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胜脉经讲课录
第一节 三首脉歌
脉诊不好学,但是,只要背熟我总结出的以下三首脉歌,并明白了他们的含义,就可以领略到脉诊的精髓,走进脉诊的大门。
这三首脉歌就是: 八要脉歌
浮脉皮上求 沉脉肉里头 数脉跳的快 迟脉慢悠悠 虚脉应无力 实脉力撞手 长脉超尺寸 短脉关中凑 相近脉
浮洪濡芤革散连 沉伏牢弱五千钱 迟结涩缓脉难行 数动疾促分实寒 虚细微代或见短 实紧长滑指下弦 六纲总领莫相忘 相近相似脉勾玄 相反脉
浮沉迟数正相反 虚实促结也难缠 洪细滑涩莫相论 缓疾长短更无缘
再强调一遍:只要背熟了上面三首脉歌,并明白了他们的含义,就等于踏进了中医脉诊的大门。
第三节 浮脉
什么是浮脉呢,(凡引用经典著作中的原话,均用粗体隶书字标出,以示尊重。对于总结的文字用稍大一号的宋体字,以引起注意)。
“八要脉歌”里说:“浮脉皮上求”,意思就是说当我们诊脉时,我们所用的食指、中指、无名指轻轻放到病人所对应的“寸、关、尺”的部位上,如果哪个手指下能清晰的感觉到脉搏跳动,那么,这个手指下就很可能是“浮脉”。
我上面说的“食指、中指、无名指轻轻放到病人所对应的“寸、关、尺”的部位上“,那么怎样才算“轻轻”呢,
我们在讲“三部九候”的时候,曾经讲过,“在诊脉时轻轻按压,称为浮取。再加一点劲,称为中取。使劲按至骨上,称为沉取”。这里面,“浮取”就是要得到“浮脉”。“中取”的到的就是“沉脉”。而“沉取”则是取“伏脉”
这里面说的“轻轻”,是个什么样的力道呢,医者体力不一样,患者体质不一样,这个人说的轻,到那个人就可能说成重。有没有统一的标准呢,
在《王叔和脉经》里面,对摸脉的轻重是这样描述的:
“脉有轻重,何谓也,然:初持脉如三菽之重,与皮毛相得者,肺部也。如六菽之重,与血脉相得者,心部也。如九菽之重,与肌肉相得者,脾部也。如十二菽之重,与筋平者,肝部也。按之至骨,举之来疾者,肾部也。故曰轻重也”。
这段文字翻译成现代的白话就是:“医生诊脉必须用轻重不同的力量,怎么说呢,是这样:刚开始诊脉时手指的力量要象三粒豆子的重量,在接触到病人的皮肤时就能感觉到病人的脉象,主肺部的疾病。手指用六颗豆子的力量,是压到血脉,主心的信息。如果手指用九颗豆子的压力,是压到肌肉而得到的脉象,主是脾的信息。如果手指用十二颗豆子的压力,与筋相平而得到的脉象,主肝部的信息。如果按到了骨上,稍抬手就感到脉来迅速,主肾的脉象。 industrial transfer and sharing of regional features, construction of regional function centre. Transport to Yibin to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engine and its supporting ro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evelopment, radiation to
surrounding cities of Yibin is not strong, the advantage is not fully utilized, it must be by improving city
这段文字,是我们的老祖先在两千多年前的历史上首部脉学专著中,就形象的利用豆子的重量来形容摸脉应该所用的力量。但是,请注意,到了此时,可还没发展到“三部九候”,它每部总共用了五种力量,加上“上、中、下”三部,总共是“三部十五候”。但是,它很形象的说出了摸脉所用力道的具体数值。
而近几百年来,经过很多先贤的努力,将“上、中、下三部十五候”,简化为独取腕部寸口部位的寸、关、尺三部,每部只用三种力道,而形成了今天的“三部九候”。 “三部九候”所用力道的第一候,即浮取时“力量要象三粒豆子的重量,在接触到病人的皮肤时就能感觉到病人的脉象”,即是当今的“浮脉”。而中取,手指用十二颗豆子的压力即是当今的“沉脉“。手指用到了十五颗豆子的压力,就是现代的伏取,脉所号的是“伏脉”。 可参见《中医诊断学》教材中:“寸口的寸关尺三部:以挠骨茎突为准,其梢为内侧部位为关,关前(腕端)为寸,关后(肘端)为尺。两手各有寸关尺三部,共六部脉。每手寸关尺又有浮中沉(举寻按)三种指力(三候),三三为九,故为寸口诊法的三部九候。
