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生物第五章第三节探索生物进化的历史素材1浙科版必修2.doc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五章生物的变异第3节探究生物进化的历史

一、 现代进化理论的由来 拉马克进化学说的要点

(1) 生物由古老生物进化而来的; (2) 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的;

(3) 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是由于用进废退与获得性遗传。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意义及局限性

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论证了生物是不断进化的,并且对生物进化 的原因提出了合理的解释。但对于遗传变异的本质未作出科学的解释,对生物进化的解释 也局限于个体水平,强调特种的形成是渐变的结果,不能解释物种大爆发现象。 二、 庞大的现代达尔文主义阵营

从现代达尔文主义的产生可以看出,科学往往是在学术争论中发展的。通过抛弃一些错误 的概念与偏见,融合不同观点的合理方面或可取之处,是科学发展的一种途径。现代达尔 文主义正是这样产生,也主要是以这种方式发展的。进化论的综合基本上完成后,达尔文 主义者继续对仍然比较粗糙的进化理论进行精雕细刻,以造就更加完善、更加实际的学说。 同时,他们把进化的思想扩展到生物学的所有分支,以消除进化生物学与生物学其他领域 之间的隔阂。他们也把现代生物学中各个领域的进展尽量融入其理论框架之中。这样就使 达尔文主义的进化论在整个生物学中脱颖而出,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还出现了很 多与进化研究有关的学科,以至著名的现代达尔文主义者杜布赞斯基在70年代提出过一 句名言:如果不用进化的眼光看问题,生物学上的研究将是没有意义的。

由于众多科学家的努力,现代达尔文主义的势力越来越大,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阵营。 在学术上,与其他的学派相比,现代达尔文主义被认为是一个正统的进化论学派,其观点 与学说往往更受重视,而且比较普遍地被接受。与进化论有关的科学杂志、科学协会,大 部分都是以研究、论证和宣扬现代达尔文主义的观点为主。综合进化论的创始人之一迈尔 就创办了一份专门报道进化生物学研究的杂志《进化》,《进化》现在已成为颇具影响的国 际杂志,是达尔文主义者的重要阵地之一。在教育上,中学与大学开设的进化论或进化生 物学课程主要也是讲授达尔文主义的进化论,从而在一般人的概念中,达尔文主义等同于 生物进化论。此外,在进化论与宗教神创论的斗争中,达尔文主义是作为进化论一方的代 表,神创论的矛头也主要是指向达尔文主义的进化论。

现代达尔文主义的阵营是如此庞大,以至在这个阵营内部也有不少分

歧,存在不少的流派。因此,要给现代达尔文主义下一个明确的定义是困难的。而且,现 代达尔文主义也在不断地完善和作出某些修改。但不管怎么样,现代达尔文主义者始终认 为通过达尔文主义的基本原理可以解释生物进化的主要问题,始终坚持强调变异的偶然性、 自然选择的重要性以及进化的渐变性。自然选择学说是达尔文的独创性理论,也是现代达 尔文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和核心。

另一方面,现代达尔文主义认为进化论的综合尚未完成,承认有很多进化生物学的问题还未 解决,但一再强调,任何新的发现都将不能导致极大地修改已有的综合进化理论的框架。 这一点可以从当代最有代表性的达尔文主义者之-迈尔的两部近期著作《生物学思想的发 展》和《生物学哲学》①中看出。实际上,现代达尔文主义力图以其理论框架为核心来形 成更大的进化论. 三、 后起之秀——非达尔文主义的进化论

达尔文主义在进化论的领域中取得了不可磨灭的功绩,而且现在仍然在发展。不过, 千姿百态的生物世界充满了奥秘,从宏观到微观,都有很多未知的现象等待人们去探索。 因此,达尔文主义的理论框架很难也不可能说明所有的生物进化问题。从而,除了达尔文 主义或达尔文

学派以外,还有其他一部分进化论者从与达尔文学派不同的立足点、不同的 角度、不同的层次去探索生物进化的问题,结果便产生了与达尔文学派的学术争论。从广 义上来说,这一整个与达尔文主义不同的进化论者阵营都可以称为非达尔文学派或非达尔 文主义。但实际上,这样的一个非达尔文主义阵营是十分不统一的,也很难给其下一个明 确的定义。因此,非达尔文主义往往指一些着重针对达尔文主义核心思想的进化学说。虽 然广义的非达尔文主义的进化论与达尔文主义的进化论一样,已有很长的历史,而且在19 世纪后期和20世纪初期,甚至有过非达尔文主义的进化论比达尔文主义的进化论更为普 遍地被接受的时期,但随着达尔文主义的迅速发展,特别是综合的进化理论形成以后,非达 尔文主义的进化论就一直处于从属的地位。只是在近二三十年,或更确切地说,在近年来, 现代生物学的许多新发现使非达尔文主义获得了新的飞跃性进展。下面所谈的主要就是现 代的非达尔文主义进化论。

分子生物学的兴起与达尔文主义的困境

分子生物学是从分子的角度与层次去探讨生命现象的科学。1953年,沃森与克里克共同提 出了作为遗传物质的DNA分子的结构模型。这个模型就是著名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它能解释当时已发现的遗传物质的各种性质以及能很好地说明遗传的分子机制,它使经典 遗传学的基因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典遗传学中的基因是抽象的、不可分的遗传单位, 而DNA被确定为遗传物质及其双螺旋结构被发现后,基因便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化学分子, 基因被定义为DNA分子上的一个带有遗传功能的片段。按照这样的概念,不仅能够解释经 典遗传学所能解释的一切,而且还能解释经典遗传学难以解释的问题。如对于基因的代代 相传,就可以用DNA分了的自我复制来说明;对于突变,则可以解释为DNA分了上的变 化。因此,这一发现大大地深化了人们对基因的认识,也大大地促进了分子生物学的发展, 从而被誉为20世纪生物学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

分子生物学正是在DNA的双螺旋结构被发现后兴起的,此后在这个领域的一系列重要 发现,包括“中心法则”的确立、遗传密码的破译、对基因精细结构和对基因表达的调控 的认识,使得分了生物学现在已成为生物学中的一个举足轻重的分支学科。

达尔文主义的进化论在分了生物学兴起之前就已经进入了鼎盛时期,并以博物学和经典遗 传学作为其主要的基础。新兴的分子生物学在开始时对于生物进化的研究来说是陌生的, 但很快便对其产生了直接和重要的影响,从而生物进化的理论必须能包融分子生物学的发 现。达尔文主义也正是在这方面进行着努力。要在一个已有的理论框架中包融一个新的领 域是十分困难的事情,即使如此,达尔文主义的进化论确是能说明分了生物学中不少与进 化有关的问题。不过,犹如进入了一个陌生的世界,达尔文主义也面临着不少困境。 分子生物学对进化理论的重大贡献之一就是发现所有生物的遗传密码都是一样的。这一发现 对于认为所有的生命都可以追溯到一个单一起源的观点无疑是最有力的支持,从而为达尔 文主义进化论中的共同祖先学说提供了又一个重要的证据。此外,通过研究DNA分子(或 蛋白质分子)在不同生物中的差异情况,发现亲缘关系越相近的生物,其相应的DNA分子 (或蛋白质分子)的差异就越小,反之,就越大。从而,这种差异就可以显示出生物之间的 亲缘关系以及进化关系。这样,就可以在生物大分子的层次上直接研究生物进化,这就是 蓬勃发展的分子生物学与进化生物学的交叉学科一分子进化研究的领域。分子进化不仅 能再次显示进化本身的存在,而且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进化的过程与途径。

