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台梭利语言教具—配对卡的设计与制作
珠海市机关第一幼儿园 张红 电子邮箱:zhanghong_zh01@163.com
【内容摘要】: 蒙台梭利语言教具是蒙台梭利教育在中国开展语言学习的一个盲点。我园在开展蒙台梭利的教育活动时,借鉴蒙台梭利教具的特色,我们制作了一系列的相关联图片的配对卡,丰富了蒙台梭利语言的教育环境,有效的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本文就蒙台梭利语言教具的制作谈谈自己的做法,和大家分享自己的经验。
【关键词】: 蒙台梭利 语言教具 制作配对卡
蒙台梭利教具,是由20世纪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创始人—玛丽亚·蒙台梭利依据其教育思想所发明设计。 蒙台梭利教具主要分6大领域,感官教育教具、数学教育教具、语言教育教具、科学文化教育教具、日常生活教育教具及音乐教育教具。
蒙台梭利教具最大的特点在于,孩子通过自主地操作教具,从中主动地获得大量感官经验及掌握不容易被理解的数理知识。蒙台梭利教具是依据孩子的年龄段而设计的,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适用不同的教具。在蒙台梭利教具中,最经典的教具为感官教育教具部分,例如:插座圆柱体、粉红塔、棕色梯、长棒等。蒙台梭利的语言教具部分的配置比较薄弱,特别是具有中国地域、文化、语言的蒙氏教具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创设中国化、园本化的蒙台梭利教育成为广大幼教工作者探索和发展蒙台梭利教育的一个趋势。
一、 蒙台梭利语言教具在应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蒙台梭利的教育环境中,蒙台梭利语言教具的数量相对较少,同时也是教师指导蒙氏工作的一个盲点。特别是小、中班的幼儿可使用、操作的材料更少,大部分的语言教具都需老师自制,投放到区域里。由于教师的教育水平、经验的不足,制作和投放的材料缺乏操作性、趣味性。幼儿喜欢蒙氏数学区的数棒游戏、感官区的粉红塔、生活区的倒水游戏等,语言区的材料缺乏游戏性、趣味性,因而无人问津。即使有个别幼儿到语言区,也只是观望一下,失望的离开。拿到材料的幼儿想要展开工作,也无法进行操作。材料目标要不是设定的难度过大,要不就是太简单,无法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和愿望。
是什么原因让孩子们对语言区的工作如此冷淡呢?如何激发幼儿积极参与到蒙氏环境中的语言活动?材料的设置成了我们教师首要的工作。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园在语言教具的设计和制作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突破,我们在语言区设置了一系列的语言教具—关联图片的配对卡,此项教具继承了蒙台梭利教具的特色,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知识经验,有目的的开展语言教育的延伸活动,受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二、 制作蒙台梭利语言教具的意义。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语言目标中提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对作品的体验和了解。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法,引导幼儿对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书写技能。”蒙台梭利语言教具的研发与应用,是培养幼儿前阅读的有效途径,通过大量图文并茂的图片卡片,帮助幼儿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对幼儿的思维、语言、想象、个性、习惯等方面进行综合培养。