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安全生产技术复习题库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安全生产技术复习题

(含参考答案)

一、填空:

1. 燃烧是一种同时有光和热发生的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

2. 燃烧反应应必须具备哪三个特征:是一个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发出光。

3. 燃烧的种类:着火、闪燃、自燃、爆炸。

4. 闪点是评价可燃液体危险程度的重要参数之一。

5. 可燃液体的闪点随共浓度的变化而变化。水溶性的可燃液体随浓度的降低,其闪点升高。

6. 由于热源的不同,自燃分为受热、自燃和自热自燃。

7. 物质发生受热自燃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外部热源,二是有热量积蓄的条件。

8. 根据爆炸不同的发生原因,可将其分为物理爆炸、化学爆炸、和核爆炸三大类。

9. 实质上爆炸是一种极为迅速的物理的或化学的能量释放过程。 10. 根据爆炸时的化学变化爆炸可分为四类,即简单分解爆炸;复杂分解爆炸;爆炸混合物的爆炸;分解爆炸性气体爆炸。

11. 爆炸极限的影响因素:原始温度、原始压力、惰性性质、容器、点火能源、火焰的传播方向、含氧量。

12. 粉尘爆炸实质上是气体爆炸,粒子表面温度上升的原因主要是热辐射的作用,而又与气体爆炸不同,气体燃烧热的供给主要是靠热传导。

13. 爆炸性物质的分类是矿井甲烷、爆炸性气体蒸汽、爆炸性粉尘、纤维。 14、爆炸危险场所按爆炸性物质的物态,分为气体、爆炸危险场所和粉尘爆炸危险场所两类。

15、爆炸危险场所使用的防爆电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必须具备不引爆周围爆炸性混合物的性能。

16、防爆电气设备是最高表面温度除隔爆型指外壳表面外,对其它各防爆类型是指可能与爆炸性混合物接触的表面。

17、根据化学生产特点,在敷设电缆时应注意防潮、防腐蚀等选用具有相应的耐热性能、绝缘性能的电缆。

18、爆炸危险场所使用的低压电缆和绝缘导线。其额定电压不应低于线路的

额定电压,且不能低于500伏。

19、在爆炸危险场所中的电气、线路连接不应有的中间接头,在特殊情况下,线路须设中间接头时,必须在相应的防爆接线内由接线和分路。

20、阻止火灾蔓延另一方面是建筑上设有防火墙、防火门。

21、常用防爆装置有安全阀、爆炸片、防爆门、放空阀、排污阀。 22、在易燃易爆岗位检修时,应采用铜制的防火防爆工具。 23、化肥生产中的用火主要指生产过程中的加热用火、维修用火、其它用火。 24、可燃物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绝大多数可燃物的燃烧是在气体或蒸汽状态下进行的,燃烧过程,随可燃物聚集状态的不同而异。

25、当易燃液体与不燃液体混合时,由于易燃液体的蒸汽压下降,闪点就相互提高。

26、物理爆炸由,物理变化所致,其特征是:爆炸前后系统内物质的化学组成及化学性质均不发生变化。

27、化学爆炸由化学变化所致,其特征是:爆炸前后物质的化学组成及化学性质都发生了变化。

28、电火花可分为:工作电火花和事故电火花两种。 29、电极间击穿放电产生电火花,电孤是由大量的密集的电火花汇集而成。 30、消滑防给水管道可采用低压给水或高压给水,低压不低于15m,采用高压给水时,其压力宜为0.7~1.2Mpa。 二、 判断:

1、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电子的物质被还原,是还原剂,得电子的物质被氧化,是氧化剂。(×)

2、 一切燃烧反应均是氧化还原反应,但氧化还原反应并不都是属于燃烧反应。(√)

3、 具备了燃烧的三个条件,燃烧就一定发生。(×) 4、 燃烧一定要有氧参加。 (×)

5、 可燃物的自燃点越高,它的火灾危险性越大。(×)

6、 液体燃料的密度越小,则亲点越低,而自燃点都越高。(√)

7、 压力对可燃气体和液体都有显著影响,压力愈高自燃点愈低。(√) 8、 木材的燃烧是表面燃烧,而金属铝、镁等是分解燃烧与表面燃烧交替进行的。(×)

9、 当易燃液体与不燃液体混合时,由于易燃液体的蒸汽压下降,闪点就相应提高。(×)

10、 氧指数高的材料容易着火,阻燃性能差。(×)

/ 6

1 11、 一般情况下,混合燃烧速度要比扩散燃烧速度快的多。(√)