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大大地促进了分子进化的研究。首先是发展出在凝胶上分离分 子量大小不同或带有不同电荷的蛋白质的所谓电泳技术以及相应的染色检测技术,这样便 能很方便地研究生物的蛋白质种类。此后又利用类似的技术,对核酸(DNA和RNA)的各 种分子或片段进行分离与检测。再进一步,还发展出测序技术,可以测定组成蛋白质大分 了的基木单位氨基酸分了在任何一种蛋白质中的排列顺序,以及测定组成核酸大分了的基 本单位核昔酸分子在任何一种核酸中的排列顺序。另外,可以检测不同核酸分子之间在序 列上的相似程度的所谓“分

了杂交”技术也被广泛地应用。这些技术上的进展导致了分了进 化方面的很多重要的发现,其中一些发现是对达尔文主义进化论有利的,但很多发现却使 达尔文主义的进化论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自然选择对生物大分了同样会起作用,这一点从 动物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的变异情况就可以清楚地看出。血红蛋白由500多个氨基酸组成, 并形成十分精巧复杂的立体结构。血红蛋白的氨基酸排列顺序是不能随意变化的,若其中 一个发生变化(如被另一种氨基酸替换,或被删除),都有可能产生十分有害的后果。人类 的镰刀形细胞贫血症①就是由于血红蛋白分子上的一个氨基酸被替换。此外,已发现人类 中有200多种血红蛋白的突变,其中不少是这种或那种血液病的原因。虽然血红蛋白有如 此多种的突变,但却没有一种能在人类的祖先中成功地传播开来,从而现在人类的绝大多 数始终保持有正常的血红蛋白。即使在其他动物,它们的血红蛋白与人类的相差也很小。 黑猩猩有比人类更高的血红蛋白突变速率,但其血红蛋白与人类的几乎相同。因此,确是 有一种作用在清除带有有害突变的血红蛋白,这种作用就是自然选择。

但是,当生物大分了的变异不会造成有害的后果时,自然选择似乎就不起作用。而分了 生物学的研究发现,实际上在自然的生物种群中,这类变异是普遍存在的。通过对蛋白质的 电泳分析,发现很多这样的情况,就是某一种在新陈代谢中起重要催化作用的称为“酶”的 蛋白质可有数种不同的、能用电泳分离的形式。同一种酶的几种形式具有相同的功能,因 此通常把它们称为“同工酶”。同工酶之间的差异是由于蛋白质分子在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上 发生了一些变化,但这些变化并不影响相应的酶的功能。而根据“中心法则”,蛋白质分 子的序列是由DNA的序列编码的,因此,作为遗传物质的DNA也肯定发生了序列上的变 化。事实上正是如此,DNA链上的核昔酸序列发生了一些可使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序列改变 的变化。而且在很多情况下,即使蛋白质的序列没有发生变化,编码这一序列的DNA也会 发生变化,这是因为并不是所有DNA链上发生的变化都会导致其编码的蛋白质发生变化。 编码蛋白质的DNA链上的每三个核背酸可以决定一个氨基酸,这就是“三联遗传密码”。常 见的氨基酸有20种,而编码同一种氨基酸的遗传密码往往有一种以上,甚至可多达6 种,这些编码同一种氨基酸的遗传密码一般是三联体中的第三个核背酸不同。这样,如果 遗传密码中的第三个核昔酸发生了突变,被另外的核昔酸替代,结果通常并不影响其编码 的氨基酸种类。这种不会导致所编码的氨基酸改变的突变又称为“同义置换”。

同工酶与同义置换的存在使蛋白质和DNA都可有不少不影响本身功能的所谓“多态 性”。此外,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还发现很多其他类型的DNA多态性,这些多态性一般都是 对生物无害的,但又不是有利的。从而,自然选择对这些生物大分子变异就不能起到保留 有利、淘汰有害的筛选作用。

对基因和基因组(一种生物中所有遗传物质的组合)结构的研究还发现,这两者的结构中 都存在着一些令人费解的组成成分。如很多基因中都有一些非编码的间隔序列,在基因从 DNA转录到RNA后,这些间隔序列是要被切除掉的,余下的转录部分“拼接”起来才是真 正执行功能的成熟的RNA (图8)。这些又称为“内含子”的间隔序列的作用一直不清楚, 但可以肯定它们大部分并不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对这种奇特的断裂式基因结构的起源以及 内含子的功能存在着很多争议。如果内含子没有什么特别的功能,那它们为什么能够存 在?除了基因中有这种“累赘”的结构外,基因组中也存在着另一种类型的“累赘”结构。 很多生物的基因组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反复出现的所谓“重复序列”。绝大部分重复 序列都不编码蛋白质,也不转录成RNA,而且通常没有什么明显的功能,因此它们的存在 也是分子进化研究中的一个谜。有一种相当流行的解释,就是认为内含子和重复序列都是 一些分子寄生物,是“自私的” DNA,生物无法阻止它们在基因和基因组中复制及积累。这 种解释是有一定的依据的。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如果它们真的是自私的DNA,自然选择难 道不能抑制和淘汰这些分了寄生物,而要生物付出如此高的代价去“养育”它们

当然,在内含子和重复序列的起源与功能完全弄清楚之前,还不能过早地下结论。但 非达

尔文主义根据分子生物学及其他方面的新发现,就生物进化的问题提出了一些与达尔 文主义不同的观点和学说,从而再度引发达尔文主义与非达尔文主义之间的争论。

适者生存还是幸运者生存——中性理论浅说

对生物进化的研究是由博物学家开始的,他们所观察的都是肉眼可见的生物现象和生物结 构,如鸟类的翅膀、长颈鹿的脖子、鱼类的体型。从而,生物进化的研究也主要是对这些 生物现象和生物结构以及整个生物体的来源与演化的探索。达尔文的进化论正是基于这种 研究而提出的可以称为自然选择或适者生存的理论,综合了达尔文的主要思想和经典遗传 学的现代达尔文主义的核心仍然是自然选择。现代达尔文主义曾发展到这样的程度,以至 普遍认为所有的生物性状都是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通过适应性进化而来的,同时自然选择 对所有的基因变异都起作用。但实际上,这些结论是通过对生物的形态结构的观察得出的, 而对于作为遗传物质的基因的内部结构在进化中发生了什么变化却完全没有考虑。这当然 是由于当时的研究技术水平所限,同时也是由于达尔文主义对其理论核心的过分自信。

