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建议(2010-2020)
(文化部门)
1、推进标志性文化场馆设施建设。按照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创建宜居城市的相关要求,合理布局,科学规划,加快建设一批具有时代特色、功能完善的标志性文化设施。
2、完善公共文化设施配套建设。不断完善公共活动场所的文化设施,丰富我县历史文化内涵。支持对文化广场等户外公共场所的改造建设,增强户外公共场所的文化活动功能。优先安排涉及基层群众切身利益的公共文化项目。规划建设一批供市民特别是中老年人活动的综合性、多功能室内文化活动场所,在市区规划建设150个阅报栏和一批书报亭,在工业园区建设外来工文化活动广场及其它文体设施。
3、充分利用湘江长沙综合枢纽、潇湘大道、湘江大道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的新的区位优势,精心打造谷山、书堂山等文化公园,扎实推进长沙铜官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积极培育新兴文化业态,彰显地域文化特色,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
4、拟建汉王陵考古遗址公园。望城县汉王陵分布区主要位于望城县星城镇境内的北二环以北,银杉路以西至以南,金星北路以东的范围内,分布面积约10平方公里。根据文物部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之汉王陵专题调查结果,目前在该范围内共发现西汉长沙王及王室成员或贵族墓葬16处(另戴公庙村3处),汉王陵分布区是研究长沙
地区西汉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汉王陵埋葬制度等的重要历史遗存,是文化强县、文化强市乃至文化强省的重要历史文化遗产资源。该区域一是要划定为王陵保护区,绝对控制建设性破坏,确保其原生态环境;二是要以“大保护、大利用”的高度,高标准、科学规划,建成汉王陵考古遗址公园。
5、做好文物调查勘探和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
①规划范围内星城镇目前有国家已公布的不可移动文物点三处(铁炉冲墓群 古墓葬 东汉 ;湾塘坡墓群 古墓葬 东汉;南西村墓群 古墓葬 东汉),在建设开发过程中,应尽量避开以上文物点,如实在无法避开的应按照《文物保护法》相关规定申请予以拆除。
②所有建设项目均应按照《文物保护法》及《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地下文物调查勘探及考古发掘管理工作的通知》(长政发【2008】4号)文件精神,向文物部门申请文物调查勘探,发现文物申请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以确保地下文物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