研究发现,3—8岁是人的阅读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儿童需要养成阅读的习惯,形成自主阅读的能力,在阅读学习过程中逐渐能够独立思考。尽早阅读是儿童智力开发的关键,也是启迪至十月智慧大门的“金钥匙”。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最好的刺激时对学习材料发生兴趣,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重要的主观原因。良好的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自觉动力。”幼儿期是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关键期,配对卡的操作练习是幼儿阅读学习活动的一种方式。内容丰富、图片精美、游戏性、趣味性、操作性强的配对卡有效激发幼儿语言阅读活动的兴趣。
三、 蒙台梭利语言教具——配对卡的设计与制作要求
实践证明,语言教具——配对卡的游戏是幼儿非常喜欢,而且经常反复操作的工作。配对卡是对几组精美的图片进行配对、对应、序列和分类,也就是将一些特性完全相同的物体做成图片,配成一对。配对卡有两联配对、也有三联配对、有空间位置的配对、也有序列位置的配对。通过配对卡的练习可以让幼儿了解“同值性”的意义,当儿童将相同或相等的物体配对成功时,他将学习到这两种物体具有相同的数值或是内容。通俗的讲就是将相关联的图片根据目标进行配对。如影子与人物的配对,就是根据各种人物的动作判断对应的影子,其目标就是观察人物的动作与外形特点,并且进行正确的配对。教师进行配对卡的设计与制作时,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一)教师要深入了解蒙台梭利教具的特色。教师只有深入理解蒙台梭利教育的理念、掌握蒙台梭利教具的特色,才能制作出符合蒙台梭利环境的语言教具。 1. 蒙氏教具不选用五彩杂陈的色泽,以朴实、干净的色调为主。因为它具有教育意义,所以通常用单色调,突显真正的教育目标,也就是具孤立的特性。例如:粉红塔的十块木头全部都是粉红色。
2. 由于教具的最重要目标,是为符合儿童的内在需要,所以在大小、尺寸上,只以儿童的能力为考虑范围,例如:粉红塔最大的一块,孩子也可以搬得动。
3. 每项教具都有能够吸引小孩子的因素, 例如粉红塔木头的重量、颜色;或者勺豆子时,豆子沙沙的声音。
4. 教具的设计, 以供给一个人操作为主要考虑目标。
5. 每项教具的单独和联合使用, 都有其步骤和顺序才能完成。而且不管在设计上或者在使用方法上,都是由简单到复杂,其主要目的是增减培养孩子了解步骤,重视秩序,并间接地培养其“内在纪律”。
6. 每样教具都具有直接与间接的教育目的。
7. 在设计上,具有控制错误的特性, 可以使小朋友自行发现错误、而能自行改正。
8. 由步骤、 秩序中培养孩子的逻辑习性和推理的能力。
(二)配对卡的制作方法与步骤 1. 确定配对卡的内容与教育目标。 教师要了解班上孩子的发展水平,根据每个年龄段的孩子认知发展的特点、经验确定材料的内容和目标。如小班幼儿以具体、形象、直接联系意义的图片进行配对。如人物与影子配对、实物与图片的配对、整体与部分的配对、动物与食物的配对、人物与服饰的配对、运动与器械的配对等等,与幼儿日常生活经验联系非常紧密的内容容易被孩子发现并且接受;到了中班可以进行反义词的配对、人物表情的配对、物体的种类与功能的配对、交通标志的配对、安全符号与情景的配对、故事插图与封面的配对等等,到了大班就可以出现情景发展顺序的配对、图片与文字的配对、象形文字的配对、名字与人物的配对、笔画的配对、拼音字卡的配对、英语单词的组合与配对等等内容。如大班借鉴图画书《阿罗房间要挂画》制作配对卡,将阿罗画画的顺序做一个排序。从阿罗开始画画,画出一条线、一间房子、一个小镇、森林和群山、小路组成阿罗的一幅画,画面由少到多,逐步增加,一步一步变化的过程就是幼儿自己观察、发现阿罗画画的过程。配上文字卡片加以说明,帮助幼儿理解画面的内容。如卡片一:阿罗想在墙上挂一张画;卡片二:他用彩色铅笔画了一幢房子;卡片三:房子越来越越多,看上去是个很遥远的小镇;卡片四:小镇被森林和群山环抱着;卡片五:还有一条看不到尽头的路;卡片六:他想,在月光下看起来一定更漂亮;卡片七:于是,他就走进画里,画了一个月亮;卡片八:“啊,我是一个巨人啊”!大班的幼儿部分对文字的认识逐渐丰富,幼儿可以借鉴文字找对应的图片,也可以将图片排好找对应的文字,二者可以相互转换。