12、 燃烧热越高,爆炸下限浓度越低,点火能越小的物质,越易爆炸。(√) 13、 粉尘爆炸还与其所含挥发物有关,如煤粉中按发物低于10%时就会发生爆炸。(×)

14、 对大多数可燃气体而言,最小氧气浓度约为ρ(O2)=8%。 15、 容易带电的粉尘越不易引起爆炸。(×)

16、 物质受压或受热,以及物质受到其他带电体感应等均会产生静电。(√) 17、 静电引起火灾爆炸的原因是静电放电着火能量达到周围可燃物的最小着火能量而引起。(√)

18、 凡是与水混合并通过化学反应或机械方法产生灭火泡沫的灭火剂都属泡沫灭剂。(√)

19、 干粉灭火炎剂适用于扑救精密仪的火灾。(×)

20、 工厂消防用水量应为同一时间内火灾次数与一次灭火用水量的乘积。(√)

三、 选择题:

1、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某物质失去的电子数(B)另一物质得到的电子数。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2、 两种燃烧液体混合物的闪点一般(A)这两种液体闪点的平均值。 A、低于 B、等于 C、小于

3、 如果要使可燃液体不闪火而加入不燃液体稀释则需要相当(C)的浓度才能实现。

A.低 B一般 C、高

4、 粉尘必须是可燃的,当灰分量在(B)时,则不易达爆炸。 A、4-14%; B、15-30%; C、31―45%;

5、 化工企业的动火标准是:可燃物爆炸下限小于(4%)的动火地点可燃物浓度应小于(0.2%)为合格;爆炸下限大于(4%)的则现场可燃物含量小于(0.5%)为合格。

A、 4%,0.2%,4%,0.5%; B、 0.4%,2%,0.4%,5%; C、 4%,0.5%,5%、0.4%。

6、 静电半衰期(A)的,可以认为其静电的积聚是安全的。 A、t1/2<0.012s B、t1/2<0.12s C、t1/2<1.2s

7、 高架罐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C)。 A、0.2m B、0.5m C、0.6m

8、 (B)主要用于扑救可燃气体以及电气设备的火灾。 A、泡沫灭火剂 B、干粉灭火剂 C、水和蒸汽 9、 木材的着火点为(B)。

A、300℃ B、295℃ C、290℃ 10、 爆轰的形成可以说是燃烧(C)的结果。 A、减速 B、同速 C、加速 四、 名词解释:

1、 热传导:热量通过直接接触的物体从温度较高部位传到低部位的现象叫热传导。

2、 热对流:热通过流动的气体或流体将热量由空间中的一处传到另一处的现象叫热对流。

3、 热辐射:以热射线传播热能的现象叫热辐射。

4、 闪燃:在一定的温度下,可燃液体表面的蒸汽与空气形成的混合可燃气体遇到火以后,只出现瞬间闪火而不能持续燃烧的现象叫闪燃。

5、 闪点:引起闪燃时液体的最低温度叫闪点。

6、 着火:在有空气存在的环境中,可燃物质与明火接触能引起燃烧,并且在火源移去后仍能保持继续燃烧的现象叫着火。

7、 自燃:可燃物质在没有外界火源的直接作用,因受热或自身发热,并由于散热受到阻碍,使热量蓄积,当达到一定温度时发生的自行燃烧的现象叫自燃。8、 自燃点:可燃物质不需火源的直接作用就能发生自行燃烧的最低温度叫自燃点。

9、 爆炸:物质内一种状态迅速转变成另一种状态,并在瞬间以机械功的形式放出大量能量的现象叫爆炸。

10、 爆炸极限:可燃气体、蒸汽或粉尘与空气混合形成的爆炸性混合物,遇火源发生爆炸的浓度范围叫爆炸极限。

11、 氧指数:能维持可燃物有焰燃烧的以体积百分数表示的最低氧气浓度,称之为氧指数。

12、 最小点火能量:是指引起一定浓度可燃物燃烧或爆炸所需要的最小能量。

13、 燃烧:是一种同时有光和热发生的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

2 / 6

14、 工作电火花:是指电气设备正常运行时产生的火花。 15、 事故电火花:是指线路或设备故障时出现的火花。 16、 静电:附着在物体上较难移动的集团电荷称之为静电。

17、 静电接地:是将带电物体的电荷 通过接地导线迅速引入大地避免出现高电位。这是消除对地电位差的一个基本措施。

18、 防火间距:是指两座建筑物之间的水平距离。一般是从两座建筑物的外墙(壁)突出部分标起,确定防火间距大小,主要是考虑热辐射因素。

19、 最小氧气浓度:指在空气和燃料的体积之和中氧气所占的百分比。 20、 灭火:就是要破坏已经形成的燃烧条件,使其不致着火。 五、 问答题:

1、 燃烧必须具备哪四个条件?

