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课堂学习参与度的策略与方法研究》
实施方案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我国现代教学论确立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认为学生在教学中应具有积极性、主动性,学生是教学环境的主人,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的一切工作几乎都离不开学生的参与、支持和合作。于是从参与的角度研究课堂教学也成为当今国内教育研究的热点,其中北师大裴娣娜教授主持的“主体教育与少年儿童主体性发展”实验研究,在国内产生了很大影响。
课堂教学应该着眼于激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参与学习过程,并在参与过程中得到真正的提高。为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建立此课题,在前人教育成果的基础上,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理论依据,运用现代教育原理,对课堂教学中有效激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策略进行探讨研究,以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课题的实践意义:1、通过课题的研究,探索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教学策略,不断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2、通过课题的研究,优化师生关系,优化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师教学水平。3、培养学生主体参与的精神和提高学生参与的能力。4、改善学生的心理品质,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成功,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实现自我价值。
二、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重点和难点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通过对培养学生课堂参与意识的实践探索研究,探索出学生有效参与课堂学习的策略与方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重点:通过理论学习和调查,弄清影响学生课堂学习参与度的各种因素,力争消除各种不利因素,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来培养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
难点:研究怎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以及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
研究方法:根据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本课题将主要采用以下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研究制定的实施方案贯彻落实到具体的
教学工作中去,有计划有步骤地在教学工作中开展行动研究,并边工作边研究,不断调整方法,修改实施方案。
2、调查研究法。通过此方法对学生进行家庭,社会背景等了解,然后对原因进行分析。
3、观察研究法:运用此方法了解学生参与的数量,前后参与程度发生的变化。 4、比较研究法:通过对学生个体的研究,了解学生个体的差异及不同的需求,从而有针对性的调动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5、个案研究法:选取班级中1-2名有代表性的学生对他们进行全面、系统的连续观察,并按时间进程记录其发展变化情况。
6、经验总结法:教育经验总结法是根据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分析概括教育现象,挖掘现有的经验材料,并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以便更好地指导新的教育实践活动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关键是要能够从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出实际经验中的规律;从而更好地更加理性地改进自己的教学。
四、课题研究的操作要点
有效课堂教学行为:教师语言、课堂气氛、关注学生、教师情绪、内容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机智、课堂调控、课堂反馈;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目标制定的有效性、教学预设的有效性、动态生成的有效性。
(1)主动参与。小学生有目的地学习,对自己所要达到的学习要求及其社会价值有所认识,主动规划、安排。由“要学”到“学会”,最后过渡到“会学”。
(2)乐于探究。学生能有创造地学习,不满足于获得现成的答案或结果,独立思考,多向思维,善于综合,创造性地运用,勇于探索。
(3)勤于动手。学生能在学习上自我调控,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分析获得大量感知认识,建立表象,逐步学会抽象概括的方法。
(4)信息处理。学生能有选择地学习,在大量信息面前,能捕捉信息,敏锐感受和理解,并根据需要进行分类、整理。
(5)合作分享。学生能适应群体或团体生活,具有人际交往的意愿和能力。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个体与学习中介的互动,强化人与环境的相互影响,产生教学共振,达到理想的教学境地。
课堂教学中学生如何在老师有效指导下,开展有意义的和有效的学习活动,探究提高学习活动有效性的课堂教学策略。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以教师的备课策略、上课策略、评估策略为主,通过对兴趣、情境、问题、合作、探究、练习、实践、体验、评价九个提高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关键要素进行研究,探索出提高学生学习活动的教学策略,使学生不断改进学习方式,努力使他们在基础文化知识、基本技能、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各方面能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及成果
课题研究的时间定为2年,从2011年5月-2013年7月。 (一)研究步骤
1.研究准备阶段(2011年5月-2011年8月)
(1)成立课题组,明确分工,制定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2)组织教师了解本课题的相关知识,为课题研究做好准备。
(3)进行学生参与课堂和教学活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并撰写调查报告。 (4)组织课题组成员与本课题相关理论的学习与研讨,结合调查报告,探讨问题解决策略。
2.研究实施阶段(2011年9月-2013年4月)
本阶段主要工作为课题研究的实践、反思与再实践,具体表现:
(1)组织课题组员实施“提高学生课堂学习参与度的策略与方法”的课堂实践(一课多构或多人一课)。
(2)进一步对学生课堂学习参与度的问卷调查与诊断分析。
(3)组织课题组员就“促进学生有效参与课堂学习”进行校际交流活动。 (4)实施阶段每学期组织一次至少面向全校范围的观摩活动。
(5)积累资料,阶段小结,并进行调整、充实。 3.研究的总结阶段(2013年4月---2013年7月) (1)对研究材料进行分类整理和汇总,撰写研究报告。 (2)对成果进行汇编。
(3)向黄石市教育科学研究领导小组提出结题申请。 (4)汇总资料,分析研究,撰写课题实验报告。 (5)邀请有关专家、领导对课题进行评审鉴定。 (二)预期成果
提高学生课堂学习参与度的策略与方法研究的论文集,各学科有效课堂教学录像、教学课件,有效课堂教学设计与反思集,学生作品集,形成各学科有效课堂教学方式与策略,课题组活动图片集,研究报告等。
六、课题研究的分工
吕秋申:全面负责课题研究管理工作;邀请教研室专家来校进行论证,调整方案,确定研究方案;落实分工和研究步骤内容;撰写研究报告。
李亚、胡红梅:分析、汇集相关资料,设计研究方案,开展实证研究,分析小结实践中的问题,积累资料并及时进行整理总结;课题组人员分工。
黄丹:承担课题的研究实践,负责搜集理论学习、问卷调查两阶段的研究材料并整理;以及完成研究过程中的论文、教案、课题小结等等相关资料。
陈彩霞:承担课题的研究实践,负责理论学习阶段的过程记录工作以及宣传工作;完成研究过程中的论文、教案、课题小结等等相关资料;协助整理档案资料。
曹秀红、余黎丽、胡静:承担课题的研究实践,负责上研讨课、示范课,以及完成研究过程中的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