分了生物学的发展揭不了很多在分了水平上的生物进化现象,这些现象很多都是以前 没有预料到的。通过比较不同生物的同一种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或同一种基因的核甘酸序 列并结合古生物学的资料,就有可能估计在进化中蛋白质的氨基酸替代速率以及基因内的 核昔酸替代速率。结果发现进化过程中突变的积累要比以前预计的高得多。另外,通过电 泳技术所检测到的很多生物的蛋白质多态性以及DNA多态性十分丰富,同样要比预期的高 得多。从而,生物实际上具有比以前认为的高得多的变异性。而且,更令人惊奇的是,在 生物个体和种群中发现的蛋白质或核酸的很多变异都是无害的,并不影响这些生物大分子 的功能,也不影响生物本身的生存与繁殖,同时这些变异也不具什么优越性。以至对于一 种生物甚至可以说,不存在“标准的”蛋白质、“标准的”基因,大部分蛋白质和基因都是 以多型的形式存在的。鉴于这种情况以及通过一些有关的计算,日木科学家木村资生提出了 著名的“中性理论”。确切地说,中性理论应称为中性突变与随机漂移学说,中性理论只不 过是对该学说的习惯性称呼。这一理论的雏形在60年代就已经形成了。1968年,木村资 生在英国的权威科学杂志《自然》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分子水平上的进化速率》的文章, 这便是他的中性理论的第一篇论文。此后,他又陆续发表了一系列有关文章,不断完善和 发展该学说,回答反对者的抨击。到了 1983年,木村资生的代表著作《分子进化的中性 理论》出版,这是一部对中性理论带有总结性的著作,使该理论学说得到进一步的传播。中 性突变与随机漂移学说的核心就是认为大部分对生物种群的遗传结构与进化有贡献的分子 突变在自然选择的意义上都是中性或近中性的,因而自然选择对这些突变并不起到筛选的 作用。中性突变产生后是通过一代一代的随机漂移,或者被固定在种群中并占有一定的比 例,或者消失。生物种群内的遗传多样性,如蛋白质(酶)以及DNA的多态性,都是通过 这类中性或近中性突变的随机漂移而产生的。中性理论并不是说所有突变都是中性的,实 际上,相当大的一部分突变是有害的,这一部分突变具体有多少与有关分子本身可容许的 变化程度有关。有害的突变产生后,会影响携带这些突变的蛋白质以及基因的正常功能, 影响生物的生存与繁殖,因此很快就会被淘汰掉,从而在进化上是没有意义的。另一方面, 对生物有利的所谓正突变其实是很少的,从而对种群的遗传结构也没有什么贡献,不能说 明分子进化中的多态性现象。自然选择只对那些对种群的遗传结构并不重要的有害突变和 正突变起作用,却不能决定对种群的遗传结构起重要作用的中性或近中性突变的命运,中 性或近中性突变的命运是山随机因素决定的。因此,又可以把中性理论看作是一种“幸运 者生存”的学说。

根据中性理论的观点,在分了水平上有进化意义的突变(如核昔酸、氨基酸的中性置 换)与所能观察到的核酸以及蛋白质的多态性并不是两互不相关的现象,而是同一现象的 两个方面。换句话说,核酸与蛋白质的多态性是代表着分了进化过程中的一种状态。

中性理论除了提出了与分了进化有关的新概念外,还有其较为坚实的、与种群遗传学 密切联系的数学基础,因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定量地处理遗传多态性、变异性以及分子进 化中的其

他问题。

分子生物学上的许多新发现都支持中性理论。早就发现编码蛋白质的DNA中不会导致改 变氨基酸序列的同义置换(图9),即一般是遗传密码的第三个核昔酸的置换,要比会影响 到氨基酸序列的置换的出现频率高得多。由于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发生改变有可能导致生 物发生一些变化而受到自然选择的作用,而若蛋白质不发生变异,生物则不易发生变化, 因此可以认为核酸中改变蛋白质序列的突变要比不改变蛋白质序列的突变易受自然选择的 作用。实际上发现的核酸变异大多数都是同义置换和非基因的DNA的变异,因此都是不 易受自然选择作用的。此外还发现,基因中的内含子序列在进化中明显地比编码部分的序 列发生较多的核昔酸置换。内含子由于在转录后要被除去,其变化不会引起基因编码的产 物发生改变,因而其上发生的变异也是不易受自然选择作。

这样就得出了一条规律:进化中不易被自然选择作用的分了变异出现得较多。这一规 律从中性理论的角度是很容易理解的。由于这些变异一般不会影响有关分子的功能,从而 在自然选择上是中性或近中性的,这些变异发生后,不受自然选择的筛选与淘汰,而是通 过随机漂移被固定下来了。因此,中性变异发生后只受随机因素的影响,继续存在的机会 是比较大的。

根据中性理论,一种分子所受的功能制约越少,那么可有的中性突变就越多,从而其 进化速率就越大。此外,对分子的已有结构和功能影响越小的突变,也越容易在种群中出 现。这样就很好地解释了三联密码中的第三个核昔酸具较高的置换率,以及基因中的内含 子、基因组中的其他非编码区域(包括基因之间的间隔、丧失功能而被称为假基因的序列 等)的核昔酸被替换率也是较编码序列、调控序列的高得多的事实。若是根据达尔文主义 的自然选择学说,突变有较多的积累是山于对这些突变有较强的选择。这样就必须假定进 化速率较快的分子的各种变异都有一些未知的功能,积累下来的变异基本上都是有利的, 从而是一种快速的适应性进化。而实际上,不可能每一种存在的分子变异都有其功能及优 越性。

分子进化的又一个现象是基因的重复。在高等生物的基因组中,一种基因往往都是以 数个甚至多个拷贝的形式存在的。基因的重复看来与新基因的形成、基因组的复杂化以及 发展性的进化有关。一个基因产生了额外的拷贝以后,那么只要其中一个或一些拷贝保持 原基因的功能,其他拷贝发生变化也不会对生物造成I分有害的影响。这样,这些额外的 拷贝就获得了较高的变异自由度,即较小的选择压力,它们可以比较随意地变化而继续存 在于基因组中。在允许各种变异存在的情况下,虽然相当大部分的基因额外拷贝会变成一 些丧失原功能的假基因(死基因),但也有一些可以变成具有新的功能的新基因,导致基因 组复杂化和发展性的进化。中性理论也能很好地说明这样的进化过程。基因重复后,其中 一些拷贝的变化其实就是中性或近中性变异,正是这类变异有导致形成新基因的可能。