答:(1)有可燃物存在,它们可以是固态的,或是液态;也可以是气态的。 (2)有助燃物存在,即有氧化剂存在。

(3)有能导致着火的能源,如高温灼热体、撞击或摩擦所生产的热量或火花、电气火花、静电火花、明火、化学反应热、绝热压缩产生的热能等。

(4)还必须使链锁反应不受抑制,即自由基反应能继续下去。 2、 为什么爆炸性混合气体?

答:可燃性气体或蒸气预先按一定比例与空气均匀混合后点燃,较缓慢的扩散过程已经在以前完成,燃烧速度仅取决于化学反应速度。在这样的条件下,气体的燃烧就有可能达到爆炸的程度。这种可燃气体或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称为爆炸性混合气。

3、什么是爆炸上限?什么是爆炸下限?

可燃气体或蒸气与空气(或氧)组成的混合物在点火 后可以使火焰蔓延的最低浓度,称为该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也称燃烧下限);能使火焰蔓延的最高浓度称为该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上限(也称燃烧上限)。

4、爆炸性气体浓度在爆炸极限以下或上限以上不会发生爆炸?

浓度在下限以下或上限以上的混合物是不会着火或爆炸的。浓度在下限以下时,体系内含有过量的空气,由于空气的冷却作用,阻止了火焰的蔓延,此时活化中心的销毁数大于产生数。同样,当浓度在上限以上时,含有过量的可燃性物质,空气(氧)不足,火焰也不能蔓延,但此时补充空气,是有火灾爆炸危险的。故对上限以上的可燃气(蒸气)-空气混合气不能认为是安全的。

5、爆炸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答:(1)燃料 是指各种可燃性固体微粒且在空气中要达到一定的浓度。 (2)空气 在空气中含有氧、氧和固体燃料微粒发生氧化反应而产生热,继而引起燃烧和爆炸。

(3)混合 对可燃粉尘燃烧与爆炸的重要区别在于:对燃烧而言,燃料与空气中氧的反应在燃料的界面产生,燃料可以是堆积在一起的;而在爆炸中,燃料以固体微粒分布在空气中,与空气中的氧混合得很好,这样燃烧释放的能量才能形成爆炸。

(4)点火源 与爆炸性混合气体需要点火源一样,要使悬浮在空气中的粉尘爆炸,也需要具有一定能量的占火源。

(5)容器的密闭性 一般而言,爆炸产生的环境往往是在有一定密闭性的容器内或某种空间,如在一个敞开的空间,则只能是形成燃烧。

6、粉尘空气混合物产生爆炸的过程是怎样的? 答:粉尘空气混合物产生爆炸的过程如下: (1) 热能加在粒子表面,温度逐渐上升;

(2) 粒子表面的分子发生热分解或干馏作用,在粒子周围产生气体; (3) 产生的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同时发生燃烧。 (4) 由燃烧产生的热进一步促进粉尘分解,燃烧连续传播,在适合条件下即发生爆炸。

所以,粉尘爆炸本质上是一种气体爆炸。但对金属粉尘的爆炸情况就有所不同。金属粉尘爆炸,主要是由于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燃烧热加热了周围环境的气体而发生爆炸。

7、粉尘爆炸的特征是什么?

(5) 答:粉尘爆炸的燃烧速度、爆炸压力均比混合气体爆炸小,这可从粉尘爆炸机理得到解释。

(6) 粉尘爆炸多数为不完全燃烧,所以产生的一氧化碳等有毒物质也相当多。(7) 堆积的可燃性粉尘通常是不会爆炸的。但由于局部的爆炸,爆炸波的传播使规程的粉尘受到扰动而飞扬,形成粉尘雾,从而连续产生二次、三次爆炸,造成巨大损失。所在应针对粉尘爆炸的特点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8、粉尘爆炸的影响因素?

