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 临时设施设置
5.5.1 基本要求
A、 工地根据实际需要应设置临时宿舍、办公室、食堂、厕所、浴室、预制场地、门卫等临时设施。各办公室、食堂、厕所、浴室、宿舍、门卫等门上必须钉标志牌,标志牌如图示,规格40*15CM,标识牌采用白底红字,字体为宋体周边用红线框边,固定于门上。
B、 施工作业区与办公区、生活区要有明显划分,在建工程禁止兼作住宿。 C、 新建临建设施建议采用彩钢板房或简易活动房,由专业生产厂商安装。 D、 临建设施内用电应达到“三级配电两级保护”,未使用安全电压的灯具距地高度应不低于2.4米。
5.5.2 职工宿舍
A、 职工宿舍统一配0.9m宽双层活动式钢床及木铺板,床位排列有序,每房间居住人数不得超过16人,严禁睡通铺。在建建筑物内严禁安排人员住宿、办公。
B、 每间宿舍设室长一名,负责监督检查本室人员搞好宿舍的治安、消防、卫生工作。保证床铺、生活用品放置整齐,室内清洁卫生,宿舍周围的环境卫生安全。
C、 宿舍内要有保暖、防煤气中毒、防蚊蝇的措施。 5.5.3 工地办公室
A、 应设置工地会议室。各办公室要求墙净、窗明、办公设施布置整齐干净。 B、 项目部应配置统一的办公桌椅、资料框、活页夹、文件篮。办公桌上设置50×100毫米的工作标识牌,内容清楚明晰。
C、 办公室应设置计算机、打印机、传真机(500万元以上的项目应配置复印机)等办公用品。
D、 办公室内张挂公司统一印制的岗位责任制,规格60*40,做到标准化、整洁化。
5.5.4 工地食堂
A、 食堂应配置冰箱或冰柜,生食熟食分别存放,做好防蝇灭鼠防中毒工作。
第 16 页 共 22 页
项目经理室
B、 食堂的操作间需吊顶,墙面、食品操作台、洗涤池等用瓷砖镶贴;墙面铺贴瓷砖高度1.8米,地面瓷砖。操作间防蝇设施齐全。冷热、生熟食品分开储藏。
C、 食堂内另需设置冲洗设施,并设足够的桌椅,确保就餐需要。 D、 食堂人员持有健康证,并定期体检。
E、 食堂内应张挂:食堂卫生管理制度,规格60*40CM。 5.5.5 其它设施
A、 男、女分厕,工地厕所要建成水冲洗式,有条件的项目部厕所应贴瓷板,并明确专人打扫。
B、 施工现场应设置淋浴式澡堂。
C、 施工现场应设置职工文化学习娱乐室,配备电视等学习娱乐用品。 D、 施工现场应设置卫生室,配备担架等急救器材,配备止血药、绷带及其他常用药品。现场应配备急救人员。
5.6 材料、成品、半成品堆放
5.6.1 各种材料必须按施工平面图位置堆放并进行标识,保证施工道路平整,畅通。
5.6.2 项目部专业施工员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制订产品防护措施,并向相应的作业班组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5.6.3 散堆材料随用随收堆,钢管、型钢、钢板等钢材必须按规定堆码在预制场地或业主指定的材料堆场,构件、管件、料具等在库房中分类堆码整齐。
5.6.4 焊条、紧固件、小管件及仪表器材必须放仓库货架上。
5.6.5 所有材料及构件均须贴上标识牌,标识牌上须载明型号规格、材质等。 5.6.6 对于成品、半成品或预制件,一定要了解其特性,按规定摆放好,先安装的应放到外面、上面,易损品禁止上面堆放物件。
5.6.7 用后的器材及时清场,将剩余材料回收到指定地点堆放好,做到工完场地清。建筑垃圾及时清运。
5.6.8 仓库及料场容量,应适应对该使用点物资的供应间隔期最大库存量的要求。
5.6.9 仓库及料场应尽量靠近用料点,以减少搬运次数和缩短运距,避免搬运
第 17 页 共 22 页
损耗。
5.6.10
仓库和料场(含货架之间)应有合理的通道,便于吞吐物资,同时
应符合防火、防水、防雨、防潮等要求。
5.7 环境管理
5.7.1 对施工机械的噪声与振动扰民,应采取相应措施预以控制(施工现场噪声规定不超过85分贝)。如切割、电焊等尽量安排白天工作,不在夜间使用。
5.7.2 施工现场的污水、泥浆不得随意排放和污染施工区域以外的河流、湖泊、池塘及路面。施工场地应保证道路、排水畅通,防止泥浆、污水、废水乱流和堵塞下水道,工地无积水现象,雨天车辆进出由专人冲洗车辆,不让泥浆带入公路。
5.7.3 应针对施工工艺制订防尘措施,清运渣土垃圾及流体物品,要采取必要的遮盖防漏措施,运送途中不得遗撒。
5.7.4 除有符合规定的装置外,不得在施工现场熔化沥青和焚烧油毡、油漆,也不得焚烧其它可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味的废弃物。禁止将有毒有害废弃物作土方回填。
