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关于小学生上课不爱回答问题的调查与研究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庭芳小学

《关于小学生上课不爱回答问题的调查与研究》研究报告

济源市王屋镇庭芳小学课题组

一、课题的提出

1、现实依据:

在当前的农村小学课堂教学中,依旧存在不爱说、不会说的问题,在实际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时常可以发现,尽管老师精心创设了各种各样的情景,并进行了启发引导,希望学生读有所得、有所问,可是积极发言的学生并不多,善于发表独特见解的人更不多。这种现象在中、高年级比较严重。

本课题的研究,就是针对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通过实践研究的方法,在课堂中实施素质教育,旨在提过农村小学教育教学的时效性。

2、理论依据: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做到:“对语文的内容能表达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可见,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也应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之一,指导学生创造性地阅读和表达要成为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小学阶段的少年儿童,其身心特点是好动、好奇、好问,应该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张扬的个性语言,独特的感受和见解,是什么原因使他们变得如此沉默寡言?我们在课堂上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表达能力呢?带着这样的思考,我们课题组进行了此项专题调查、分析和尝试。

随着小学语文新课标的实施,教师的教学观念及学生的学习方式必然要发生相应的改变。必将由原来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转为创新性教学模式。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交流、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从而转变学习方式,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本课题将重点重点研究小学生“不回答问题”的原因,分析并提出解决这个问题的对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真正提升语文能力。

3、意义和价值

研究学生回答问题的相关规律及各种成因,有利于刺激研究对象的表达欲,提高其表达能力,形成良好的表达习惯,有利于创设师生平等交往的民主、互动、合作的教学关系。如果解决了学生课堂不爱回答的问题,将会给我们的农村小学各科目的教学带来更大的契机,从而助推素质教育大跨度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庭芳小学一至六年级全体学生。 2、研究方法:

(1)阅读文献研究法:阅读多种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和杂志,并以此为借鉴。

(2)综合调查法:对本班学生进行调查,采用问卷、面谈的的方式,了解学生不爱发言的原因。

(3)观察法:对学生不爱提问的现象做一观察,并作好记录。 (4)案例研究法:撰写2—4篇的案例反思。 三、研究的目标与措施 1、研究目标:

A.通过研究,进一步总结小学语文实施素质的特点和规律,真正地发展小学生的能力。

B.找出小学生“不回答问题”的原因。 C.制定教学中学生“不回答问题”的对策。

4、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 D.促进教师素质提高,造就高水平的研究队伍。

2、研究内容

1、分析造成“不回答问题”这种现象的原因,包括学生方面和教师方面的。 2、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在分析学生“不回答问题”的原因的基础上找出相应的对策,解决这个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能力,以期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最终提高和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3、研究步骤与措施

本课题研究呈现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研究阶段和总结阶段。现将研究过程、情况赘述如下:

第一阶段:充分发动,精心准备

(1) 成立专题研究小组,制定研究方案,填报课题申请表。 (2) 问卷调查,选取个案,实施案例分析,拟定个人研究计划。 (3) 建立相关理论学习制度,加强学习,理解课题内涵,引导小组成员自

觉学习和实践,促使更新观念,改进教法和学法。

第二阶段:结合实际,认真研究

(1) 分头行动,各管一工,认真调查,查找原因,分析汇总。

(2) 将研究计划方案融入课堂,小组成员通过反思课堂获取第一手资料,

筛选个案,实施研究。

(3) 认真听评课,集体研究重点问题,分析个案,探究成因,决定对应策

略,优化相关措施。

(4) 运行有效课堂管理机制,尝试运用有效课堂教学方法,对症下药,解

决困惑问题。

第三阶段:搞好反馈,认真提炼

主要工作有:课题研究的结果分析及解题论述,撰写解题报告。

1、整理资料,汇总数据。2、分析结果,认真反思。3、提炼精品,撰写结题报告。 四、结论与思考 (一)调查分析结果:

综合分析,影响学生回答问题积极性的主要因素有: ①学生心理素质较差导致回答问题思维“梗塞”和发言卡壳。

②学生注意力集中程度不佳,导致回答问题主要动机“断源”或无回答基础。 ③学生的情绪状态,学生情绪状态不佳也是提问无效的一个方面。 ④课堂氛围,教师不注意创设有效情境和调控课堂氛围,有碍于产生学生回答积极性,没有情趣的课堂也就无从谈起提问的有效性和回答问题的高质量性。

⑤问题难度,很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舍本求末,需要由易到难。 ⑥思考时间,教师不给学生留足思考余地或学生思考时间不足,只是为了课堂容量和进度。

⑦教师提问语言过于深奥或不考虑学生接受能力,往往导致学生不发言。 ⑧教师的态度缺乏亲和力,过于严肃和呆板。 (二)相应对策和措施

1、学生的学习需要一个宽松、自由、和谐的课堂环境,当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思考不会遭到批评、训斥、非议时,他才会勇于表达;当学生的思考得到及时而充分的肯定时,他才会进一步地积极思考,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创造。

