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新教材】辽宁省丹东七中八年级数学上册《解二元一次方程组(1)》教案 北师大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总课时:8课时

第2课时:7、2解二元一次方程组(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过程与方法:了解 “消元”思想,初步体会数学研究中“化未知为已知”的化归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过程,化未知为已知,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教学难点

在解题过程中体会“消元”思想和“化未知为已知”的化归思想.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情境引入(5分钟,学生理解题意,小组讨论解决方案)

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回忆上一节课讨论的“买门票”问题,想一想当时是怎么获得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

?x?y?8,设他们中有x个成人,y个儿童,我们得到了方程组?成人和儿童到底去了多少人

5x?3y?34.??x?5,呢?在上一节课的“做一做”中,我们通过检验?是不是方程x+y=8和方程5x+3y=34的解,从

y?3??x?5,而得知这个解既是x+y=8的解,也是5x+3y=34的解,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定义,得出??y?3?x?y?8,是方程组?的解.所以成人和儿童分别去了5人和3人.

?5x?3y?34提出问题:每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的解都有无数多个,而方程组的解是方程组中各个方程的公共解,前面的方法中却好我们找到了这个公共解,但如果数据不巧,这可没那么容易,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获得任意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呢?

第二环节:探索新知(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方程中的数量关系,找到方法)

内容:回顾七年级第一学期学习的一元一次方程,是不是也曾碰到过类似的问题,能否利用一元一次方程求解该问题? (由学生独立思考解决,教师注意指导学生规范表达)

解:设去了x个成人,则去了(8-x)个儿童,根据题意,得:

5x+3(8-x)=34. 解得:x=5.

用心 爱心 专心

1

将x=5代入8-x=8-5=3.

答:去了5个成人, 3个儿童.

在学生解决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列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列一元一次方程设未知数有何不同?列出的方程和方程组又有何联系?对你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有何启示?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在学生充分思考的前提下,进行小组讨论,在此基础上由学生代表回答,老师适时地引导与补充,力求通过学生观察、思考与讨论后能得出以下的一些要点.)

1.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设有两个未知数:x个成人, y个儿童.列一元一次方程只设了一个未知数:

x个成人,儿童去的个数通过去的总人数与去的成人数相比较,得出(8-x)个.因此y应该等于(8-x).而由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个方程x+y=8,根据等式的性质可以推出y=8-x.

2.发现一元一次方程中5x+3(8-x)=34与方程组中的第二个方程5x+3y=34相类似,只需把5x+3y=34中的“y”用“(8-x)”代替就转化成了一元一次方程.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便可寻求到解决新问题的方法——即将新知识(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旧知识(一元一次方程)便可.

(由学生来回答)上一节课我们就已知道方程组中相同的字母表示的是同一个未知量.所以将

?x?y?8,①中的①变形,得y=8-x ③,我们把y=8-x代入方程②,即将②中的y用(8-x)?5x?3y?34②?代替,这样就有5x+3(8-x)=34.“二元”化成“一元”.

教师总结:同学们很善于思考.这就是我们在数学研究中经常用到的“化未知为已知”的化归思想,通过它使问题得到完美解决.下面我们完整地解一下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

(教师把解答的详细过程板书在黑板上,并要求学生一起来完成) 解:??x?y?8,①?5x?3y?34.②

由①得:y?8?x. ③ 将③代入②得:

5x?3?8?x??34.

解得:x?5.

把x?5代入③得:y?3.

?x?5,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

y?3.?

用心 爱心 专心

2

(提醒学生进行检验,即把求出的解代入原方程组,必然使原方程组中的每个方程都同时成立,如不成立,则可知解有问题)

下面我们试着用这种方法来解答上一节的“谁的包裹多”的问题.

(放手让学生用已经获取的经验去解决新的问题,由学生自己完成,让两个学生在黑板上规范的板书,教师巡视: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并适时的加以辅导,以期学生在解答的过程中领会“代入消元法”的真实含义和“化归”的数学思想.) 第三环节:巩固新知(10分钟,教师演示,学生理解、识记)

内容:

1例 解下列方程组: (1) ??3x?2y?14,①?x?y?3;② (2)??2x?3y?16,①?x?4y?13.②

(根据学生的情况可以选择学生自己完成或教师指导完成) (1)解:将②代入①,得:3?y?3??2y?14. 解得:y?1.

把y?1代入②,得:x?4.

?x?4,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

y?1.? (2)由②,得:x?13?4y. ③ 将③代入①,得:2?13?4y??3y?16. 解得:y?2.

将y=2代入③,得:x?5.

?x?5,

所以原方程组的解是?

y?2.?

(⑵题需先进行恒等变形,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与交流获得求解,在求解过程中学生消元的具体方法可能不同,所以教学中不必强求解答过程的统一,但要提出如何选择将哪个方程恒等变形、消去哪个未知数能使运算较为简单.让学生在解题中进行思考)

(教师在解完后要引导学生再次就解出的结果进行思考,判断它们是否是原方程组的解.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方程组解的含义以及学会检验方程组解的方法.)

2思考总结:(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生与生、师与生之间的相互补充与评价,并提出下

用心 爱心 专心

3

【新教材】辽宁省丹东七中八年级数学上册《解二元一次方程组(1)》教案 北师大版

总课时:8课时第2课时:7、2解二元一次方程组(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会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过程与方法:了解“消元”思想,初步体会数学研究中“化未知为已知”的化归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过程,化未知为已知,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用代入消元法解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u60a9t7nv9nplx1m54t1j03v4iv5u00ap4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