5.7.5 施工时发现文物、古迹、爆炸物、电缆等,应停止施工,保护好现场,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按照有关规定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
5.7.6 施工中需停水、停电、封路而影响环境时,须经有关部门批准,事先告示。在行人、车辆通行的地方施工,应当设置沟、井、坎、穴覆盖物和标志。
5.7.7 野外作业应注意不破坏花草植物、公共设施及动物生活环境,因工程施工需要可能造成破坏时,应按规定报相关部门批准,并将破坏降低到最低程度。
5.8 综合管理
5.8.1 按“门前三包”要求,值班人员应天天打扫环境,看护好绿化、市政等公用设备,不因施工受到损失。
5.8.2 工地应保持场容场貌整洁卫生,弃渣弃物应集中倾倒入垃圾桶和垃圾坑内。
5.8.3 项目施工人员严禁赌博、酗酒、打架闹事。 5.8.4 严格执行政府有关部门招用社会劳动力的规定。
5.8.5 项目应加强对民工队伍的教育和管理,建立民工队伍档案,进行岗前的
第 18 页 共 22 页
民工培训教育,提高民工的综合素质。
5.8.6 生活区应设置学习和娱乐场所,并建立治安保卫制度,责任分解到人,保证社会治安和综合治理工作的目标到位。
5.8.7 与民工签订有效的劳动合同,并进行“安全教育”后方可上岗。 5.8.8 家属来访,不准在作业现场交谈,特别是老人、小孩,不准进入施工现场。
5.8.9 建立治安保卫制度,负责施工现场及住地的安全,做到责任分解到人,无失盗事件发生。
5.9 现场防火卫生要求
5.9.1 加强现场防火教育、落实消防措施,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材,落实专人定期检查,确保消防器材完好有效。且消防器材必须放置在明显易取的地方。
5.9.2 库房、工棚、厨房等临时设施,配套足够的灭火器材,挂有醒目的警示标志,严禁吸烟。
5.9.3 施工用电和照明符合规范要求,严禁乱拉乱接和使用电炉等器具,施工用电必须三相五线制,配电箱内应设触电保护装置,配电箱加锁。
5.9.4 进行焊接或切割时,周围的可燃易燃物要清理干净,并采取防护措施。 5.9.5 在业主明确的禁火区域或易燃物品较多,可能引发火灾事故的区域动火,必须办理动火许可证。动火完工后,现场安全监护人、操作者必须清理现场,确认没有留下火险隐患才能离开。
5.9.6 电线绝缘层老化、破损要及时更换。各种电气设备和线路不准超过安全负荷。
5.9.7 物资仓库内不准使用碘钨灯、日光灯、电熨斗、电炉子、电视机等电器,照明灯具不准超过60W,灯具下方堆放物品距离不得少于50cm。
5.9.8 施工现场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的仓库,应符合防火防爆要求。仓库必须设专人管理,实行限额领料,做好收、发、回收登记手续。
5.9.9 易燃易爆物品严禁露天存放。严禁将不同性质、灭火方法相抵触的易燃易爆物品同仓库内存放。氧气瓶与乙炔瓶存放时,间距不得小于5m,遇到有明火时间距不得小于10m。
第 19 页 共 22 页
5.9.10 进入易燃易爆物品仓库,严禁携带火柴、打火机,禁止穿铁掌的鞋
子,携带的手提电话、对讲机等通讯工具必须停止使用。
5.9.11 查。
5.9.12
用火作业区、库区、生活区、材料堆场等分区明确,各区域之间留易燃易爆物品仓库的保管员每天上下班前要对库区周围进行细致检
有防火间距,保证消防通道畅通。
5.9.13
严禁在宿舍区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保持宿舍通道畅通,不准在宿舍
通道、门口堆放物品。
5.10 重大事故的应急预案的组织措施管理
5.10.1 组成:
组长:项目经理
副组长:技术负责人、安全员 组员:现场施工人员 下设:
通讯联络组 组长:现场施工人员 技术支持组 组长:现场施工人员 消防保卫组 组长:现场施工人员 抢险抢修组 组长:现场施工人员 医疗救护组 组长:现场施工人员 后勤保障组 组长:现场施工人员
5.10.2
应急组织分工职责
项目部成立应急预案的独立领导小组,应急预案领导小组及其人员
组长职责:
决定是否存在或可能存在重大紧急事故,要求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帮助
并实施厂外应急计划,在不受事故影响的地方进行直接控制;复查和评估事故(事件)可能发展的方向,确定可能的发展过程;指导设施的部分停工,并与领导小组成员的关键人员配合指挥现场人员撤离,并确保任何伤害者都能得到足够的重视;与场外应急机构取得联系及对外紧急情况装饰品的记录作业安
第 20 页 共 2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