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D.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32.毛泽东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中概括的党的优良作风是( ) A.理论联系实际 B.密切联系群众
C.自我批评 D.艰苦奋斗
33.党在特定历史阶段制定过的最低纲领包括( ) A.民主革命的纲领B.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纲领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D.实现共产主义的纲领
34.邓小平提出一定要把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搞清楚,目的是为了( ) A.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B.真正坚持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 C.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 D.把马克思主义推向前进 35.新型工业化道路应该是( ) A.经济效益好B.资源消耗低
C.环境污染少 D.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36.以下属于按劳分配的是( )
A.国有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B.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
C.集体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 D.提供技术、信息等获得的收入 37.改革开放新时期,“人民”这一范畴包括( )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拥护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D.新产生的社会阶层 3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 )
A.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B.国际主义精神 C.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集体主义精神
39.1982年,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表明了中国政府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主要涉及的问题是( )
A.主权问题 B.外交问题
C.采取什么方式管理的问题 D.15年中不出现大的波动问题 40.目前在世界上,我国的高速铁路( ) A.运营总里程最长B.运营时速最高
C.在建规模最大 D.拥有系统技术最全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有哪些共同的显著特点? 42.简述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步骤。 43.为什么说发展是硬道理?
44.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内涵。
45.简述依法治国和党的领导的关系。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论述发展地区经济,统筹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 47.论述如何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2011年4月03707毛邓三试卷答案
1,A//(11,04)1938年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论新阶段》报告中首次提出了这个命题 2,B//A是关键。C是本质。ABC构成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11,04) 3,C//A是第一要义。B是核心。D是根本方法(11,04) 4,B//ABC构成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A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C是基本立足点。D是另外层面的问题 5,A//ABCD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但领导阶级是A 6,C//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形式是C。A在中国是没有条件进行的,因而是不正确的。BD是斗争的形式之一,但不是主要形式 7,D//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通过赎买实现,是区别于对待官僚资产阶级的没收政策的 8,B//A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C此时已经完成。D不是任务,是解决矛盾的方法 9,D//ABC是生产力中的实体性因素,科学技术渗透于其中 10,D//ABC是D的具体表现 11,A//A是基本路线的中心,CD是两个基本点。B是另外一个角度的问题,与题干不直接关联 12,D//社会主义
仍有解放生产力问题是邓小平的重要贡献 13,A//BCD为的是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是为依靠自己力量的立足点服务的 14,C//这是十三大上确立的目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ABD是干扰项 15,C//ABD均属于国家发展战略范畴,但核心是C 16,A//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国民经济发展必须把农业放在首位。BCD在农业基础上才能真正发展 17,C//BD是不正确说法,非选项。A的说法错误,包括私营经济在内的非公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私有制性质,切不可说是社会主义经济 18,B//A是我国的政体。CD也是中国的政治制度 19,C//C是规范的提法。B提法不全面也不规范。AD是错误的说法 20,B//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的题。A是灵魂。C是精髓。D是基础 21,A//B也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需要抓的一方面,但不是主要途径,主要途径是A。CD是实现AB的具体方式和手段 22, C//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社会建设的重点,它直接涉及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ABD是从经济政治文化建设角度谈问题,与题干不符合 23,A//A党的领导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BCD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内容,但关键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 24,B//“一国两制”最早是邓小平针对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AC是首先使用“一国两制”构想解决的 25,D//ABC是四目中的三个,还有一个是台湾经济建设费用不足,中央政府拨付 26,B//发展问题即经济问题。ACD与题干不符合 27,D//BCD是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必须坚持的三个原则。其中D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B是CD的政治前提和基础。C是实现D的根本保证。A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也是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28,B 29,A//安装在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的天河一号以峰值速度1700万亿次,持续速度2566万亿次每秒浮点运算的优异性能居世界第一 30,B// 声明原文:“中美致力于共同努力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以推进两国共同利益、应对二十一世纪的机遇和挑战” 31,BCD// B即邓小平理论所围绕的主题。C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围绕的问题。D是科学发展观所围绕和回答的问题。A是改革开放以前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所围绕的问题 32,ABC//ABC是毛泽东在中共七大政治报告中所概括出的 33,ABC//ABC是各个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制定的行动纲领。D是最高纲领 34,ABCD//直接目的就是认识C。ABD亦是目的层面 35,ABCD//这是主观试题“新型工业化道路内涵”的四个方面 36,AC//按劳分配只能发生在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经济体中。BD不属于按劳分配,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37,ABCD//“人民”的范畴目前包括最广大的范围,所以ABCD均是 38,A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由两方面构成,即A民族精神,C时代精神。BD均属于思想道德文化建设中所要弘扬的精神 39,ACD//ACD是邓小平归纳出的三个主要问题。解决香港回归中国问题(A);1997年后采取什么方式来管理香港,继续保持它的繁荣(C);中英两国政府要妥善商谈如何使香港从现在到1997年的15年中不出现大波动 40,ABCD
4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有哪些共同的显著特点?(11,04)
(1)是中国共产党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际问题所凝结的丰硕成果,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2)这些理论成果在内容上,既是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指导思想。 (3)这些理论成果在形式上,体现了中国民族特点和民族形式,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民族化。
42.简述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步骤。(11,04)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从低级到高级,其步骤是: (1)组织农民加入带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互助组。 (2)引导农民加入土地分红与集体经营和集体劳动共存的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3)引导农民参加到土地集体所有、集体经营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43.为什么说发展是硬道理?(11,04)
(1)中国发展得越强大,世界和平越靠得住。发展是实现和平的根本出路,中国加快发展是对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大贡献。 (2)最终说服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要靠我们的发展。只有加快发展,社会主义才能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才能获得人民拥护。 (3)中国要解决的问题千头万绪,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 (4)善于把握时机来解决我们的发展问题。
44.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内涵。(11,04)
(1)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志,它们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而是资源配置的不同方式。 (2)计划和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手段,各自既有优势和长处,也有不足和缺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好地发挥两种调节手段的长处。 (3)要把发展市场经济与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机结合起来。
45.简述依法治国和党的领导的关系。(11,04)
(1)依法治国和党的领导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2)党是依法治国的倡导者,党领导人民制定法律,并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从根本上是一致的. (3)在实践中把二者协调地统一起来,探索党的领导在依法治国中的基本模式和基本方法,制定执政党与人大、政府的关系模式的法律原则。
四、论述题参考答案(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论述发展地区经济,统筹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11,04)
(1)发展地区经济,统筹区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 (2)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只有发挥各个地区的特点和优势,充分利用各个地区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物质技术条件加速地区经济发展,才能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3)地区经济的发展可以使各地更好地互相补充、互相协作,协调发展,发挥国民经济的整体优势。 (4)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消灭贫困、使全国各族人民的生活达到小康水平,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5)加快不发达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对于保持社会稳定,加强民族团结有重要作用。 47.论述如何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11,04)
(1)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2)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 (3)维护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各国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4)树立新的安全观念,努力营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 (5)推动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和谐世界是民主、和睦、公正、包容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