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辽宁省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辽宁省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期中阶段测试

高二化学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题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1-10题每题2分,11-20每题3分共50分) 1.下列事实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

A.500℃左右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NH3的反应 B.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C.加入催化剂有利于SO2的氧化反应 D.加压有利于H2与I2反应的进行 2.下列有关有效碰撞模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能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一定是活化分子 B.有效碰撞是发生化学反应的充要条件 C.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不可能为零 D.活化分子间的碰撞不一定是有效碰撞

3.NH4Cl溶于重水(D2O)后,溶液中存在的一水合氨和水合氢离子可能是( ) A.NH3?HDO和D3O B. NH3?HDO和HD2O C.NH3?H2O和H2DOD.以上都有可能

4.已知:Fe遇铁氰化钾(K3[Fe(CN)6])会产生特征的蓝色沉淀;AgI是难溶于水的黄色固体。将0.2mol·L的KI溶液和0.05mol·LFe2(SO4)3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取混合液分别完成下列实验,能说明溶液中存在化学平衡“2Fe+2I

实验编号 ① ② ③ ④ 3+

--1

-1

2+

+

+

+

2Fe+I2”的是( )

实验现象 溶液变红色 有黄色沉淀生成 有蓝色沉淀生成 溶液变蓝色 2+

实验操作 滴入KSCN溶液 滴入AgNO3溶液 滴入K3[Fe(CN)6]溶液 滴入淀粉溶液 A.①和② B.②和④ C.③和④ D.①和③ 5.化学反应2 CaO2(s)

2 CaO(s) + O2(g) 在一密闭的容器中达到平衡。保持温度不变,

缩小容器的容积为原来的一半,重新平衡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CaO2的量不变 B.平衡常数减小 C.氧气浓度变小 D.氧气浓度不变 6.用AG表示溶液酸度:

。在室温下,用 0.1mol?L-1的NaOH溶液滴定20.00mL

0.1mol?L-1的CH3 COOH溶液,滴定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1 -

A.室温下0.1mol?L的CH3 COOH溶液的pH=3.4 B.A点加入的NaOH溶液的体积为20.00mL

C.B点溶液中可能存在c(Na)>c(CH3COO)> c(OH)>c(H) D.滴定过程中,c(CH3COO-)/c(H+)逐渐减小

7.温度为T1时,向容积为2 L 的密闭容器甲、乙中分别充入一定量的CO(g)和H2O(g),发生反应:CO(g) + H2O(g) 正确的是( ) ..

容器 反应物 起始时物质的量(mol) 平衡时物质的量(mol) CO 1.2 0.8 甲 H2O 0.6 0.2 CO 2.4 乙 H2O 1.2 CO2(g) + H2(g) ?H = -41 kJ/mol。数据如下,下列说法不.

+

--+

-1

a b A.甲容器中,平衡时,反应放出的热量为16.4 kJ B.T1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甲 = 1 C.平衡时,乙中CO的浓度是甲中的2倍 D.乙容器中,平衡时CO的转化率约为75%

8.N2O和CO是环境污染性气体,可在Pt2O表面转化为无害气体,其反应原理为 N2O(g) + CO(g)

CO2(g) + N2(g) ΔH,有关化学反应的物质变化过程及能量变化过程如下。下列

+

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ΔH = ΔH1 + ΔH2 B.ΔH = ?226 kJ/mol

C.该反应正反应的活化能小于逆反应的活化能 D. 为了实现转化需不断向反应器中补充 Pt2O和 Pt2O2 9.常温下,下列溶液中的微粒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新制氯水中加入固体NaOH:c(Na)=c(Cl)+c(ClO)+c(OH)

- 2 -

+

+

B.pH=8.3的NaHCO3溶液:c(Na)>c(HCO3)>c(CO3)>c(H2CO3)

C.pH=11的氨水与pH=3的盐酸等体积混合:c(Cl)=c(NH4) >c(OH)=c(H) D.0.2mol·LCH3COOH溶液与0.1mol·L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2c(H)-2c(OH)=C(CH3COO)-C(CH3COOH)

10.现有常温时pH = 1的某强酸溶液10 mL,下列操作能使溶液的pH变成2的是( ) A.加水稀释成20 mL B.加入10 mL的水进行稀释

C.加入45 mL pH = 2的HCl溶液 D.加入45 mL 0.01 mol/L的NaOH溶液 11.下列溶液中有关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 Na2S 溶液中 c(OH﹣)=c(H+)+c(HS﹣)+2c(H2S) B. Na2CO3溶液中:c(Na+)=2c(CO32﹣)+2c(HCO3﹣)

