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自信中夯实意识形态教育文化根基
摘 要:坚持文化自信既是理念又是指导思想,我们可以在不同的历史坐标中探寻到文化自信的根源,为大学生标示出文化自信的历史坐标图。高校作为文化育人的前沿阵地,应在新时代着力筑牢大学生文化自信,不断夯实意识形态教育文化根基,进而牢牢占据意识形态斗争高地,这是高校的历史责任担当。高校可以从增强文化育人的感染力、向心力、辐射力和感召力\四力合一\着手,综合推进文化育人,筑牢文化自信。 自信是指向未来的,它是基于自身的实践,内在形成对未来某种特定目标的合理与肯定的预期,带有潜在的价值选择倾向。我们对文化建设的未来持有肯定性判断就是文化自信。党的xx大以来,文化自信一再凸显,xxxx曾在多种场合、多个重要讲话中谈到文化自信,党的十九大报告也先后六次提到文化自信。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文化自信是对未来文化建设的生命力、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高度肯定和乐观态度。坚持文化自信,使我们在未来的文化发展中既能坚持传承与创新并行,又能在与多元文化的交流、交锋中坚持保有自身特色兼收并蓄。 在文化发展的历史坐标中探寻坚持文化自信的缘由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明,坚持文化自信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报告也明确了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它是\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
第 页码 页 / 总页数 总页数 页
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据此,文化自信的具体内容清楚而确定,文化自信也有了清晰的历史坐标,我们便可以循着历史的坐标去找寻坚持文化自信的缘由,把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历史坐标图标示出来。 1.优秀传统文化奠定了文化自信的深厚底蕴
人类历史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就是绵延了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它创造出博大精深、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不仅引导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而且也对人类的文明进步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这是我们十分突出的文化优势,也是我们必须坚守的基本文化立场。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血脉,是我貌有的精神家园,我们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延续着中华文化的基因,它丰厚的文化沃土更深深地滋养着中国的当代文化,使得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得以承续其优秀的血脉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也从优秀传统文化中继承无比丰厚的文化遗产,而文化遗产越丰厚,文化底蕴就越深厚,文化自信就越充分。我们完全有理由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奠定了坚持文化自信的深厚底蕴。
2.革命文化打造了文化自信的独特标识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探索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革命道路中,在争取民族独立的艰辛斗争中熔铸成以不屈不挠、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五四\精神、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等为代表的革命文化,在气吞山河的革命凯歌中奏响的是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爱国主义。中华民族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凝魂聚魄于革命文化中,它自带民族烙印从而标示出独特的道德高地和精神优势,
第 页码 页 / 总页数 总页数 页
因此,xxxx强调:\我们要发扬光荣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继续前进\。[3]
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奋斗过程中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文化成果,它凸显恪守信仰、奋斗不息、不忘初心的不懈追求,现已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不可或缺的优秀文化基因。鲜明昂扬的革命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独一无二的文化瑰宝,在世界文化中打造了我们文化自信的独特标识。 3.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供给了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
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中国成立后波澜壮阔的伟大建设与改革实践中,创造出以\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铁人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青藏铁路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它们表征的是伟大创造、忘我奋斗、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彰显的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本质、谱写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篇章。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在发展过程中成功实现中国本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度融合与创造性转化,发展了富有时代精神与创新意义的宝贵文化财富,实现对中华文化的时代性再造与创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形成与创造的过程中,坚守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立场,弘扬了广大人民群众认同的文化价值观念,凝聚中华民族共有的价值追求,代表着中国未来的文化发展方向,源源不断地供给我们坚持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我们完全有理由坚持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
第 页码 页 / 总页数 总页数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