中性理论是通过研究分子进化而提出的,是一种分子水平上的进化理论。那么,中性 理论是如何把分子水平上的变异和进化与生物的形态结构等性状的进化联系起来的呢?由 于很多生物性状都是山多个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可以认为控制这些性状的其中某个 基因的一个变异所造成的后果往往是很小的,即一般是介乎于稍微有害和中性之间,这种 变异的命运仍主要受随机漂移的控制。这样,即使在形态结构水平的进化主要是受自然选 择的作用,在分子水平上仍然是中性突变与随机漂移的中性进化,虽然进化的速率会比完 全的中性进化要低一些。中性理论又是如何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的产生呢?木村资生认 为,中性突变也有潜在的受自然选择作用的属性。虽然突变在产生时是中性或近中性,不 受自然选择的作用,只通过随机漂移的过程而固定或消失,但当一种中性突变在种群中被 固定下来后,在进化过程中如有新的环境与条件出现,这种突变便有可能显不出其优越性 或有害性,从而是会受自然选择作用的。这样,中性的变异就会成为适应性进化的原材料, 即中性突变也是适应性进化的根源。

中性突变与随机漂移学说是分子进化的重要理论之一,对整个进化生物学都有着广泛而 且重要的影响。它的提出是对达尔文主义的挑战,因而受到了很多达尔文主义者的强烈反 对。为

了维护达尔文主义的核心理论,他们在自然选择的框架内提出各种替代性的假说, 力图说明分了进化的问题。另一方面,中性理论得到多方的支持。因此,在进化论者的阵 营内引起了激烈且持续至今的争论。在这场持久的争论中,中性理论始终没有被推翻,相 反,它在不断地发展壮大,使得现代达尔文主义也不得不正视其存在,并承认中性突变的 客观性,虽然仍然否定中性突变的普遍性及其在进化中的作用。而中性理论的拥护者则在 这一学说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强调分了水平上的进化规律是不同于形态结构水平上的进化 规律,中性突变与随机漂移正是分子进化的规律。

现代非达尔文主义的进化论不仅通过分了生物学的兴起而发展,而且在其他领域,如 古生物学,同样也有非达尔文主义的进化学说提出。

变与不变——间断式的平衡

古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地层中的化石,地层犹如一部巨大的自然史卷,化石就是这部 史卷中文字的一部分。不同的地层代表着不同的地质年代,而不同的地层中的化石类型往 往是不同的。化石的这种分布模式不仅是对生物进化的一个有力支持,而且也是研究生物 进化的方式与途径的极好资料。因此,古生物学的研究对进化论的发展一直都是有重大贡 献的。

不过,曾经在地球上生存过的生物只有一小部分能够留下化石。地层中的化石记录一 方面是不完全的,另一方面又是未被完全发现的。古代生物能否留下化石主要受以下因素 的影响:

1.

在生物曾经生活过的地带是否有相应于其生活时期的沉积层保存下来,如果地

层受 到侵蚀,那么即使原来有化石,也会很容易消失掉。

2. 生物是否有能够持久保存的硬体部分,如骨骼、枝叶等。 3. 生物体的大小,如太小,则不易成为化石或不易被发现。 4. 种群的大小,如果种群的生物个体数很少,也不容易留下化石。

5. 少。 6.

生物进化的速度,如果是快速进化,那么这一过程是很难留下详细的化石记录的。对

生物分布区域的地理范围,如果范围太狭小和局部化,则留下化石的机会也减

于研究进化的过程,意识到最后三点是很重要的。若新的物种起源于很小的局部地区,那么 只有当它散布得比较广泛后才有可能在化石记录中出现,这个事实早已为古生物学家熟知。 另外,一个要很长时间才完成的进化过程比一个在短时间内完成的进化过程有更大的机会 在地层中留下化石记录。有研究指出,若一种能形成化石的生物在地球上生存过500力年, 那么可有一半的机会在地层中找到其化石。假设新物种的形成也需500力年,那么这一 进化过程也有同样的可能性在地层中留下记录。但如果新物种的形成只发生在5力年内, 那么就很难在地层中找到这一过程的痕迹了。随着越来越多的生物化石被发现,已有可能对 化石的类型、分布规律和变化规律进行深入的分析,并以此来探讨生物进化的方式与过程。 在很多情况下,同一物种的化石生物在它们存在的地质时期内似乎都没有什么改变。如具 有充分化石记录的一些海洋底栖生物物种的平均持续不变时间为2千力年。另外,古生物 学家早在19世纪初就已经知道所谓“活化石”的存在,即一些现存的生物在很久以前就 出现,经历千万年至今也没有什么改变。古生物学家艾尔德里奇在研究古生代三叶虫时也 发现,大部分种类的三叶虫在它们出现于地层的全部时期内,每一个物种的特异性状并没 有发生变化,而在地层中却可以看到新物种非常突然地出现,它们的出现或增加了生存物 种的总数,或替补了灭绝的物种。

为了说明化石的这种变化特点,艾尔德里奇与另一位生物学家古尔德提出了生物进化 的间断平衡学说。虽然类似间断平衡的概念在较早的时候就已经有人提出过,但间断平衡 这个术语是在艾尔德里奇与古尔德1972年合作发表的论文中首次采用的。他们认为,生 物进化的历史并不是一部大张旗鼓的变化历史,而是一部处于相对的稳定平衡状态的历史, 这种平衡状态偶尔受到迅速发生的新物种形成事件干扰,新物种形成后生物进化又重新进 入另一种平衡状态。

因此,生物进化其实是一种间断式的平衡,已有的物种在相当长的一 段时间内都处于进化停滞阶段,没有什么重大变化,但一旦有重大变化,则会在很短的时 间内完成(图10)。这种变化往往能导致新物种的产生,即重大的进化演变和物种形成是 同时发生的。当然,这里所说的时间长短是在地质年代的意义上而言的,500力年、1000万 年是相当长的时间,而5万年、10万年以下则可以看作是“瞬间”。在这样的“瞬间”内 发生的进化过程是极难留下地质记录的,更不用说找到有关的化石了。在这种情况下,新 物种是如何在很短的地质时间内形成便成了达尔文主义和非达尔文主义争论的问题。

对间断平衡式的进化,达尔文主义者坚持用渐进化的观点来解释,认为这只是进化速 度的不均匀所致。物种在平常时期的进化速度极其缓慢,但在形成新物种时,进化山于遗 传剧变而进行得极其迅速,不过和平常时期一样,进化始终是一个种群现象。在一些被隔 离的小种群中最有可能出现这种迅速的进化演变。这种进化的速度不管有多快,变化不管 有多大,按照人类的时间尺度看,进化过程始终是逐渐的。但在用地质时间的尺度来衡量 时,进化便显示出跳跃性,再加上快速进化一般局限在被隔离的小种群中,因此这种过程 是难以留下化石记录的。

