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秋伤于湿冬生咳嗽”的意义及临床应用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秋伤于湿,冬生咳嗽”的意义及临床应用

摘要:《内经 , 阴阳应象大论》 日: “冬伤于寒, 春必病温; 春伤于

风, 夏生飧泄; 夏伤于暑,秋必阂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其中的“秋伤于 湿 ”后世医家认为是“秋伤于燥”之误,笔者不赞同此观点,本文就如何 理解“秋伤于湿”?“冬生咳嗽”的机理是什么?以及它对于顽固性咳嗽如 慢性支气管炎临床治疗以及在伏邪方面的指导作用浅谈个人看法。 关键词: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意义 临床应用

(一)“秋伤于湿”并非为“秋伤于燥”之误

1 、从《内经》的前后文推断: 《内经 , 阴阳应象大论》日:“故重阴必阳,

重阳必阴。故曰:冬伤于寒,春病温;春伤于风,夏生飧泄; 夏伤于暑, 秋必阂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①也就是说“秋伤于湿,冬生咳嗽”是 “重阴必阳”理论的临床举例。秋为季节之阴,湿为邪气之阴,咳嗽证候属 阳。前后文相互论证,语意连贯。若改为“秋伤于燥” ,则既不“重阴”,又 不“重阳”,无法解释。

2 、秋天也可以有“外湿” :从临床来看,六淫与季节发病的关系并非绝 对的,

例如:夏季感受寒邪、冬季感受热邪是很常见的。至于秋季既有感受 燥邪的, 也有感受湿邪的, 六气运行, 有随季节的更替变化而变化, 顺其常, 则秋主燥气;逆其常,则可“有未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不去,有至

而太过”,②长夏之湿,每易反常移行秋令,而在秋季出现湿气较重的情况, 这在江南一带,地势卑下之处尤为常见。

3 、“湿”从内生:是指由于脾运化水液功能障碍,导致水湿痰饮内生, 蓄积停

滞的病理状态。多因素体痰湿内盛,或饮食不节,内伤脾胃,或肾阳 虚,火不暖土,致使脾失健运,津液输布障碍所致。又因为秋天气候干燥, 很多人避燥就润,勤洗多

浴,贪寒饮冷;或因饮食没有规律等等导致湿邪困 脾,脾失运化,水湿越加越重,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像这些情况, “秋伤于 湿”是完全有可能的。 (二)“秋伤于湿,冬生咳嗽”的机理

1 、秋伤于湿,邪气留连,聚而成痰: 《内经 - 生气通天论》曰:“是以春 伤

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泻;……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 秋凉之季,感受湿邪,留连体内,湿气内应脾胃,影响脾运,则聚湿生痰, 胃湿不化, 则寒饮中生; 又因秋有所伤。 收气不足, 奉藏者少, 肾气不足, 难当隆冬盛寒, 易感寒邪, 内伏之痰湿、 寒饮,得外寒之引动, 则上逆犯肺, 发生咳嗽。总之,秋湿致咳,先伏于脾土,留于体内,冬寒外诱,湿邪方上 逆而咳 ,而秋燥伤人,咽干鼻燥,干咳应时而发,而湿邪故论伏邪致咳。

2 、《内经 - 咳论篇》曰:“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 其合

也。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克 之,则为肺咳。”咳的病因是“外内合邪” ,上述以及提到“秋伤于湿”然后 导致的痰饮内生的经过。由于冬季气候寒冷,且肺为娇脏,不耐寒热,稍不 注意则风寒内侵,邪气由表及里内舍于肺,外寒引动内饮,导致肺气失调, 宣降失常,发为肺咳。 (三)“秋伤于湿,冬生咳嗽”的临床应用

1 、指导顽固性咳嗽如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属于祖国医学 中的咳

嗽、痰饮、喘促等疾病范畴,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慢性迁延性疾病,其 发病特点是冬天发病,夏天症状缓解,发作时表现为发热、咳嗽、咯痰、胸 闷、喘息等症状,其病机为痰浊阻肺,肺气失宣,气道不利。根据其发病规 律和临床表现,一般认为属于伏痰为患,与“秋伤于湿,冬生咳嗽”的发病 规律相似。冬天发病,夏天缓解,从邪正方面来分析,邪胜正则发病,正胜 邪则不发病,在夏季缓解期,正是酿痰的时候,此时

攻在里之伏痰,祛除体 内的宿根,则减少邪发的次数。所以在治疗或预防此疾病时应该在秋天在治 疗上就祛除伏痰、调理脾土,以助运化;在生活上要慎寒湿,饮食上要慎生 冷食物,并慎食滋腻的食物,以防聚湿生痰。即使在冬天发病时,只要理清 整个疾病的发展过程, 顽固性咳嗽也不难治, 根据病人的症状, 或解表散寒、 温肺化饮如用小青龙汤;或宣降肺气、清热化痰如用定喘汤;在解表化痰的 基础上再加上一些健脾化湿之药以杜绝生湿之根,这是在“秋生于湿,冬生 咳嗽”的指导下治疗顽固性咳嗽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治疗大法。

2 、用“伏邪”的思路指导临床: “秋伤于湿,冬生咳嗽”指导着后世的伏 邪温

病等各种伏邪理论,如清?刘吉人的《伏邪新书》所云:

\感六淫而即

发病者,轻者谓之伤,重者谓之中。感六淫而不即病过后方发者,总谓之曰 伏邪。已发者而治不得法,病情隐伏,亦谓之曰伏邪。有初感治不得法,正 气内伤,邪气内陷,暂时假愈,后仍作者,亦谓之曰伏邪。有已治愈,而未 能除尽病根,遗邪内伏,后又复发,亦谓之曰伏邪。 \③而且还包括内伤杂 病所致伏邪:如经过治疗的内伤疾病,病情得到控制,但邪气未除,病邪潜 伏,可引发他病。或者某些内伤疾病经治疗达到了临床治愈,但未能彻底祛 除发病原因,致使残余邪气潜伏下来遇诱因则反复发作。或者某些患者因遗 有父母先天之邪毒伏藏体内,逾时而诱发。再者由于先天禀赋各异,后天五

“秋伤于湿冬生咳嗽”的意义及临床应用

“秋伤于湿,冬生咳嗽”的意义及临床应用摘要:《内经,阴阳应象大论》日:“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阂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其中的“秋伤于湿”后世医家认为是“秋伤于燥”之误,笔者不赞同此观点,本文就如何理解“秋伤于湿”?“冬生咳嗽”的机理是什么?以及它对于顽固性咳嗽如慢性支气管炎临床治疗以及在伏邪方面的指导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v2q89at4x02tjb2ixwe3xy6q955i0014v3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