答:(1)化学性质和组分 粉尘是可燃的,对含有过氧基或硝基的有机物粉尘会增加爆炸的危险性。燃烧热越高、爆炸下限浓度越低,点火能越小的物质,越易爆炸。当灰分量在15%~30%时,则不易爆炸。当含有挥发分时,如煤含挥发分

3 / 6

在11%以上时,极易爆炸。

(2)粒度大小及分布的影响 粉尘爆炸的燃烧反应是在粒子表面发生的,比表面积越大,越易反应,所以粒子直径越小,越易爆炸。一般当可燃粉尘的直径大于400μm时,即使用强点火源也不能使其发生爆炸。但当较粗粒子粉尘中含一定量的细粉尘时,则可使粗、细混合物粉尘发生爆炸。如甲基纤维素粉尘,当粗粉中加入5%~10%的细粉,则会引爆。

(3)可燃性气体共存的影响 使用强点火源也不爆炸的粉尘,如含有可燃性气体时,其爆炸下限会下降,从而使粉尘在更低浓度下爆炸。

(4)最小点燃能量 粉尘的最小点燃能量是指最易点燃的粉尘,如含有可燃性气体时,刚好不能点燃时的能量值。最小点燃能量与粉尘的浓度、粒大小等有关。

(5)爆炸极限 粉尘与空气的混合物要像气体那样达到均匀的浓度分布是不容易的,多数情况是经过统计处理后算出来的。

物系的温度和对爆炸极限有影响,一般是温度、压力高时,爆炸极限变宽。 (6)水分含量 水分含量对爆炸极限影响不大,但水分含量增加,最小点火能量也增加。

9、爆炸的破坏作用?

答:1、震荡作用;2、冲击波;3、碎片的冲击;4、造成火灾;5、造成中毒和环境污染。

10、防爆电气设备的选型原则、依据是什么?

答:1)防爆电气设备选型原则是: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2)防爆电气设备选型的依据是:爆炸危险环境区域和爆炸物质的类别、级别、级别、组别进行选型。

11、爆炸危险场所电气线路的安全要求是什么?

答:电气线路应敷设在爆炸危险性较小的区域或距离释放源较远的位置。应避开易受机械损伤、振动、腐蚀粉尘积聚以及有危险温度的场所,如不可能时,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以满足这些场所的安全要求。

12、防爆电气设备的安全技术检查哪几个方面?

答:一是检查爆炸危险场所设备运行操作,化验分析、电气、仪表通讯,设备维修等有关人员,是否熟知电气防爆安全技术的基本知识?

二是检查防爆电气设备和运行操作、维修的规章制度是否齐全及执行情况。 三是检查防爆电气设备的工作环境存在的问题。 四是针对问题提出整改措施、落实措施计划。

13、工艺过程的防火防爆要求有哪些?

答:1、严格执行各项防火防爆制度;2、加强火源管理;3、加强危险物品的管理;4、防爆耐压措施;5、阻止火灾蔓延的措施;6、配备足够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消防设施。

14、怎样加强摩擦与撞击火花的预防?

答:1)、各种动机械均能因各种原因产生摩擦与撞击导致火花产生,因此必须加强各种动机械的润滑管理,清垢管理。

2)、在易燃易爆岗位检修,应采用铜制的防火防爆工具。 3)、加强现场管理,禁止穿带钉鞋进入易燃易爆区。 15、爆炸有哪几个特征?

答:1)爆炸过程进行得很快;2)、爆炸点附近瞬间压力急剧上升; 3)、发出声响;4)周围建筑物或装置发生震动或遭到破坏。 16、粉尘爆炸具备哪些条件才能发生?

答:(1)燃料 是指各种可燃性固体微粒且在空气中要达到一定的浓度。 (2)空气 在空气中含有氧、氧和固体燃料微粒发生氧化反应而产生热,继而引起燃烧和爆炸。

(3)混合 对可燃粉尘燃烧与爆炸的重要区别在于:对燃烧而言,燃料与空气中氧的反应在燃料的界面产生,燃料可以是堆积在一起的;而在爆炸中,燃料以固体微粒分布在空气中,与空气中的氧混合得很好,这样燃烧释放的能量才能形成爆炸。

(4)点火源 与爆炸性混合气体需要点火源一样,要使悬浮在空气中的粉尘爆炸,也需要具有一定能量的占火源。

(5)容器的密闭性 一般而言,爆炸产生的环境往往是在有一定密闭性的容器内或某种空间,如在一个敞开的空间,则只能是形成燃烧。

17、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区域是怎样划分的? 答:1)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区域划分:

a)0级区域(简称0区):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连续地、短时间频繁地出现或长时间存在的环境;

b)1级区域(简称1区):在正常运行时,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有可能出现环境;

c)2级区域(简称2区)在正常运行时,不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或即使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也仅是短时存在的环境。