与达尔文主义相反,非达尔文主义认为间断平衡的进化方式说明了物种形成的进化与进 化停滞时期物种内的变异进化是不同的。停滞时期的进化是一种在生物种群内发生的微小 的进化,属于渐进化的范畴,可有一定的适应性而受自然选择的作用。而物种形成的进化 是一种跳跃式的、不连续的大进化。这种跳跃式的演变只发生在少数的生物个体上,这些 少数的个体在成功的物种形成进化中,便成为新物种的创始者。但如果是不成功的演变, 这些个体便会成为畸形的怪物,难以继续生存。在这种意义上来说,物种形成的进化用人 类的时间尺度来衡量也是一种真正的非渐进性过程。只有这样的过程才能出现真正的进化 奇迹,甚至不同类型的生物也是通过这样的过程而产生。这是对达尔文主义的渐进化学说 的挑战。

至于这种跳跃式的大进化的机制,现在仍然是不很清楚的,不过它可能涉及到遗传物质 的系统性改变。这种推测是有一定的事实基础的。艾尔德里奇和古尔德的间断平衡学说的 最大贡献就是提出一切物种在物种形成过程结束后便处于停滞阶段这一论点,正是这一论点 遭到最强烈的反对。但不论是反对这个学说,还是对之加以大量的修正,都不能抹杀这个学 说对古生物学和进化生物学是一大冲击这个事实。间断平衡学说否定了进化速度的一致性, 使得不能再以化石记录不全为理山来说明物种间缺乏过渡型的生物,而必须正视物种形成 是迅速的过程这一基于大量事实的观点。另一方面,间断平衡理论强调物种形成在进化中 的重要意义,因此促进了对物种形成的机制的研究。这种研究涉及到古生物学、种群遗传 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多个领域,虽然产生了不少分歧的观点,但却为进化论的进一步发展打 下了很好的基础。 拉马克式的遗传

在魏斯曼提出了他的“种质连续学说”后,拉马克倡导的“获得性状遗传”在科学上的地 位受到了严重的动摇。此后,孟德尔遗传学的兴起、颗粒式遗传机制的发现以及分子生物 学的中心法则的提出,就更使得任何形式的获得性状遗传学说失去了继续存在的意义。到 了 20世纪60年代,已普遍公认获得性状遗传的机制是不存在的,甚至是想象不出的。 从那时起,生物学教科书都很少提及获得性状遗传这个概念,即使有提及,也是把其作为 一个被废弃的理论来对待。这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似乎已成定论。

但是,在现代生物学蓬勃发展的形势下,有必要重新考虑获得性状遗传的问题。获得 性状遗传的含义原来是不够明确的。在拉马克一达尔文时代,获得性状遗传指一个生物体 在其生活的时期内获得的新性状可以遗传给后代,这里并没有涉及到遗传物质是否有相应 的改变的问题。在现代生物学的意义上,如果生物体的新性状是由构成其身体的细胞的遗 传物质改变而导致的,并且这种改变也同时发生在生殖细胞内,那么这种新性状当然是可 以遗传的,其实这是一般意义上的变异与遗传。但如果新性状并不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 而产生的,或只是由于身体某部分的细胞(体质细胞)的遗传物质改变而产生的,那么若 这些新性状能传给后代,那就

是获得性状遗传。完全不涉及遗传物质改变而产生的新性状 的遗传,如果存在的话,是严格的获得性状遗传;只涉及体质细胞的遗传物质改变而产生 的新性状的遗传,如果存在的话,是广义的获得性状遗传。魏斯曼否定获得性状遗传的学 说是基于种质细胞与体质细胞隔离这一事实,这一事实是通过对比较复杂的、身体山很多个 细胞组成的多细胞动物的生长、发育与繁殖过程的观察而获得的。对只由一个细胞组成的 单细胞生物来说,很明显并不存在种质细胞与体质细胞之分,这些单细胞生物的生长、发 育与繁殖全部都在同一个细胞内进行。另外,对于构成自然界生物的另一大类群——植物 来说,种质细胞与体质细胞的界限是不严格的。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并没有严格限定 哪些细胞是属于种质,哪些是属于体质。而且,很多体质细胞都有转化为种质细胞的潜力, 如在原来只长枝叶的部位可以形成花的胚芽,开花结果留下种子。更特别的是,很多的植 物在正常条件下只能形成体质细胞的部位经过特殊的处理,都可以产生种质细胞或起到种 质作用的细胞,甚至只要植物中的一个完全的体质细胞,就可以培养出一个完整的植物个 体。这就是与现代植物组织培养和细胞培养有关的过程,是属于一种无性的繁殖,即不通 过两种性别的生殖细胞结合而产生后代的繁殖。与植物的无性繁殖相对应,在单细胞动物 和一些较低等的多细胞动物中,也普遍存在着无性生殖的现象。种种这样的事实和现象使 得可以认为魏斯曼的种质连续学说并不是完全正确的。

对获得性状遗传的否定还由于经典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的一系列重大发现,特别是分 子遗传学的“中心法则”的确立。中心法则说明了遗传信息只能由脱氧核糖核酸(DNA)向 核糖核酸(RNA)然后再向蛋白质传递。虽然后来发现了逆转录,即遗传信息也可以从RNA 向DNA传递,但始终没有发现遗传信息可以从蛋白质向核酸传递,这样的一种传递方向被 认为是不可能的。在这种情况下,确实是很难想象获得性状遗传的分子机制能够存在。一个 生物体如果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山于环境的改变而产生了某些变化,获得了一种新的性状,那 么可以肯定地说,这个生物体的某种或某些蛋白质发生了改变。若只是蛋白质本身发生改 变,则是没有可能把变异的信息传递给作为遗传物质的核酸的,从而没有可能把新的性状 传给后代。因此,严格的获得性状遗传是不存在的。若蛋白质的改变是山于核酸的变异而 引起,那么只要核酸的变异是发生在体质细胞而不发生在种质细胞,就会由于体质与种质 的隔离,没有什么可能的途径把体质细胞的变化传递给种质细胞,使得新获得的性状也没 有可能传给后代。因此,广义的获得性状遗传也是不存在的。而一般来说,种质细胞受到 体质细胞的保护,其内的遗传物质是不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异的。因此,生物体 在环境的影响下而获得的新性状即使是由于遗传物质的变化而造成,也往往只是涉及到体 质细胞的遗传物质的变化。种质细胞的遗传物质的变化一般不能通过环境的改变而造成。

这是近年来对获得性状遗传的普遍看法。不过,自然界中确实存在着一些难以用孟德 尔遗传法则来解释的事例。另外,种质与体质细胞在一些生物中的界限不严格性,再加上 分了遗传学也发现一些新的自然过程与现象,使得在完全符合中心法则的情况下,有可能 存在着体质细胞与种质细胞之间遗传物质转移的途径。这样,获得性状遗传又在科学发展 的新进程中重新被提出来了,并被赋予新的内容。毫无疑问,在获得性状遗传存在的前提 下,这一种遗传方式对生物进化的作用和意义是不可忽视的。

