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本知识教学大纲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中医基本知识 教学大纲
教学目标:
本课程教学目的,在于使学员通过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理解中医的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的精神,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知识。 本课程教学内容以基础为主,在药物、方剂学、常见病中选择有代表性的药物、方剂和病种进行重点讲解,为今后自学中医和进行中西医结合工作打下基础。
第一章 导论
目的要求:
了解中医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 熟悉中医学四大经典着作及其基本内容。 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内容:
简要说明原始保健知识和医药技术的积累以及医学理论的确立。
重点讲授具有代表性的中医学四大经典着作的基本内容。 阐明中医学具有鲜明的整体观念,强调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以及人与自然界和社会
重点讲授中医学“证”的含义、辨证和论治的概念及辨证论治的基本方法。
第二章 阴阳五行学说 第一节 阴阳学说
目的要求:
了解阴阳学说是古代一种哲学思想,它具有朴素的、唯物辨证法的观点,它基本上反映了客观事物对立统一的一般规律。要求重点掌握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和在医学上的应用。 内容:
重点说明阴阳的对立、依存、消长、转化、平衡、不平衡的相互关系。
了解事物、人体分属为阴阳的一般规律。
第二节 五行学说
目的要求:
了解五行相生相克和相乘相侮的基本概念。(自学)
第三章中医学的正常人体观
第一节 脏腑
目的要求:
了解脏腑的形成及特点,中医脏腑的概念,脏与腑在功能上的区别,重点掌握五脏的主要功能,了解六腑(特别是胃)的功能。 内容:
1. 五脏的主要功能与系统连属(重点讲授五脏的生理功能)。 2. 六腑的主要功能。 3. 奇恒之腑的主要功能。
第二节 精、气、血、津液
目的要求:
1. 了解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精、气、血、津液 2. 掌握精、气、血、津液的基本概念及其生成与作用 内容:重点讲授精、气、血、津液的概念及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