2、教师要时刻把微笑挂在脸上,用鼓励、宽容、仁爱的目光注视着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学习处于弱势的孩子,他们会从老师的眼光中得到宽慰,得到力量,他们的潜能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3、教师的提问应该是激发学生唤起学生自觉的学习,提问能引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在师生互动中生成的,教师处理学生回答的技巧直接影响着学生提问的数量和质量,这既要求我们老师对学生的回答无论是是否对错、是否标准,都要能够使学习得以顺利进行,允许、理解、宽容学生对问题的不同意见和观点,不规范或有偏差的要帮助学生弄清为何错和如何改进上,不要放在结果是否与标准答案一致上,更不能唯结果对学生进行表扬和批评,如果寻求唯一正确答案的教学,不仅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的兴趣,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的自主权。

4、课堂教学师生之间要进行平等的对话和互动,学生喜欢一个老师,就喜欢这位老师所教的课,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形成“无拘无束”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高昂学习情绪,挖掘学生创造潜能的直接因素,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坚实的基础,它能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们也会发现,有些教师由于师生关系不和谐,造成教学难以为继的尴尬局面时有发现发生。

总之,我们教师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自由、和谐的课堂环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师生、生生之间进行有效互动,老师上课的语言应给学生以最轻的压力和最大的动力,教师的所提的问题要具体明确,给学生留有更多思维活动的空间,更多的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机会,对学生的回答要客观的评价,这样老师的以问引问才能有效进行,学生思考、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才能显著提高。

五、反思和宏观展望 一、引导树立正确的问答观。

素质教育要求学校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教师的角度来看,首先,作为教师在课堂提问要立足全体学生,并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知识水准和个性差异,尤其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应该多进行心理沟通,不歧

视他们,并且在提问角度、难度、诱导方式上多为他们留有余地、创造机会。或许一个不善于用语言表达的学生却擅长用表演的方式传达自己的感情,或许一个不善抽象思维的同学却喜欢用空间图形的方式建构自己的思想,只有善于发现和引导才可能使课堂提问中每一个同学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

其次,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自己提问的态度、倾向和方法,对全体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健全人格的塑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少的学生就是在一次次老师提问的被“遗忘”中削减了对学习的兴趣,不少学生也许是从一次次失败的回答又遭不恰当的批评后开始变得郁郁寡欢,也有的学生多少是由于课堂上过于喜欢表现而变得虚荣和自私,大多不愿意回答问题的学生就是因为老师提问偏向优生而一天天疏远了老师远离了课堂。

另外,教师要认识到课堂提问的根本目的是激发学生思维、促进问题解决的一种有效手段,而不是为了使课堂热闹的一种形式。之所以导致老师喜欢点成绩好的学生回答问题,这一方面有教师认识上局限性的主观原因,同时客观上也与传统教育中对课堂教学的片面评价以及教学计划对课程进度的要求等方面的原因,不少的公开课几乎变成了“表演课”,有的甚至连课堂上谁回答什么问题该怎样回答都预先设计好安排好了,完全背离了提问启发思维的初衷,甚至造成不少负面影响。因此,教学主管部门应转变评价教学的观念,扭转不良倾向,教师更应加强对提问的认识,促进课堂提问本质的回归。

二、重视积累科学的问答技巧。

首先,老师在问题的设计上要有针对性并体现层次性。课堂提问一般是为了促进学生对上课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深化,所以所提的问题必须紧扣课堂教学内容富于针对性,但就整个课堂而言所提的问题是由易到难,由形象到抽象、由浅入深,这样才符合学生的认知思维规律,也便于不同认知水准的学生顺畅的步入老师引设的思维轨道进入各自最佳的思维状态。相反,如果问题缺乏层次性,就会导致有些问题生不知所云、优生不屑一顾,从而严重影响了课堂效率,长此以往,甚至是优生和差生都会滋长厌学之风。而问题如果体现了层次性,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就可提出一般性较易掌握的问题以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而对于中上等层次的学生则宜设置适当超过他们认知水准难一点的问题,力求达到“跳起摘桃”的效果,从而激发他们思维的积极性和学习的热情。

其次,老师提出的问题还要善于加以引导,无论是差生还是优生,发现问题对被提问的学生偏难不能回答时,要及时追加几个梯级问题,扶他一把,恰如其

关于小学生上课不爱回答问题的调查与研究 

庭芳小学《关于小学生上课不爱回答问题的调查与研究》研究报告济源市王屋镇庭芳小学课题组一、课题的提出1、现实依据:在当前的农村小学课堂教学中,依旧存在不爱说、不会说的问题,在实际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时常可以发现,尽管老师精心创设了各种各样的情景,并进行了启发引导,希望学生读有所得、有所问,可是积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umkm1elk16vudb8bhn079ew80o9bl00sbq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