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统编版2020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选练习题(3)新人教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练习题(3)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脂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B.脂质具有构成生物膜、调节代谢和储存能量等生物学功能 C.使用苏丹Ⅲ染液检测脂肪,预期显色结果是呈现橘黄色

D.脂肪氧化分解时提供的能量比等质量的糖类多,所以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答案:D 解析: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之一;脂质中的磷脂是生物膜的成分,固醇类激素具有调节代谢的作用,脂肪具有储能作用;用苏丹Ⅲ染液检测脂肪时呈现橘黄色;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2、代谢旺盛的细胞中不会出现的现象是( ) A.细胞内结合水含量增多 B.细胞核核膜上的核孔数目增多 C.细胞中线粒体数目增多 D.ATP和ADP相互转化速度加快

解析 细胞中的自由水与结合水可以相互转化,代谢旺盛的细胞中结合水可转化为自由水,因此,结合水比例应下降而不是上升。 答案 A

3、(2017·湖北十校联考)某实验小组研究化合物X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化合物X降低了淀粉酶的活性 B.曲线Ⅰ的实验作为对照实验

C.化合物X降低了淀粉水解反应的活化能 D.化合物X未影响淀粉酶催化的最适温度

解析 曲线Ⅱ的酶促反应速率较曲线Ⅰ低,而二者的区别是Ⅱ加入了化合物X,则可以推测化合物X降低了淀粉酶的活性,或化合物X升高了淀粉水解反应的活化能;从实验处理上看,曲线Ⅰ是对照实验,据图可知曲线Ⅰ、Ⅱ对应的最适温度相同。 答案 C

4、(2017·山东日照二模)用X射线处理某动物细胞,其结果不可能是( )

1

A.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会减少 B.刺激细胞产生更多的自由基 C.细胞中的蛋白质活性下降 D.使正常代谢活动受损而凋亡

解析 X射线处理某动物细胞,可能诱导基因突变,则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A正确;X射线处理某动物细胞,可能刺激细胞产生更多的自由基,导致细胞损伤、病变等,B正确;X射线会导致蛋白质变性,活性下降,C正确;用X射线处理某动物细胞,不会使得正常代谢活动受损而凋亡,应该是坏死,D错误。

答案 D

5、关于细胞衰老的特征,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内的水分减少,导致细胞萎缩、细胞新陈代谢的速率减慢 B.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C.细胞内的色素会随着细胞衰老而逐渐积累,从而影响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 D.细胞内呼吸速率减慢,细胞核的体积减小,染色质收缩

答案:D 解析:衰老的细胞呼吸速率减慢,细胞核的体积增大,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 6、(2016·大连重点中学联考)二倍体生物细胞正在进行着丝点分裂时,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中不一定存在同源染色体 B.着丝点分裂导致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 C.染色体DNA一定由母链和子链组成 D.着丝点分裂后,每条染色体DNA数量不变

解析 二倍体生物细胞正在进行着丝点分裂,说明该细胞正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或有丝分裂后期,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分离,因此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中不含有同源染色体,A正确;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B正确;由于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因此染色体DNA一定由一条母链和一条子链组成,C正确;着丝点分裂前,每条染色体上有2个DNA分子,着丝点分裂后,每条染色体上有1个DNA分子,因此每条染色体DNA数量发生改变,D错误。 答案 D

7、(2017·辽宁锦州质检)利用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处理某种生物,基因A突变为基因a,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碱基类似物通过改变核酸的碱基使基因A突变为基因a

2

B.基因A突变为基因a,两者的碱基对数目可能不同 C.与基因A比较,基因a的结构不一定改变

D.用紫外线再次处理该生物,基因a不一定突变为基因A 解析 基因突变一定会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 答案 C

8、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一定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而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分离定律发生在配子产生过程中,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中 C.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双杂合子自交后代不一定出现9∶3∶3∶1的分离比 D.多对等位基因遗传时,先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后发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解析 当一对相对性状分别受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这时双杂合子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可能出现9∶6∶1、12∶3∶1等分离比,这些比例中数字之和仍然为16,仍然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故A错误、C正确;两大定律均发生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B错误;在生物的遗传中两大定律同时发挥作用,故D错误。 答案 C

32

9、[2018·甘肃张掖一诊]将一个不含放射性同位素P标记的大肠杆菌(拟核DNA呈环状,共含有m个碱基,其中有a个胸腺嘧啶)放在含有P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检测到如图Ⅰ、Ⅱ两种类型的DNA(虚线表示含有放射性的脱氧核苷酸链)。下列有关该实验的结果预测与分析,正确的是( )

32

A.DNA第二次复制产生的子代DNA有Ⅰ、Ⅱ两种类型,比例为1∶3 B.DNA复制后分配到两个子细胞时,其上的基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C.复制n次需要胞嘧啶的数目是(2-1)

nm-a2

n+1

D.复制n次形成的放射性脱氧核苷酸单链数为2-2

答案:D 解析:由DNA的半保留复制方式可知,DNA第二次复制产生的子代DNA有Ⅰ、Ⅱ两种类型,比例为1∶1,A错误。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其基因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B错误。一个DNA分子中有m个碱基,a个胸腺嘧啶,则胞嘧啶有(m/2-a)个,复制n次需要胞

n嘧啶的数目是(m/2-a)·(2-1),C错误。无论复制多少次,子代DNA均只有两条链不含标

n+1

记,故复制n次形成的放射性脱氧核苷酸单链数为2-2,D正确。

10、(2017·改编题)如图细胞乙为胰岛B细胞,调节其分泌活动的信号分子有两个来源。细

3

统编版2020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选练习题(3)新人教版

练习题(3)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脂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B.脂质具有构成生物膜、调节代谢和储存能量等生物学功能C.使用苏丹Ⅲ染液检测脂肪,预期显色结果是呈现橘黄色D.脂肪氧化分解时提供的能量比等质量的糖类多,所以是主要的能源物质答案:D解析:胆固醇是动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tsrr0bopu37lyd0yjbf83hrt8bf1m008so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