2. 配对卡的图案与色彩要求。 从形象上看,幼儿比较喜欢卡通的图片造型;从画面上看幼儿喜欢轮廓分明、线条流畅、颜色鲜艳、构图简单、表情夸张与变形的图片,图片的外形富于幼儿的情趣、易于幼儿理解的水平、有动感和节奏感,给人以明快、艳丽的感觉也是幼儿接受的关键。
3. 配对卡的文字设置。
要求配对卡里的语言文字简练、准确,到位,句子要完整、规范,易于幼儿从口头语言到书面语言过渡。如小班的配对材料“小宝宝找妈妈”,是介绍卵生的小动物和它们的妈妈之间的关系,幼儿可以进行问句练习:如“我的妈妈在哪里”?“谁是我的妈妈”?也可以学习肯定句:“我是鸡宝宝的妈妈、我是鸭宝宝的妈妈”等等,巩固、加强幼儿句式的练习。
4. 配对卡的背景要求。
制作的配对卡背景都比较单一,符合蒙氏教育颜色单一的要求,主要有白色、浅灰、浅黄、浅绿,以此更加突出卡片主题的角色特点和风格。
5. 配对卡的数量要求。
蒙台梭利教具对数量也有一定的要求,一般来说七组至10组为一套完整的配对卡。小班幼儿以七组的量比较合适。中大班幼儿可以增加两到三组的图片,过多或是过少都会影响幼儿的操作和使用的效果。
6. 配对卡制作的工具与要求。
配对卡的材料选择以经济、方便取得的素材为主,不同的材质通常给人的感觉不同。常用的材质有名片纸(打印图片)和珍珠板(配对卡的底板)。其中名片纸的打印效果比较理想,打印的图片画面颜色艳丽。如果是普通的A4纸,
用喷墨打印机打印的图片画面会模糊。照片打印出来贴在珍珠板上,幼儿拿起来比较有手感。珍珠板的颜色也根据配对的要求分成两种或是三种颜色,一种颜色代表一类图卡的性质,如运动员、运动器械、运动环境的配对,分别选择浅色的红、黄、蓝三种颜色做珍珠板的底板颜色,方便幼儿分类取放。橡皮筋是幼儿收拾卡片的工具,一类卡片用橡皮筋套在一起,放在托盘里,不会散乱、丢失。除此以外,收集的图片需要进行处理,需要运用多媒体的光影魔术手或是PHOTOSHOP进行图像的处理,把图片做出自己需要的尺寸,还可以改变一些图片的结构和内容。
7. 制作配对卡的尺寸要求。
配对卡由照片和珍珠板两种材料制作而成。照片的尺寸比珍珠板的尺寸小一些,一般是6×9cm,珍珠板的尺寸一般是7×10cm。配对卡的尺寸大小会影响幼儿的操作,卡片大了小朋友的小手拿起来不方便,摆放也占位置。 8. 配对卡的操作与使用效果。
蒙氏语言教具——配对卡的游戏受到小朋友的喜爱和积极的参与。每次的蒙氏工作,语言区幼儿工作的情景都非常让我们感动。孩子们一遍一遍的摆放、配对、观察、发现,他们对图卡的喜爱超乎我们的想象,他们高度的专注力、认真的工作精神吸引了更多的孩子。语言区发挥了蒙氏教具有效的教育功能,受到家长、观摩老师的高度关注。配对卡的制作丰富了蒙台梭利的教育环境,提升了我园蒙台梭利教育的质量,同时也丰富了幼儿语言活动的形式,培养了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
制作一套完整的语言教具——配对卡的材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从内容的确定、图片的选择、制作、处理到投放,一组组小小的卡片倾注了老师和家长的智慧和汗水。
做为蒙氏教师,我们一方面自己开发、制作蒙氏教具,另一方面,我们也带动、影响、指导家长参与到语言教具的制作过程当中。班上的语言教具材料的制作大部分是家长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家长们看到自己制作的材料受到孩子们的喜爱,看到孩子们投入的工作、专注的态度,都感到无比的骄傲和欣慰。通过制作活动,家长也体会到老师工作的难度,更加主动、积极参与到班级蒙氏环境材料的制作过程中。
作为蒙氏教师,我们首先必须具备的品质就是像蒙台梭利一样热爱儿童、尊重儿童、关心儿童的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继承和发扬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有效创造蒙台梭利教育的环境,切实发挥蒙台梭利教育的功能,做一个合格的蒙氏教师。
参考文献:
1、蒙台梭利蒙特梭利儿童教育手册[意]玛丽亚·蒙台梭利著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部分配对卡展示
鞋子与人物配对
球类器械与人物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