4 / 6

18、爆炸性粉尘环境危险区域是怎样划分的? 答:2)爆炸性粉尘环境危险区域划分

a)10级区域(简称10区):在正常运行时,爆炸性粉尘或可燃纤维与空气的混合物,可能连续或长期出现的环境;

b)11级区域(简称11区):有时会将积留下来的粉尘扬起而偶然出现爆炸性粉尘混合物的环境。

19、火灾危险环境区域的划分? 答:3)火灾危险环境区域划分

火灾危险环境是根据火灾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以及危险程序及物质状态的不同,按规定进行分区。

a、21区:具有闪点高于环境温度的可燃液体,在数量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灾危险的环境;

b、22区:具有悬浮状、堆积状的可燃粉尘或可燃纤维,虽不可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但在数量和配置上的引起火灾危险的环境;

c、23区:具有固体状可燃物质,在数量和配置上能引起的火灾危险的环境。 20、防爆电气设备分为哪几类?分别写出它们的代号?

答:根据结构和防爆原理的不同,防爆电气设备可分为如下几种类型: 1) 隔爆型(d)。这种电气设备具有隔爆外壳,即使内部有爆炸性混合物进入并引起爆炸,也不致引起外部爆炸性混合物爆炸。它是根据最大不传爆间隙的原理而设计的,具有牢固的外壳,能承受1.5倍的实际爆炸压力而不变形;设备连续运转其温升也不能引燃爆炸性混合物。

2) 增安型(e)。也叫防爆安全型,在正常运行条件下,不会产生点燃爆炸性混合物的火花或达到危险的温度。

3) 本质安全型(i)。在正常运行或在标准试验条件下所产生的火花或热效应均不能点燃爆炸性混合物。

4) 正压型(p)。这种电气设备具有保护外壳,壳内充有保护气体(惰气),其压力高于周围爆炸性混合气体的压力,以避免外部爆炸性混合气体进入壳内发生爆炸。

5) 充油型(O)。将可能产生火花、电弧或危险温度的部件浸在油中,起到熄弧、绝缘、散热、防腐的作用,从而不能点燃油面以上和外壳周围的爆炸性混合物。

6) 充砂型(q)。外壳内充填细砂颗粒材料,以便在规定使用条件下,外壳内

产生的电弧、火焰传播,壳壁或颗粒材料表面的过热温度均不能点燃周围的爆炸性混合物。

7) 无火花型(n)。在正常运行合作下不产生电弧或火花,也不产生能够点燃周围爆炸混合物的高温表面或灼热点,且一般不会发生有点燃作用的故障。

8) 防爆特殊型(s)。在国际规定以外,特别为0区或1区设计的防爆电气设备,但必须经有关主管部门认定,并经指定的鉴定单位检验通过的这一类防爆电气设备。

21、在化工生产中由于静电火花引起火灾爆炸事故应具备哪些条件? 答:a、要具备产生静电的条件;b、要具备产生火花放电的电位;c、有能产生火花放电的条件;d、放电火花有足够能量;e、现场环境有易燃易爆混合物。

22、火灾分为哪四类?

答: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

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燃化的固体物质火灾。 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 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 23、灭火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答:1)隔离法;2)窒息法;3)冷却法;4)化学中断法; 24、着火的四个要素有哪些?

答:1)、自由态;2)燃料;3)热量;4)氧气;共同构成燃烧的四个要素。 25、用水灭火时应注意哪些物质不能水扑救?

答:1)遇水燃烧物品不能用水扑救,如金属钠、钾、电石、三丁基硼等火灾,只能用干沙土扑救;

2)比水轻的非水溶性可燃、易燃液体火灾,原则上不用水扑救。如苯、甲苯等如用水扑救,水会沉在液体下面形成喷溅,漂流,从而扩大火势;好用泡沫,二氧化碳,干粉、1121等扑救,但数量少时雾状水扑救;

3)对储存硫酸、硝酸等场所,如遇加压水流会沸腾飞溅,故宜用沙土、二氧化碳扑救;

4)未切断电源的电气火灾,不能用直流水扑救;

5)高温设备、高温铁水不能用水扑救,困有可能引起设备破裂、铁水飞溅、可用水蒸气扑救。

26、限制火灾爆炸事故蔓延扩散的基本内容有哪几方面?

答:第一方面是考虑总体布局,厂址选择和厂区总平面的配置,对限制灾害

5 / 6

安全生产技术复习题库

安全生产技术复习题(含参考答案)一、填空:1.燃烧是一种同时有光和热发生的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2.燃烧反应应必须具备哪三个特征:是一个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发出光。3.燃烧的种类:着火、闪燃、自燃、爆炸。4.闪点是评价可燃液体危险程度的重要参数之一。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uspo0vxak9o8y29wt5t6vudb8bhu400za6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