C. 室温下,pH=1的CH3COOH溶液和pH=13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c(Na+)>c(CH3COO﹣)>c(OH﹣)>c(H+)

D. pH=4的0.1mol?LNaHC2O4溶液中c(HC2O4)>c(H)>c(H2C2O4)>c(C2O4) 12.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①NH4Cl ②(NH4)2Fe(SO4)2 ③(NH4)2SO4 ④CH3COONH4⑤NH4HSO4中,c(NH4+)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A. ②③①⑤④ B. ②③⑤①④ C. ⑤④①③② D. ②③①④⑤

13.在一定条件下,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将2 mol 气体M和3 mol N气体混合,发生如下反应:2M(g)+3N(g)

xQ(g)+3R(g),该反应达平衡时,生成2.4mol R,并测得Q的

﹣1

+

2﹣

-1

-1

+-2-

浓度为0.4 mol/L,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x值为2 B. 混合气体的密度增大

C. N的转化率为80% D. 混合气体平均摩尔质量不变,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平衡 14.某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3X(g)+Y(g)

2Z(g),若要使平衡时反应物总物质的量与

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相等,且用X、Y做反应物,则X、Y 的初始物质的量之比的范围应满足 ( ) A. 1<

n(X)n(X)2n(X)1n(X)2<3 B. << C. <<4 D. 1<<5 n(Y)n(Y)n(Y)n(Y)334-1

15.有4种混合溶液,分别由等体积0.1mol·L的2种溶液混合而成:①CH3COONa与HCl,②CH3COONa与NaOH,③CH3COONa与NaCl,④CH3COONa与NaHCO3。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pH:②>③>④>① B.c(CH3COO):②>④>③>① C.c(H):①>③>②>④ D.c(CH3COOH):①>④>③>②

- 3 -

16.在甲、乙、丙三个不同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料,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起始温度和起始体积相同):A2(g)+2B2(g)

容器 相关条件 反应物投料 反应物的转化率 反应的平衡常数K= c2(AB3)c(A2)?c2(B2)2AB3(g) ΔH<0,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甲 恒温恒容 1mol A2、2molB2 a甲 K甲 c甲 乙 绝热恒容 2molAB3 a乙 K乙 c乙 丙 恒温恒压 2mol AB3 a丙 K丙 c丙 平衡时AB3的浓度/mol·L-1 平衡时AB3的反应速率v甲 /mol·L·min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v甲=v丙 B. c乙< c丙 C. a甲 +a乙<1 D. K乙<K丙

-1-1v乙 v丙 17.常温度下,将Cl2缓慢通人水中至饱和,然后再滴加0.1mol/L的NaOH溶液,整个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已知d点所示的溶液中,钠元素与氯元素的物质的量相等,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a点时,已经滴入NaOH溶液 B.b点所示的溶液中,只存在两种分子

C.a、b、c、d四个点当中,d点水的电离程度最大 D.c点所示的溶液中,c(Na+)=c(Cl-)+c(HClO)

18.下列溶液中粒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0.1mol/LNaHCO3溶液与0.1mol/L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

c(Na)>c(CO3)>c(HCO3)>c(OH)

B.20ml0.1mol/LCH3COONa溶液与10ml0.1mol/LHCl溶液混合后呈酸性,所得溶液中:

c(CH3COO)>c(Cl)>c(CH3COOH)>c(H)

C.室温下,pH=2的盐酸与pH=12的氨水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

c(Cl)>c(H)>c(NH4)>c(OH)

D.0.1mol/LCH3COOH溶液与0.1mol/L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

- 4 -

2-

c(OH)>c(H)+c(CH3COOH)

19. 室温下,将0.10mol·L的盐酸滴入20.00mL0.10mol·L氨水中,溶液的pH和pOH随加入盐酸体积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已知pOH=-lgc(OH)。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1

-1

-+

A.M点所示溶液中c(NH4)+c(NH3·H2O)=c(Cl) B.N点所示溶液中c(NH4)

20.常温下,向1L1mol·L—1某一元酸HR溶液中滴加一元碱BOH溶液,混合溶液的

与p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M线表示 随pH的变化 B. BR溶液呈碱性

D. 常温下,0.1 mol·L—1NaR溶液的pH=10

C. 若温度升高,两条线均向上移动 二、填空题 1.(9分)

Ⅰ某小组利用H2C2O4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反应来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时,先分别量取两种溶液,然后倒入试管中迅速振荡混合均匀,开始计时,通过测定褪色所需时间来判断反应的快慢。该小组设计了如下方案。 实验编号 室温下,试管中所加试剂及其用量/mL 0.6mol/L H2O 0.2mol/LKMnO4溶液 3mol/L 室温下溶液颜色褪至无色所需时间/min - 5 -

辽宁省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辽宁省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期中阶段测试高二化学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试题满分:100分一、选择题(1-10题每题2分,11-20每题3分共50分)1.下列事实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A.500℃左右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NH3的反应B.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u9xt0xufz1x2cx44e354ncj33s24s019pn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