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盼
授课 课型 讲读课文 2课时 时间 1.学习掌握生字新词。 教学 目标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了解作者是如何描写心理活动的。 4.了解课文是通过哪些事例来写“盼”的。 教学 重点 默读课文,知道课文写了哪些事例。 教学 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盼”这一中心意思来写的,学习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难点 例,表达中心思想。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学习掌握“袖、篷、缩”等15个生字,理解新出现的词语。 2.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了解课文中心思想。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揭示课题,简介作者 1.老师出个谜语,看看谁能猜出谜底。【出示课件2:谜 猜谜导入,激发学设计意图 语】 “一件小花衣,真是好稀奇。太阳出来不能穿,下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雨穿上最神气。”(雨衣) 2.【出示课件2】雨衣图片 注意力,学生会带着“雨衣和课文有什么教师解题:我们课文的题目是什么,大家读一下。你有没关系呢”这样的疑问进导入 有“盼”过某些事情?把你盼望的事情和同位说一说。课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 )文中的故事和雨衣有关,学习了课文,我们就知道是谁在去。 分钟 盼,盼什么,愿望实现了吗?(板书:16.盼) 3.简介作者:这篇课文的作者铁凝,是一位著名女作家,1957年9月出生于河北省赵县,河北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1975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主要著作有《玫瑰门》、《大浴女》、《没有钮扣的红衬衫》、等100余篇、部,作品曾6次获包括“鲁迅文学奖”在内的国家级文学奖。由铁凝编剧的电影《哦,香雪》获第41
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大奖,以及中国电影“金鸡奖”“百花奖”。部分作品已译成英、俄、德、法、日、韩、西班牙、丹麦、挪威、越南等多国文字。 二、检查预习,纠正指导 1.认读书写生字。 重点指导:(1)“筒”与“桶”在用法上要区别;(2) “篷”与“蓬”字形区别,意义不同;(3)指导书写“嚷、 酱、唇”等生字。 2.查字典并结合课文内容解释词语。 解释词语要依据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联系上下文准确地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 喧闹:喧哗热闹。 在学生自学字词的基础上,再给予指导和提示,把字词教学落理直气壮:理由正当充分,胆子壮,说话十分有气势。 到实处。教给学生理解小心翼翼:原形容严肃虔诚的样子,现用来形容举动词语的方法,培养学生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三、理清段落,概括大意 1.在理解生字、新词的基础上,默读课文。联系课文加强新课 教学 对生字、新词的记忆与理解。 ( 2.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为什么以“盼”为题,围绕)分钟 题目写了哪些内容。(全篇课文都是讲一个小朋友盼望下的自学能力和独立阅读的能力。 雨穿新雨衣的事情,所以以“盼”为题目。文中“妈妈送 我新雨衣”“下雨没能穿雨衣”“终于穿上了雨衣”等情 节都是围绕题目来写的。) 围绕“盼”写了哪些内容,学生可能总结不全,教师 指导学生读有关句段来帮助学生概括总结。 3.给课文划分段落,概括段落大意。【出示课件3】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妈妈送“我”新雨衣。 第二部分(第3自然段):写盼望下雨。 对于篇幅较长的课文,要求学生在默读第三部分(第4—17自然段):写尽管下雨还是未能如愿。 一遍后给课文划分段第四部分(第18—21自然段):写“我”终于穿上雨衣。 落是为了培养学生概分段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对段落的划分,学括能力,为整体把握课生会产生分歧。对学生有道理的分段方法教师都应予以肯文内容打基础,也为下定。 一步分析课文做铺垫。
四、朗读课文,体会心理 1.找出自己喜欢的部分读一读,读完后想一想,这段文字是围绕什么意思写的。 2.分角色用相应的语气读一读蕾蕾和妈妈对话的部分,体会这两个人物此时的心理活动。 3.你自己认为哪一部分写得最好,读给同桌听一听。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辨字组词。 袖( ) 用( ) 嚷( ) 蓬( ) 柚( ) 甩( ) 壤( ) 篷( ) 崩( ) 宿( ) 涡( ) 翼( ) 蹦( ) 缩( ) 锅( ) 冀( )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纸盒子 ( )的新雨衣 ( )的天 ( )的云彩 ( )的空气 ( )的玻璃 三、缩句。 1. 我的雨衣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盒子里。 2. 路边的小杨树忽然沙啦啦地喧闹起来。 【答案】 一、袖子 柚子 作用 甩手 叫嚷 土壤 蓬勃 帐篷 崩溃 蹦跳 宿舍 缩小 漩涡 铁锅 比翼 冀北 二、扁扁 淡绿 瓦蓝 厚墩墩 凉爽 明亮 三、1.雨衣躺在盒子里。2.小杨树喧闹起来。
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教具 准备 1.逐段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领悟围绕中心意思,掌握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来写的写法。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一、复习检查,引入新课。 导入 指名三名学生有感情地读出自己喜欢的部分。并( )分简单说说文中的蕾蕾盼什么?哪些地方看出她在钟 盼?引导学习课文。 (一)第一部分 1. 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思考:这一段先写了什么? 再写什么? (先写妈妈送给我一件新雨衣,再 写我在晴天里迫不及待地穿上新雨衣。) (板书:妈妈送我新雨衣) 2. 课文中哪些词语写我十分喜欢新雨衣?为了穿新 雨衣我做了什么傻事? (戴上雨帽,抖抖袖子, 把雨衣弄得窸窸窣窣响 穿上雨衣热了一身汗) 新课 3.“你疯啦?”说明什么?(妈妈对蕾蕾的做法非 教学 ( )常不理解。从侧面也看出蕾蕾的做法出人意料,同 分钟 时说明蕾蕾太盼望穿雨衣了。) (二)第二部分 这一部分写得很简略,也容易理解,教师可用简练的 语言一带而过。 每天都在想,盼着下雨。 (板书:天天盼下雨,想穿新雨衣) (三)第三部分 1.默读第三段,思考:从全段来看,围绕什么中心 二、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意思来写的? (板书:虽然下雨了,但是没如愿)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这一段是围绕着
2.分角色朗读课文中的对话,讨论回答问题。 (1)作者认为什么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 (下雨天,穿上新雨衣到外面去。) (2)“我兴奋地仰起头,甩打着书包就大步跑进了楼门。”我为什么这么兴奋? (外面在下雨,我可以穿上雨衣到外面去玩了。) (3)填空后,体会作者的心情。 【出示课件5】(学生完成后先提问,然后出示答案) 我兴奋地跑进楼门,妈妈让我 (准备听英语讲座) 还差半小时,妈妈让我 (休息一会儿) 我想去买酱油,妈妈说 (她已经买了) 我说炖肉需要很多酱油,妈妈说 (她没说要炖肉) 我说爸爸说要炖肉,妈妈 (不相信) (4)“我”把雨打玻璃窗说成“敲着鼓点”可以看 出什么? (雨对“我”的吸引力非常大,为我带来难以抑制的激动。) (5)“我”为什么盼着雨停下来? 什么中心意思来写的。这一环节的设置是为了解决教学难点的,落实本节课教学目标的。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让雨留到明天再下,因为今天“我”没机会出去了。) 课文,可以加深对课文(四)第四部分 内容的理解,也可以从1. “我的心才又像要从嗓子里蹦出来一样”是因为中体会作者的感情,使什么? 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没想到又下雨了,“我”的愿望终于可以实现了,方法。 这真是意外的惊喜。) 2. “我”这次为什么会“理直气壮”? (妈妈没有理由不让“我”穿雨衣了。) 3. “小心翼翼”是因为什么?
最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盼》优质教案(含作业)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