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位:手拇指本节后外侧(五虎穴直上本节后即是),用五分或一寸针,针尖向上,针深三分沿皮进针,针深可至八分,视病情体型而定。
应用:本穴能调肺气、清肺热,凡肺经实症、胸闷喘息、气精、仰息、胸肋痛、背痛。 手掌面(心门二穴):图3
部位:在掌心中央点向下一寸左右(中指正中央直上一指幅半)是穴。
应用:本穴有强心定喘的作用,当病重垂危,以强心剂注射延续寿命时,宜用本穴加强,对治胸闷尤有特效。能泻心胸郁热、心暴痛等。 手掌面(无名穴):图4
部位:在手指掌骨上,距重仙穴旁开五分。
应用:本穴治疗慢性胃肠炎、胃弛缓及各种胃病的基本要穴,凡胃有压痛、溃疡症、消化不良、反酸应取此穴。
手掌面(外侧无名沿皮穴):图5
部位:小指掌骨外侧、小指本节后,针深三分,沿皮进针,3~5分。 应用:治疗腰酸、腰痛、肾脏炎(泻肾热、精液缺乏、月经不调),有显著效果。 手掌面(新编穴):图6
部位:在大拇指掌骨凹陷处。
应用:凡有腰骨牵引至坐骨神经麻痹及痉挛、活动障碍等症状者。
手掌面:图7
部位: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偏桡外侧二分、食指第二节正中央偏桡外侧二分(二穴)——刺络放血。
应用:治疗小孩睾丸肿大、疼痛及成人睾丸炎有特效。 手掌面(新编穴):图8
部位:手中指第二节正中央点是穴。
应用:本穴为治疗急慢性肠炎及痉挛、胃胀、消化不良(可养血健胃、振作中气,对心气虚弱、忧伤 、烦恼症治疗有疗效)。
手掌面(腕顺透劳宫):图9
部位:小指掌骨外侧,距手腕横纹2.5寸——腕顺一穴。透劳宫——沿皮3~5分,视患者手厚薄定针深浅。
应用:镇静脑中枢神经或四肢神经,如手足瘫痪、手、脚掌麻木不仁,是救脑溢血的特效穴。
手掌面(新编穴):图10
部位:手中指掌骨与无名指掌骨之间掌骨本节中央是穴。
应用:本穴有疏通筋络之功,凡老年人目花、视物不清晰,有开窍明目作用,对治眼部疾病有良效。
手掌面(重子穴、重仙穴):图11
部位:虎口下约1寸,即大指掌骨与食指掌骨之间(重子穴),距重子穴上1寸即是重仙穴,与手背灵骨穴正对相通。
应用:此穴为治“肺”诸病之圣穴,可泻肺之大热,亦有消炎之功效:肺炎、咳嗽、气喘、感冒、发烧等病症。 手掌面(增长二穴):图12
部位:在手掌面手解穴直上五分一穴,再上八分一穴,共二穴。
应用:本穴有促进儿童发育之功能,主治:增高(14~18岁儿童最适合)。 手掌面(开脾穴):图13
部位:手中指尾端处是穴。
应用:本穴对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具有治疗脾胃疾病之功劳。 手掌面(新编穴):图14
部位:手食指第一节与第二节正中央点,共二穴。
应用:本穴具有治疗脾胃及肠中切痛、腹满胀痛、肚脐带不舒服。
手掌面(新编穴):图15
部位:手小指第一节与第二节正中央点,共二穴。
应用:本穴对任何热病有退热功效——偏头痛、醒脑、镇痛、头痛发烧、脉浮急,针针见效。
手掌面(五会心穴):图16
部位:手中指骨与掌骨接合处上五分及第上五分一穴,共五穴。
应用:本五穴有镇静调节内脏器官作用,为治心脏病及神经衰弱,在治疗上有特效。针对心经热病引起的心痛、心烦、狭心症,为精气神之浸入窍门。
手背面(新编穴):图17
部位:大拇指第一节,向外开二分,三分之一是穴,三分之二又一穴共二穴。
应用:本穴为治疗眼睛红肿、白眼球红肿、血丝有特效,能泻脏热、疏通中气血凝滞有卓效。
手背面、侧面(腕顺一穴、腕顺二穴):图18
部位:手小指掌骨外侧,距手腕横纹2.5寸,又距手腕横纹1.5寸处。
应用:此二穴主泻肾脏之热,有益肾清热开郁之特效,本穴亦能温肾中之阳,滋肾中之阴,故能振阳行水,对炎症退暑有卓效——肾脏炎、肾脏引起之头昏、眼花、四肢无力、疲劳等皆有良效。
手背面(中白穴、下白穴):图19
部位:在手背小指掌骨与无名指掌骨之间,距指骨与掌骨接连处五分是穴,又1.5寸一穴,共二穴。
应用:本穴主泻肾之大热,是治肾脏病、腰痛、背痛、腰酸。亦有助阳利水、补肾益气、除湿池之毒——脚气肿、腰痛之圣穴。 手背面(灵骨穴):图20
部位:在手背拇指与食指叉骨间,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接合处,与重仙相通。 应用:本穴为“董氏回阳三针”之一(急救用),可使阳症起死回生之功效,为反应最大的刺激点,故对治疗脏腑病症有:升清降浊、疏风散表、通血气之功效。感冒咳嗽、头痛、胸背内伤隐痛、呼吸不畅。
手背面(妇科穴):图21
部位:在大拇指第一节之外侧,距前横纹三分之一(一穴)距该横纹三分之二一穴,共二穴。
应用:本穴对治下腹疼痛、子宫及阴道糜烂,平时有白带或月经不规则、无月经,都有良好效果。
手背面(新编穴):图22
部位:手食指掌骨与中指掌骨接合处是穴,针深5~7分。
应用:本穴在治疗上为急性胃肠炎、消化不良,小孩突然腹痛有效。 手背面(新编穴):图23
部位:手无名指第一节与掌骨接合处下三分旁开三分是穴(二穴),针深3~5分。 应用:本穴主肝、脾,对上半身及头部有排泄毒火、消炎作用,脸部、胸前肿疡症状有效果。
手背面(新编穴):图24
部位:手中指第二节正中央旁开三分,针深2~4分。
应用:主肝脾经,凡肝脾疾病引起之疲劳、肝脾弱、脾湿、全身酸痛。皆可对治之。
手背面(新编穴):图25
部位:手中指掌骨与无名指掌骨接合处一穴;又上1寸一穴(二穴),针深5~8分。 应用:白斑、皮肤疾病、半身不遂。 手背面(新编穴):图26
部位:手小指第一节与第二节接合骨内开三分是穴(针深2~4分)。 应用:本穴治疗腰痛、股关节、坐骨神经、腰股膝脚不遂的特效穴。
手背面(新编穴):图27
部位:手中指第一节正中央上二分旁开三分共二穴,针深2~4分。 应用:胆汁分泌不足、腹胀、消化不良、久食不饥有特效。 手背面(新编穴):图28
部位:手拇指第一节外三分三、六分六,共二穴;针深2~4分。
应用:本穴为肺经,故能清肺之热、治白眼球红筋、眼睛红肿之特效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