这里先列举几个属于获得性状遗传的例子。

有一种称为草履虫的原生动物,即单细胞的低等动物,其单细胞虫体的表面有一类特 异的蛋白质,这类蛋白质可有几种形式,而每一个虫体的表面特异蛋白质只能是其中一种 形式。一个虫体的表面特异蛋白质是什么形式,其后代的也是什么形式,因此这种特性是 能够遗传的。但是,若改变革履虫的生长环境一段时间,如提高温度数小时后再回复到原 来的生长温度,就会使虫体表面的特异蛋白质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而且转变后 可以一直稳定地遗传下去。现在已知这种变化并没有涉及到遗传物质木身的改变,而只是 山有关基因的表达方式的改变造成。这是一种严格的获得性状遗传,同时又完全没有违反 已有的遗传学定律和分了生物学

的法则。

获得性状遗传在细菌中也存在。细菌一般都有一层在外围起保护作用的细胞壁,这是由 其遗传物质所决定的。枯草杆菌是一种杆状的细菌,其形状必须靠细胞壁来维持。当用一 种酶把枯草杆菌的细胞壁去除后,在特定的生长条件下,它们就会变为一些大小不等、形 状不固定的无壁细菌体。令人惊奇的是,这些无壁细菌体不但可以继续繁殖,而且其后代 也是无细胞壁的,这种状态可以一直遗传下去。只有把它们放在另外的一种生长条件下, 细胞壁才会重新长出来。在这个例子中,虽然遗传物质同样也没有发生改变,但失去细胞 壁这一后天获得的性状却是可以遗传的。这是因为细菌细胞壁的形成是与构成细胞壁物质 的合成与分解有关,当细胞壁被去除后并在特定的生长条件下,细胞壁物质的合成与分解 的速度相等,因此就没有细胞壁的形成,并且在后代中也一直保持这个性状。这种失去细 胞壁的获得性状遗传在其他种类的细菌中也有存在。

生物外表形态的改变也有获得性状遗传的情况。在一些原生动物中,通过切割或其他 偶然因素而导致的外表形态的改变往往可以遗传给后代。更奇特的是,某些种类的两个个 体有时会并排融合起来,不再分开,成为“双体怪物”,以后便一直以双体的形式进行生长 和繁殖,并在其后代中也一直保持这种“双体”的性状。从单体变为双体并不是由于遗传物 质的改变,因为只要把双体后代切开为两个单体,就可以使其重新恢复为原来正常的单体 形态(图ll)o

上述的几个例子都是严格的获得性状遗传,新性状都是在生物体的生活期间短时间内 获得的,并且可以一代代稳定地遗传下去。此外,在一些生物中,后天获得可遗传的新性 状是由于遗传物质DNA上的修饰部分发生了变化,但并没有改变DNA的图11某些原生 动物从单体变为双体的获得性状遗传序列本身。DNA上的修饰部分在生物的正常生长发育过 程中也会作为调节基因表达的一种方式而发生变化,从而这种变化并不是遗传物质的真正 变异。因此,通过改变DNA的修饰部分而产生的新性状的遗传仍然是获得性状遗传。

在多细胞生物中,如果体质细胞由于环境的影响而发生了遗传物质的变异并由此产生 了原来不存在的新性状,那么体质细胞有没有可能把这种变异传递给种质细胞以使其能遗 传下去呢?根据魏斯曼的种质连续学说,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该学说认为不存在体质与种 质两者之间遗传物质交换的途径。但实际上,植物的种质细胞与体质细胞界限的不严格性 使得一些体质细胞有可能转变为种质细胞。若这样的体质细胞刚好发生了变异,那么由此 而获得的性状就可以遗传了。另外,近年还发现,即使种质细胞和体质细胞严格隔离,也 存在着两者之间遗传物质交换的可能途径。有一类称为病毒的比细菌还要小得多的微小生 物,它们靠寄生在细菌内或其他生物体的细胞内生存和繁殖。其中一部分种类的病毒的遗传 物质是RNA,它们可以通过逆转录把其RNA转为DNA,然后整合到寄主的基因组中成为原 病毒。待到繁殖时原病毒才游离出来,并以其DNA为模板,合成出很多拷贝的病毒RNAo 这是一种正常的RNA病毒繁殖过程。近年发现某些这样的病毒可以把属于寄主的一些RNA 与病毒本身的RNA合在一起,全部逆转录成DNA,再整合到寄主的基因组中。由于这样的 病毒与其他病毒一样,都是可以在多细胞生物的细胞之间转移,因此,它们可以把一个细 胞或一类细胞的某些RNA“包装”起来,然后转移到另一个或另一类细胞内并逆转录为DNA, 再整合到其基因组中。这样就实现了多细胞生物的细胞之间遗传物质的转移。当这一过程 发生在种质细胞与体质细胞之间,那么就成为两者之间遗传物质交换的途径。因此,广义 的获得性状遗传在现代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的规范中也是可以存在的。自然界的生物现象 十分丰富多彩,有些现象不用获得性状遗传的观点是难以解释的。现代达尔文主义强调生物 进化是基于随机变异和自然选择,完全否定获得性状遗传的存在。因此,一些基于获得性 状遗传的进化方式与途径就超出了现代达尔文主义进化论的范畴。

获得性状遗传有什么进化意义呢?承认获得性状遗传的存在,就必须承认存在着环境 对变异和进化的比较直接的作用,而这一点正是现代达尔文主义所否定的。另一方面,在 已知的获得性状遗传的例子中,获得性状都是在生物体的生活期间短时间内形成的,由于 其可遗传性,

因此对不连续和跳跃式的进化是有一定的作用的。在这种意义上,获得性状 遗传的进化作用就等价于生物体从其他种类的生物中获得一些遗传物质而导致新性状产生 的进化作用,两者都是使得进化可以具有不连续的特性。从而,新的获得性状遗传理论也 是对达尔文主义的渐进化学说的一种挑战。

遗传的智慧性——适应性突变之争

获得性状遗传强调外界环境对生物获得新性状的直接作用。虽然确实是有一些生物对环境 的变化作出反应并且是可以遗传的例子,但对遗传物质能否受环境的直接作用这一点是不 清楚的。而且,大部分的遗传现象还是孟德尔式的遗传,即遗传是以颗粒式基因的稳定性 为基础,基因既不发生融合,也不易发生变化,遗传物质的变异只是偶然的。在这种情况 下,一般认为遗传物质的突变或变异是非定向性的,也即是随机的,外界环境的作用最多 只能改变遗传物质突变出现的频率,而不能影响突变的方向。事实上,不少突变确是非定 向性的。有害的突变出现后,由于影响生物的生存,因此往往被淘汰了; 一般的中性突变 则随机漂移;而有利的突变即使存在,也是随机产生的。