三部者,寸、关、尺也;九候者,浮、中、沉也,此与遍诊法的三部九候名同实异。 “三部九候”里有个名词要说明一下。就是用三种力量时的名称。由于古书的版本不同,或因流派、传授不同,有的叫“浮、中、伏”,有的叫“浮、中、沉”,有的叫“举寻按”,到底我们应遵循哪种呢,实际我们应遵循哪种都没有关系,只不过是叫法不同,而实质就是在号脉时我们使用的上、中、下三种力道。本人为遵从老师的教诲,仍按“浮、中、伏”来讲授。 “三部九候”是现代约定俗成的一种号脉方法。几百年来,不管是中医学院的教材,还是流行的方脉书籍,以至中医晋级的考试,莫不以此为准。但是,“三部九候”的学说,是不是无懈可击了呢,我个人认为“三部九候”的学说,不管在理论还是实践上,都是一个自古错
到今的错误说法。但是,为了讲的明白,听的方便,我们还是把这个错误放到以后再讲,具体参见第三章“三部十二候”。
我们接着讲浮脉。
我们上面讲了如何定摸脉的部位、如何确定摸浮脉所用的力度,下面我们还要知道摸浮脉时的感觉。也就是说,什么感觉是浮脉。“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古为镜,那就让我们先看看古人和古书中是如何讲浮脉的。 《王叔和脉经》:浮脉,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翻译成现代的语言就是:(在摸脉时)寸、关、尺上的手指,如果梢向上抬,(也就是刚刚压在皮肤上),觉得脉跳动的很大,而使劲下按,脉跳动力量的反倒不如以前了。 《濒湖脉学》:浮脉法天,有轻清在上之象,在卦为干,在时为秋,在人为肺,又谓之毛。 意思是说,浮脉向天一样,有轻清的飘在空中的样子。如果按卦象来说,它是十天干与十二地支中的天干。按时令(节气)来说,为秋季的主脉。在人的身体上它对应肺脏,又可以说它对应皮毛。
《濒湖脉学》:〔体状诗〕浮脉惟从肉上行,如循榆荚似毛轻。三秋得令知无恙,久病逢之却可惊。
榆荚,榆树上生长的一种可食用的类似种子的东西,俗称榆钱。很轻。唐朝的诗人施肩吾曾作七言绝句《戏咏榆荚》:“风吹榆钱落如雨,绕林绕屋来不住。知尔不堪还酒家,漫教夷甫无行处”。诗中对自己不得志的无奈和抱怨我们不提,但是,从写景中我们也可以知道“榆荚”是很轻的,可以随风到处飘动。
《脉诀》言,寻之如太过,乃浮兼洪紧之象,非浮脉也。
意思是说:摸脉时如果感觉浮脉非常有力、那就是浮脉兼有洪脉和紧脉的脉象,不单单是浮脉了。
《四言举要》:浮脉法天,轻手可得,泛泛在上,如水漂木。
意思是说:在手腕上,浮脉就象自然界里的天一样,高高在上,轻轻一按就可以摸到,轻轻industrial transfer and sharing of regional features, construction of regional function centre. Transport to Yibin to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engine and its supporting ro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evelopment, radiation to surrounding cities of Yibin is not strong, the advantage is not fully utilized, it must be by improving city
的在肌肉的最上面,就象水中漂浮的木块一样(不用深入水中就可以摸到)。 《厘正按摩要术》浮(轻手着于皮肤之上而即见也。)主表,属腑,属阳。风邪六气,外因之病。有力为表实,无力为表虚,皆浮也。虚弱病久,临危时,脉亦无力而浮,为外感内伤之别。(《心法》)
浮而虚甚为散脉,主神离气脱。浮如葱管为芤脉,主亡血。浮如按鼓为革脉,主亡精。 浮而柔细为濡脉,主伤湿,又主血虚。浮而有力为洪脉,主呕胀,又主阳盛阴虚。浮而无力为虚脉,主血虚。(陈修园)
《中医诊断学教材》脉象:轻取即得,重按稍减而不空。主病,表证。 说明:浮脉主表,反映病邪在经络肌表。邪袭肌表,卫阳抵抗外邪,脉气鼓动于外,脉应指而浮。久病体虚脉浮大无力者不作外感论治。
对于《厘正按摩要术》和《中医诊断学教材》的论述,因为基本是白话文,我就不多讲了。 通过的这么多形象的论述,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浮脉就是医生在摸脉时,手指只用三颗豆子的重量压在病人的脉搏上,就可以最清楚的感觉到病人脉搏的跳动的脉象,就叫浮脉。
为什么我用了一个“最”字呢,就是说,如果你再用更大的劲,也就是用了三颗豆子以上的力道,反而觉得脉搏跳动的力量减少了,这就是浮脉的特点。
现在你已经知道了怎样摸脉,怎样断定病人是浮脉,学诊脉不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