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成像得到的。
(2)小柯按照图中的测量方法,改变蜡烛A的位置,认真测量并记录了一组数据: 物距U(厘米) 像距V(厘米) 然后得出像距小于物距的结论,你认为他的测量方法错误在于 。
26 (2012山东临沂,第Ⅱ卷第6题)学习了光学知识后,晓雯对有关实验进行了思考和创新:
4.5 5.5 6.5 7.5 5.0 6.0 7.0 8.0
(1)如图所示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实验中,晓雯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来完成探究活动,虽然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这是为了能确定像的 。
(2)当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20cm的A处时,玻璃板后B处的蜡烛好像也被点燃了;移去B处的蜡烛,取一光屏放在B处,发现光屏上并没有出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
(3)晓雯将玻璃板移去,在玻璃板位置放一凸透镜,B处放一光屏,发现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的倒立、等大的烛焰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1
27.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探究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平面镜M平放在平板上,白色硬纸板竖立在镜面上,硬纸板是由E、F两块粘接起来的,其中F可绕接缝ON转动。
⑴探究过程中,你认为最为困难也最为关键的是什么? ⑵硬纸板F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8.小伟用如图甲所示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请你帮他完成下列问题:
(1)选取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__关系。
(2)当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进,移去蜡烛B,在原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上看不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___像。
(3)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了像与物对应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下一步应如何处理白纸上的信息,才能得出实验结论。
29.小明同学如图7所示的装置研究光的反射规律,其中一个可折转的光屏。
22
(1)光屏在实验中的作用是:○1 ; ○2 。
(2)实验时,光屏应如何放置? 。
参考答案
1.D 2.C 3.C 4.C 5.D 6.C 7.B 8.B 9.A 10.C 11.A 12.B 13.A 14.D 15.C 16. 反射 360 17. 光的直线传播
18. 45(数据带有正确单位的也可得分) 沿直线传播 19.反射 5 20. 镜面 21. 3 仍然
22. 漫反射 白色的银幕可以反射所有颜色的色光 23.【答案】如图所示
23
24.如图所示
25. (1)P(2)把Q到A′的距离当成像距
26.(1)位置 (2)虚(或“正立等大虚”)(3)10 说明:(2)问中必须答出虚像,只答“正立等大”不得分。
27.⑴观察与记录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位置。(2分)⑵呈现反射光线;验证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分)注:不答“呈现反射光线”的不扣分 【答案】(1)大小 (2)虚 (3)测出A和A'、B和B'、C和C'到像面的距离,
24
比较对应点到镜面的距离是否相等(或将纸沿镜面所在位置对折,判断像与物的两对应点是否重合)。
28(1)大小 (2)虚 (3)测出A和A'、B和B'、C和C'到像面的距离,比较对应点到镜面的距离是否相等(或将纸沿镜面所在位置对折,判断像与物的两对应点是否重合)。
29(1)○1显示光的传播路径○2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光屏与镜面垂直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