达尔文主义的理论核心正是认为遗传物质的突变是完全随机的,环境只起到自然选择 的作用,突变出现后就要被“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原则筛选。因此,达尔文主义 是完全否定突变本身可以具有方向性和适应性的。这种观点一直处于统治地位并且是绝大 多数人所接受的。

正是由于这种状况,所以在1988年,当盖恩斯及其合作者根据他们的发现,在英国 的《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突变体的起源”的论文,提出了在环境的作用下,突 变的产生可以是非随机的,环境会导致有利的突变以较高的频率出现,从而突变本身就具 有适应性的观点后,便在学术界引起了轩然大波。争论不但在生物学家之间进行,还波及 到哲学界,并且一直延续至今。盖恩斯他们的发现是什么呢?在研究最常见的一种细菌一 —大肠杆菌的变异时,他们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他们选择了大肠杆菌的一个带缺陷的菌 株,这个菌株不能利用环境中的乳糖作为“食物”。这是山于这些细菌中与分解乳糖有关的 基因有缺陷,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必须供给这些细菌其他种类的糖才能使它们正常地生长 和繁殖。不过,这些有缺陷的细菌也有可能通过突变而恢复能利用乳糖的功能,虽然产生 这种突变的频率一般是很低的。盖恩斯等人用这个带缺陷的菌株作为材料,就是为了研究 细菌从不能利用乳糖到恢复利用乳糖的这一突变。他们把这些细菌放入只含有乳糖而不含 其他糖的细菌培养基中,由于不能利用乳糖,这些细菌便处于“饥饿”状态,停止了生长 和繁殖。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后,奇迹出现了,可以看到一些细菌活跃起来,重新开始了生 长和繁殖。随着时间的推移,重新活跃起来的细菌不断增多。

有以下几个理由和事实说明这种从不能利用乳糖到可利用乳糖的突变是非随机的,而 且是由乳糖诱导产生的:

首先,盖恩斯等人通过对以往证明突变是随机发生的实验进彳丁重新分析,指出以往的 实验虽然能证明随机突变确实存在,但是由于所用的选择条件是致死性的,所以只能研究 加入选择因素之前出现的突变情况,而不能研究加入选择因素后的突变一一已死亡的生物 是不会再突变的。因此,以往的实验并不能证明非随机的、由选择因素诱导的突变是不存 在的。实际上,很多人都知道这一点,只不过是比较主观地认为所有突变都是随机的。盖 恩斯他们所用的选择因素是只提供乳糖,这样即使细菌不能利用乳糖,也不至于马上死亡, 而只是处于饥饿状态,并且能继续生存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因此,用这种非致死性的选择条 件才能研究加入选择因素之后的突变情况。另一个与以往的实验不同的是,以往只研究生 长时期的突变,而盖恩斯等人研究的是在生长停顿期的突变。

第二,在盖恩斯等人的实验中,细菌从不能利用乳糖到能利用乳糖的突变是在被放入 只含乳糖的培养基后才产生的,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突变不断增多。从而,这种突 变是由乳

糖诱导的,虽然根据这一点还不能说明只有乳糖才能诱导出这种突变。

第三,把乳糖缺陷型细菌放在不含任何糖的培养基中,使细菌处于饥饿状态,但这样 并不能诱导产生出能利用乳糖的突变体。这说明乳糖的存在对产生能利用乳糖的突变体是 必需的。

第四,在乳糖诱导下不断产生能利用乳糖的突变体的细菌种群并不能不断产生其他与 此无关的突变体,这说明乳糖诱导产生的突变体是有特异性的,即并不是任何突变都能被 乳糖诱导产生。

综合上述几点,盖恩斯等人就得出了如下结论:细菌在停止生长的时期存在着一些机 制,这些机制使它们能够在环境的作用下,只产生最合适的突变。

这种现象提出后,被冠以多种称呼:如适应性突变、定向性突变、盖恩斯式突变、选 择引致的突变、生长停滞期的突变等等,真是五花八门,叫人一下子无所适从。不过,这 种现象其实是符合拉马克的进化学说的,即环境对生物有直接的作用,生物在进化中具有 对环境变化作出反应的能力。从现代生物学的角度看,适应性突变可以看作是一种遗传的 智慧性。适应性突变的观点是属于现代的拉马克主义,因此受到现代达尔文主义的攻击是 不足为奇的。

现代达尔文主义者从各个方面试图找出盖恩斯等人的实验的不完善性和漏洞,或对他们 所观察到的现象提出另外的解释,希望能在所有突变都是随机的这样一个理论框架中说明 这些现象。这种努力导致很多反对适应性突变的文章相继发表。

适应性突变的支持者当然也不甘示弱。他们不断地深入研究,以更严格的手段找出了更多 的适应性突变的例子,并且提出了适应性突变的具体机制。这些机制包括在生长停滞期存 在着特异的DNA代谢(合成与修复)途径,从而可以导致基因组中一些特异区域的变异; 存在着一种对DNA的变化进行“尝试”的途径,以只保留有用的变化,使之成为可遗传的 变异等等。所提出的机制都是得到一些实验结果的支持的。这样,通过多方面的努力,使 得适应性突变现在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从而必须认真地考虑其进化意义。

在达尔文主义的进化模式中,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可以偶尔随机和无方向性地产生突 变,这些突变环境与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的进化模式通过影响生物体的外表形态或新陈 代谢而表现出来,然后受自然选择的作用,有利的、使生物更适应环境的突变就被保留下 来,而很多对生物的生存不利的突变就被淘汰掉。生物进化就发生在“随机突变一自然选 择”这样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中,环境只是在突变体产生后而被选择的阶段才起作用。而 适应性突变的存在就必须要有一个更全面的进化模式才能说明生物进化中的各种情况(图 12)0在新的更全面的进化模式中,环境与生物体之间可以在多个层次上、以多种方式相互 作用,并存在着遗传变异和环境选择之间的反馈效应(图12)。一方面,环境当然可以对 已产生的变异体进行选择,另一方面,生物体通过感受环境的变化,可以改变基因的表达 方式,还可以影响遗传物质本身的变异途径,使适应性突变出现。此外,环境中的辐射或 某些化学因了也可以直接导致遗传物质的变异。遗传物质的各种变异(又称为基因型变异) 导致生物体形态结构或新陈代谢的变异(又称为表型变异),表型变异又可以在一定程度 上反作用于环境,引致环境也发生某些变化。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中,随机性变异受环境 的选择或随机漂移,或被保留或被淘汰,而适应性突变都是产生成功的突变体。在这种意 义上,遗传物质系统并不总是惰性和被动的,它们还有智慧性的一面,这无疑对生物适应 性的起源和进化有很大的作用。 雄心勃勃——超越达尔文主义

