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第2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同步练习-人教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高一地理人教版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同步练习

(答题时间:25分钟)

1、形成由赤道向两极分异规律的基础条件是( ) A、水分 B、热量 海陆差异

2、由赤道向两极分异规律( ) A、随纬度变化而变化 C、东西方向变化

3、下列地理环境中,属于由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的是( ) A、云贵地区的喀斯特地形

B、塔里木盆地的绿洲 D、加拿大的亚寒带针叶林

B、沿纬线方向更替 D、南北方向延伸

C、地貌

D、

C、青藏高原上的高山植物区

4、由于海陆分布形成的分异( ) A、主要因素是温度,其次是水分 C、沿经线方向更替

5、我国内蒙古高原的自然带,自西向东呈现出荒漠→草原荒漠→森林草原的更替,其自然带的分布规律是( )

A、由沿海向内陆的分异 C、由赤道向两极的分异

6、下列山地中垂直自然带谱最丰富的是( ) A、富士山

7、自然带呈明显带状分布,且南北对称的是( ) A、亚欧大陆

B、在中纬度最为明显 D、越是干旱地区越明显

B、沿纬度变化方向上的分异 D、非地带性分布

B、乞力马扎罗山 C、勃朗峰 D、泰山

B、北美大陆 C、非洲大陆

D、南美大陆

8、以下地理现象属于地带性现象的是( ) ①尼罗河绿色走廊 ②一山有四季 丰富

④我国江南地区的红壤

⑤非洲没有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③南岭山区有色金属矿产

的分布

A、①②

B、④

C、③⑤

②④

9、下列分异规律是以水分为基础的是( ) A、沿京九铁路坐火车沿途看到植被景观的变化

B、在同一海拔高度上珠穆朗玛峰南北植被不同 C、坐火车从乌鲁木齐到连云港看见植被景观的变化 D、珠穆朗玛峰从山麓到山顶自然带有明显的更替变化

10、下列山地中,自然带最复杂的是( ) A、天山山脉

B、秦岭 C、乞力马扎罗山

D、阿尔卑斯山

11、下列关于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树绿化可以调节局部小气候

B、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与植被遭严重破坏有关 C、我国西北地区干旱的气候导致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少 D、陆地环境各要素是独立发展的

12、北纬20度纬线穿过的世界陆地自然带中,面积最大的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热带雨林带

C、热带荒漠带

D、热带草原带

13、关于自然带分布的正确叙述是( )

D、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是在水分条件下形成的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是以水分为基础的,同时也受到温度条件的影响

C、地形高低起伏是非地带性因素,所以自然带的垂直分布是非地带性规律 D、各自然带之间都以明显的界线分开

14、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分布在( ) A、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部 B、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部 C、南北纬35°~50°之间的大陆东部 D、南北纬50°~70°之间的广大地区

15、南半球缺少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这是(A、纬度方向上的地域分异规律

B、因海陆分布造成的非地带性分布现象 C、经度方向上的地域分异规律 D、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试题答案】

1、解析:形成由赤道向两极分异的原因是由于太阳辐射在各纬度分布不均导致的热量差异。答案:B

2、解析:由赤道向两极的分异沿纬线方向(东西)延伸,沿纬度变化方向(南北)更替。

答案:A

3、解析:由赤道向两极分异的成因与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有关,因此选D。 答案:D

4、解析:由于海陆分布的影响,造成干湿度差异,这种分异以水分为基础,与热量也有一定关系,此种分异沿经线方向延伸,经度方向更替。

答案:B

5、解析:我国内蒙古高原自西向东更替的自然带,是受海陆分布的影响形成的分异,它是沿着经度变化的方向更替的。

答案:A

6、解析:低纬度较高海拔山地垂直自然带谱丰富。乞力马扎罗山位于非洲赤道附近,是非洲最高峰。

答案:B

7、解析:认真阅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图可得出结论。并联系世界气候分布和非洲大陆的位置——赤道从中部穿过,不难理解。

答案:C

8、解析:分析此题应明确地带性现象一般是与水分、热量等条件及其变化密切相关的。

答案:D

9、解析:以水分为基础的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表现出来在东西方向上的变化更替。

答案:C

10、解析:高山地区,从山麓到山顶由于水热状况的变化,其自然带随高度不同而有规律的变化。垂直方向上自然带的变化有着由赤道向两极水平方向的规律。山地垂直自然带谱的多少,自然带的复杂程度,主要看两个方面:一是纬度高低;二是海拔高低。一般情况下,纬度越低,海拔越高的山地自然带越复杂,

题目中给出的几座山地中,从纬度与海拔高低两方面看,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附近,纬度最低,海拔最高,是非洲的最高峰,故其自然带最复杂。

答案:C

11、解析:注意本题要求选择错误的选项。陆地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

答案:D

12、解析:北纬20°附近为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多为热带沙漠气候,对应自然带应为热带荒漠带。

答案:C

13、解析:此题考查了陆地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解答本题要明确各种分异规律都以什么条件为基础,并注意各种规律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答案:B 14、A

15、解析:北半球高纬度的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呈东西延伸、南北交替的现象十分明显,而南半球的相同纬度绝大部分是海洋,几乎无陆地的分布,因而没有苔原带和针叶林带的分布,属于受海陆分布造成的非地带性现象。

答案:B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第2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同步练习-人教版

高一地理人教版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同步练习(答题时间:25分钟)1、形成由赤道向两极分异规律的基础条件是()A、水分B、热量海陆差异2、由赤道向两极分异规律()A、随纬度变化而变化C、东西方向变化3、下列地理环境中,属于由赤道向两极的分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u62s089ah3fre38hic91cf865brly010m3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