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 百分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
1.参观博物馆、纪念馆、公园等场所,未成年人可享受免费或优惠票价,这体现了对未成人的( )保护。 A.学校保护 B.社会保护 C.家庭保护
2.六年级学生小强在放学回家的途中看到两名不法青年持刀抢劫他人,这时他正确做法是( )。 A.不顾一切,维护正义 B.赶紧走开,免受伤害 C.与己无关,置之不理 D.讲究策略,赶紧报警
3.小强在影剧院看电影时,兴奋之余,不禁手舞足蹈,大声叫好,引起周围观众的不满,周围观众制止他时,他却说:“这是我的权利和自由,我想怎样就怎样。\下列选项不能反驳其观点的是( )。
A.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的权利 B.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集体的利益 C.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能为所欲为 D.公民在行使权利时,必须得到他人的许可
4.结合生活实际,下列( )不属于对未成年人的特别关怀。 A.学校组织学生开展“火灾逃离”现场演练
B.参观博物馆时,未成年人可享受免费或优惠票价 C.网吧允许未成年人进入
D.交通警察到校园讲解交通安全知识 5.当被绑匪绑架后,我们不可以( )。
A.假装向绑匪妥协,然后趁绑匪放松后,趁机逃跑
B.看看身上有没有可以丢弃的物品,在路上间隔一段时间扔一件,给家人或警察留下线索
C.假装胆小、害怕、恐惧,以麻痹绑匪 D.大吵大闹,迫使绑匪放我走
6.根据真实案例改编的“打拐”题材电影《失孤》登陆全国院线。影片中,在寻亲家长和许许多多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一些被拐孩子回到了父母的怀抱。由此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A.在我国,未成年人被拐是普遍现象 B.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不需要社会保护
C.只要未成年人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就能避免“被拐”现象的发生 D.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作
7.温馨家庭,其乐融融,家庭成员各负其责;优美校园,书声琅琅,教学秩序井然;红灯停,绿灯行,人人文明出行……有序的社会生活离不开法律。这是因为( )。 ①法律只为人们当前的生活服务 ②生活中人们的行为需要法律来规范 ③法律赋予每个人一生相伴的权利和义务 ④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8.交警叔叔对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司机进行处罚,可依据哪部法律?( ) A.《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
9.未成年人依法维权时,不应该( )。 A.保留相关证据 B.勇敢和坏人搏斗
C.学会保护自己
10.爸爸去市场买玩具卡车,怀疑是伪劣产品,结账时,他让商家开了一张发票,爸爸可以收集的证据是( )。 A.证人证言 B.录音 C.书信 D.发票
二.填空题(共10题,共40分)
1.法律规定了我们的义务,过马路,要遵守( );在公共场所,( )、保护环境;借了别人的东西,要( ),等到我们成年后,还要努力工作,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2.从世界范围观察,青少年犯罪已经呈现出( )、( )、( )和( )的特点。
3.( )关乎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不仅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而且对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和民族的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4.未成年人在维护自身( )时,要学会( )自己。 5.国际社会也一直致力于对未成年人的( )。
6.我们应该勇敢地对欺凌行为说“不”。对于校园欺凌行为,我们可以向( )请求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大家共同努力,构建和谐美好的校园生活。
7.为了更好的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利,处罚侵害未成年人的违法行为,我国制定了( )的法律,并在其他一些法律中规定的未成年人的特别条款。
8.( )是为了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养未成年人良好品行,有效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而制定的法律。这部法律于( )年通过,2012年修正。该法明确了各级教育、行政、司法部门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家庭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方面的教育、防范和矫治等职责。
9.为( )的健康成长提供法律保障,已成为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议题。 10.我们在和他人接触时,应当注意自己的身体( )部位不能被人随意触摸。一旦有人侵犯我们的身体,应当设法尽快( )并告知( )和( )。我们应加强自我保护能力,提高警惕,预防性侵害。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
1.在法治社会,不得实施家庭暴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