虽然达尔文主义的势力十分强大,但现代非达尔文主义的崛起已经打破了进化论综合时期 达尔文主义称霸天下的局面。而且,非达尔文主义的阵营正在不断地扩展,从外围到核心 向达尔文主义发起了全面的进攻。在这种形势下,出现了一大批捍卫达尔文主义的文章和 书籍,而以前人们认为这样做是不必要的。在现阶段,非达尔文主义与达尔文主义相争得 十分激烈,双方各不相讣,大有决一雌雄之势。实际上,非达尔文主义的目标不仅是要与 达尔文主义平分秋色,而且是要进一步超越达尔文主义。

达尔文主义的核心在现代生物学飞速发展之前就已经形成,现代达尔文主义始终坚持 其始祖的核心思想,因此必须主要在已有的框架内对生物学的新发现和生命世界中的新现 象予以解释和说明。这对现代达尔文主义的发展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当新 发现是对达尔文主义有利的,那便好像是锦上添花;但当新发现是对达尔文主义不利时, 那又很容易使其陷入困境。在与非达尔文主义之争中,达尔文主义是处于卫冕的一方,这 免不了要背上这样或那样的包袱。相比之下,现代非达尔文主义所受的约束比较少,可以 相当自山地发展其学说。虽然非达尔文主义的基础不如达尔文主义的雄厚,但却可以充分 利用现代生物学各方面的新进展、新发现去构建其理论,并以此与达尔文主义抗衡。因此, 现代非达尔文主义雄心勃勃,对其前景、对超越达尔文主义都是充满自信的。

首先,一些学者质疑达尔文主义学说的科学哲学基础,认为其学说中存

在着不可证伪性,即不存在可以通过观察、实验、思辩等途径去对其进行否定的可能。因 此,认为其科学价值是有限的,必须用新的进化理论去代替达尔文主义。

其次,非达尔文主义者认为达尔文主义的学说只涉及到生物进化的一个 方面,即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进化作用这一方面,而没有涉及到生物的生长发育在进化中 的作用这另一个重要方面。由于生物的变异和进化最终都要通过其生长发育的改变而体现 出来,因此进化理论必须说明生物生长发育的进化与遗传物质改变的关系。

此外,非达尔文主义者指出,现代达尔文主义只注重孟德尔式的遗传,而忽视非孟德尔式 的遗传,如获得性状遗传的存在。非孟德尔式的遗传在进化中的意义是不能低估的,进化 理论必须认真考虑这类非常规的遗传方式。在不否认自然选择存在的前提下,非达尔文主 义认为生物进化是有其内在的规律,而且这些规律和自然界的其他规律一样,是符合已有 的物理和化学定律的,自然选择对生物进化并不是起一种主导的作用,而是起一种修饰的 作用。这样,就使得非达尔文主义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去探求生物进化的动力和机制,同时 强调进化以及进化研究的多元性,并从整体上研究生物和生物进化。非达尔文主义认为整 体的观点在达尔文主义的进化论中是往往缺少的,因为通过自然选择而形成的适应性往往 是指某个或某种生物性状而言,若只研究各个部分而没有研究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就会忽 视了整体。只有通过整体论的方法和观点,才能发现生物进化中的普遍规律以及进化的木 质。非达尔文主义通过与达尔文主义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角度去探索生物进化的问题,对 生物进化的学说同样是有很大贡献的。至于非达尔文主义能否超越达尔文主义,那就要看其 将来的发展。 五、谁胜谁负——展望达尔文主义与非达尔文主义进化论的统一

达尔文主义与非达尔文主义对生物进化的研究都有其各自的重大贡献,这是不容抹杀的。 因此,不管今后是达尔文主义继续领先,还是非达尔文主义超越达尔文主义,发展趋势都 是要包融双方有价值的观点和学说,在更高的层次上达到综合,形成统一的进化理论。而 在现阶段,对这一科学目标进行展望,探讨统一的可能途径是很有意义的。

争论之焦点

要促成达尔文主义和非达尔文主义的统一,首先就要弄清楚双方的分歧所在,达尔文主义 和非达尔文主义都是内容非常广泛的进化学说,要给它们下一个简单而全面的定义是十分 困难的,但双方争论的焦点还是比较显而易见,并且可以归纳为以下的几个主要方面:

第一,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及其重要程度:自然选择对产生和维持生物种群 中的多态性是否必需的?自然选择是否进化的主要动力?

第二,生物进化的方向性及其性质:进化能否使生物越来越适应环境?进化是否具有 方向性和内源动力?生物为什么能从简单到复杂的进化?这种发展式的进化的实质是什 么?

第三,生物进化的模式、机制及过程:进化是连续的还是间断式的?新物种的形成、 新类型生物的产生等大跨度的进化是不断积累微小变异的渐变 过程,还是不连续的、跳跃 式的过程?

达尔文主义与非达尔文主义对上述问题的解答似乎都是针锋相对的。达尔文主义注重现 代生物的微小变异和生物种群的多态性。认为自然选择对维持生物种群中的多态性是必需 的,并起着一种创新性作用,即可以选择性地保留生物的某些变异。正是这种作用使生物 以连续渐变的方式进化。自然选择既决定了物种内的连续性,又是导致新物种形成的重要 原因。达尔文主义对生物进化的方向性基木上予以否定,认为即使在某些过程有方向性, 也只是生物不断地增加对环境的适应性的一种趋势。

非达尔文主义则是注重现代生物种类之间的不连续性,同时也比达尔文主义更注重生命 的起源以及早期生物进化的问题。认为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只是起着一些较为次要的作 用,由于中性突变的存在,生物种群的多态性也不必由自然选择来维持。生物进化是受自 然界的一些基本规律,包括物理和化学的规律的控制,从而是有其内在规律和方向性的。 进化过程中生物与环境是保持着一种平衡状态,而不是越来越适应环境。物种之间的不连 续性是山物种形成的机制决定的,而物种形成等大跨度的进化是一种不连续的、跳跃式的 过程。

在达尔文主义与非达尔文主义的各种分歧之中,虽然很多都是双方互不相让的热点问 题,但也存在着一些互有妥协的方面。双方的进化理论都有其各自的事实作为依据,可以 说是描述了生物进化这一自然现象的不同方面,因此分歧并不是绝对的,而是有可能在更 高的理论层次上得到统一。

从达尔文主义与非达尔文主义争论的焦点可以看出,统一这两个进化论学派的关键是 要解决生物种群的多态性与物种间不连续性的根源、生物复杂性的山来、微小和连续的变 异对大跨度的生物进化的作用、跳跃式的大突变以及突发性的进化机制是否有可能存在等 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光是局限于双方的论战是不行的,必须要运用新的研究方法和新 的思维方式,在整个生物学乃至整个科学的范围内寻求解决的途径。

生物第五章第三节探索生物进化的历史素材1浙科版必修2.doc

第五章生物的变异第3节探究生物进化的历史一、现代进化理论的由来拉马克进化学说的要点(1)生物由古老生物进化而来的;(2)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的;(3)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是由于用进废退与获得性遗传。?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意义及局限性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论证了生物是不断进化的,并且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vcei23afd423gj8gje700kc52051d00kdo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