun写给她的笔友Alice的一封信,在信中Liu Yun向笔友介绍了自己以及家人的信息。其教学目标有:运用阅读策略阅读英语短文,培养学生简单的猜词悟意、快速浏览获取所需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并能够用英语写信给笔友。

Name: Age:

Live in: Alice’s pen pal Hobby:

Job : Family:

Job: Hobby: Job: Hobby:

【导图赏析】教师利用文本标题”A pen pal” 引导学生从整体出发理解全文,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大胆的预测,提出“Who?What?How ?Where?”等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写上关键词,逐渐形成上面的思维导图,把Liu Yun的信息一目了然地呈现出来。学生再通过导图的帮助从纷繁的文字中获得对句群的判断,从而理清文本脉络。这样的思维导图培养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快速获取关键信息、并运用所得信息做出有效选择的能力。同时让学生懂得了作为笔友在写信时可以如何向对方更有条理地传递信息,为学生的语言运用作准备。

案例二 :

【文本主题】The rabbit’s dream

【文本解读】‘The rabbit’s dream’是以童话故事为体裁的文本,讲述的是一只怀揣梦想的小兔子在去海洋的途中所遇到的种种艰险后都没有放弃,最后在猫头鹰的指引下靠自己走到了目的地的故事。教学目标有:能运用所学语言进行表演,感受童话故事的乐趣,并从故事中得到启示。

frog mouse lion snake elephant owl ocean

The rabbit’s dream far

this way

dangerous breakfast

dinner ask the

owl Rabbit

【导图赏析】上面的思维导图中,美丽的浪线代表了小兔子途中的艰难险阻,追求梦想的过程,海洋的图片代表对蓝色梦想的追求,仿佛也在告诉学生要坚守自己的信念和梦想,并且借鉴别人的建议实现自己的梦想。一路上小兔子遇到六个动物,教者将他们按序出现在“追梦的途中”,它们和小兔子的对话则用来一些关键词或短语替代,这就将长长十四幅图的连环画变成一个简洁、流畅的“追梦图”,学生通过导图清晰地了解故事内容,为角色表演提供帮助。

案例三:

【文本主题】Friends

【文本解读】这是一篇描述朋友之间相处之道、建立真挚友情的英语小散文,学生需掌握短语share with each other,care about each other和句型When I?,my friend?同时通过教学让学生体验到散文的美感,感受“Friends are both in good times and bad times(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友情不变)”的情怀。 help each other

Play together

Study together share with

each other

Care about

each other

【导图赏析】教师引导学生从朋友之间互助、分享、关心等方面展开讨论,让学生展开想象,回忆朋友之间的生活点滴,并先后呈现文本中的五个短语卡片:play together,help each other,study together,share with each other,care about eachother,最后拼成一个爱心的形状,让孩子们不由自主地感受到朋友之间的情谊,散文的美感不言而喻。

案例四:

【文本主题】Helen Keller

【文本解读】这是篇人物传记,介绍了19世纪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Helen Keller在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用顽强的毅力克服生理缺陷,学会了读书、说话、写作,通过自强不息的顽强毅力,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并完成著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教学目标:1. 理解掌握单词mute,deaf,blind; 2.学会运用can/can’t的过去式句型; 3.体会主人翁艰难的生活和自强不息的精神。

Helen Keller

1880 America

Couldn’t

talk hear see

mute deaf blind

could

learn help others

【导图赏析】教师抓住文本中关键的句子“She couldn’t see,so she was blind. She couldn’t hear, so she was deaf. She couldn’t talk,so she was mute.” 让学生理解blind,deaf,mute等几个生词的意义,体会:Her life was very sad。再通过设疑:I think she chould do nothing. Do you think so? 引导学生进入文本She could learn.She could write. She could help blind people everywhere. 进而让学生体会She was clever. She was

hard-working.She was helpful. She was brave。这样的思维导图让更学生清晰地了解文本,从couldn't与could的对比中让学生体验主人公的艰难。“大拇指”的背景,更加突出了主题,使文本语言与主人公的精神紧密地连在一起,使在学习中完成了一次精神的洗礼!

我的思考:

以上思维导图的设计,处处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智慧,折射出教者对文本个性化的解读。为了让思维导图更好地为教学服务,笔者认为教师在设计和运用思维导图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既紧扣主题,又围绕目标

每个文本都有其特定的话语主题,它是文本的旗帜与窗口,教师在设计思维导图时要紧扣主题,根据文眼设计问题,以帮助学生了解文本结构,理清脉络。同时,教师应该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围绕英语学科的多维目标解读文本,设计的思维导图除了帮助学生感知信息、理解语言,还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除了使学生获得语言知识的增长、语言能力的提高,还应注重文化的渗透和学生精神的追求。

二、既着眼整体,也留意局部

学生的语用能力、推测词义句义的能力需要在语篇、语境中得到提高,因而解读文本时需要从整体出发,从完整的语言之“链”中充分感知语言的完整意象。在设计和利用导图时也应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的整体把握来品位语言的形式和内容。但也要留意局部及细节,利用思维导图对某一局部加以拓展,做到重点突出、难点分散、疑点明确,从而更好地观照整体。

三、既注重知识,更关注思维

英语学习既是语言知识积累的过程,更是训练学生思维的过程。思维导图是有效的思维模式,它是人们记忆、学习、思考的思维“地图”。在教学中,它通过形象化的图示引导学生提取文本的精髓,进行认知,让思维训练与文本语言的理解、感悟紧紧联系在一起。但一定要注意在运用思维导图时,不能使其成为学生“思维的枷锁”,而应通过质疑讨论,使学生的思维经历由“发散到集中”、由“求异到求同”的过程。

总之,思维导图在英语课堂中的运用应起到“画龙点睛”之效,而决不能成为课堂的“绣花枕头”。它使我们对文本的解读实现个性化,使我们的教学体现审美性,最终实现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孟晓东,田长青《心中有标准,脚下方有路》。《江苏教育》2010.10,第7页。

2.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9,第114页。

3.百度百科:http://baike.http://www.diyifanwen.net//view/30054.htm。

0利用思维导图解读文本

利用思维导图解读文本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已由“专制”逐渐走向“民主”,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而更是“体验课程”,每位教师和学生对教材所提供的文本内容都有其自身的解读。笔者认为,英语教师对文本高质量的解读是确保英语教学有效性的关键,英语教师个性化的文本解读方式也将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和发展。2010年11月,笔者有幸参加了“第五届全国小学英语教学观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vf5y0va5y0n19a8i5jt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