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说文解字》女部字的文化探究
作者:栾著 王芳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7年第18期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国际教育学院;b.文学院,山东 青岛 266580)
摘要:中国汉字文化博大精深,汉字形体反映了中国历史的风俗人情、社会意识、名物制度等文化内容。以女部字为例,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社会文化对女性的认知,这些文字充分反映了汉字造字的奇妙法门和深刻含义。 关键词:女部字;中国文化;探究
中图分类号:H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8-0070-02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是中国语言学史上最早的一部分析字形与字义的字典,也是文字学奠基之作。本文把《说文·女部》字从意义上进行分类,来分析蕴含在“女”部字背后的文化意蕴。“女”字的甲骨文、金文、小篆形体相似,从字形上看像两臂交叉、屈膝跪跽之形。有学者考证,交叉的双手乃是女子操持家务的象形。 一、表示生命起源的女部字
何为姓,人所生也。说“姓”是表明个人由谁所生的符号,那么姓也就是一种血统的标记,从女,表明它是母系社会的产物,是源于同一女性祖先的氏族共同所有的符号标志。在上古时代,“感”和“通”都是性关系的隐语。“感”有神话色彩,是人神、人兽性关系的说明;“通”则是人间色彩,是人与人之间非伦理性关系的说明。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远古的圣王,是他母亲和天神发生性关系怀胎生下来的,所以叫“天子”。也就是说生命源于天人感应,从“女”之“姓”为图腾崇拜的远古时代群婚土壤中的产物。“始,女之初也。”说始义为初生的女子,即女性的始祖。后泛指初始。从古文字看,姒、始同源,吴大澂:“始妇之长者。”《尔雅》:“女子同出,谓先生为姒。凡经典姒字皆当作始。”故后来妇之长者作姒,初始用始字。《说文》曰“娲,古之神圣女,化万物者也。”娲,为人名用字,据传为远古一位女性神圣,是创造化育万物的人。“始”义为女性的始祖,而华夏古又有女娲造人的传说,二字反映中国远古存在过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代。 二、表示社会关系的女部字
1.表示姓氏、名、字、号的女部字。据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姜,神农(相传为炎帝)居姜水以为姓。姬,黄帝居姬水以为姓。姚,虞舜居住姚虚以为姓。姞、黄帝之後伯鯈姓,后稷妃家也。嬴,少昊氏之姓。妘,祝融之后姓也。妫,虞舜居妫妠,因以为氏。姺,殷诸侯为乱,疑姓也。”母系社会时期若干氏族公社组成一个原始部落,部落内各氏族有其独立性,同时相互之间又有密切的婚姻关系。母系氏族的婚姻形势经历了群婚、血族婚、亚血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