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决定一切
———对教师的真情告白
前国足主帅米卢有一顶帽子,帽子上面有一句话:“态度决定一切。”态度对能否很好地完成一项工作非常重要,对教学态度我作了以下三点思考。
一、怎样对待分数和考试?
尊严来自实力,发展才是硬道理。作为教师,我理解为提高学生成绩、抓好教学质量、增强自身实力、打造自身品牌才是硬道理。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特别是面临日益喧嚣的教育体制改革的今天,清醒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有很重要现实意义。
只要考试还存在,国家用考试选拔人才,分数对于一名学生、一位教师、一所学校就是立足之本、执教之基、动力之源。这话有点偏激,但衡量教学,不就是有多少学生在400分以上,有多少在500分以上吗?
考试是温度计,测测学生;考试是天平称,称称学生,这一段时间学生是否进步,思想是否有波动?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教师和家长及时作好思想工作,迈小步,成大步;高密度、低台阶。为此,各学校纷纷组织单元考、月考、期中考,大考小考,考连不断,也就不难理解了,同班级、同年级经常衡量一下,让学生、老师经常看到差距,因为差距就是动力,动力来源于差距。前面的,感到压力;后面的,感受到危机。如果几个月以后才认识到差距,就迟了,追赶起来信心就不足了。既然早晚要上战场,那么平时就要多进行实弹学习。 二、怎样对待学生?
老师应该敞开胸怀,接纳、接受学生,待之如朋友,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因为单从教学成绩这一功利角度考虑,师生关系好坏决定分数高低。提高学生成绩,与教师水平、能力有关;与学生智力水平、学习习惯有关,此外,更重要的,我认为是师生关系。
喜欢老师,爱屋及乌,就喜欢老师教的这门课,学习积极主动,不懂就问。喜欢亲近老师,能学不好吗?对老师反感,殃及池鱼,不喜欢老师的课,敬而远之,怎能学好?一个学生曾亲口对我说过:“我就不学你的课,让你拿不到成绩奖。”令人震惊的是,学生图报复老师一时之快,竟不惜以耽误自己的一生前途为代价。对于这样幼稚、偏激、任性的学生,当老师的应该有怎样的反思呢?
有句话这样说:让别人尊敬还是喜欢你,选择一条时,应选尊敬。
我认为这句话对,但不适合学生。在学生尊敬和喜欢老师之间选择一条,我选择喜欢。你不喜欢学生,怎能奢望学生喜欢你呢?
人只有敬怕的,没有吓怕的。用在这里,学生只有敬怕的没有吓怕的。打、骂、体罚只能起反作用。因为中学生逆反心理特别强,特别是我们的学生,给点阳光就灿烂,给的太少,那就多给点。让我们学生天天都笑口常开,笑容满面,心花怒放,灿烂无比。正所谓:书山有路智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
学生只有接纳、接受你这个人,才能接受你教的这门学科。怎样让学生接纳、接受我们呢?只有理解、尊重还不够,还要友爱、关爱、喜爱、疼爱学生,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学生才会真心实意学好老师教的功课,才会取得好成绩。总之,确实应该用人本思想对待学生,管理学生。应该记住“视学生如亲人,善待学生就是善待自己。” 三、怎样对待上课?
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怎样上好课?我认为态度是关键。全身心投入和无精打采不一样。教育学上说,上课时不要带着生活的烦恼,要精神饱满,神采奕奕。但世上不如意常八九,老师怎样能天天象拾了个大元宝,乐呵呵的进教室?面对那天天见的“老”面孔,时间长了,就麻木了。所以,以前对这条理论想不通。一直到听了这样的一句话,才想通了。这句话说:“上课是办红事,不是办白事”。后来一琢磨,太对了。上课就是喜宴,就是赴宴,那可是喜庆的日子,喜庆的场面,你去帮忙,总不能哭丧着脸吧。正如濮存昕主演的电视剧《光荣之旅》中的歌词:“我多想象初升的太阳,我多想做青春的新郎,我多想把自豪留给记忆,我多想把记忆当作课堂。”
只有我们老师,天天面对年轻的生命,面对朝气蓬勃的学生,才能天天做青春的新郎,用欢乐,用心底生命的喜悦去感染学生,带领学生兴趣盎然一同走进知识的殿堂,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啊!
课堂上,激发学生兴趣,非常重要。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上课伊始,指挥学生唱一首健康向上的歌曲,搞一些健康活泼的小活动,既能拉近师生距离,又能活跃课堂气氛,何乐而不为呢?相反,如果放不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刻意摆出一副凛然不可冒犯的架势,我们搞的筋疲力尽,学生弄的苦不堪言,这又是何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