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教学设计1 人教课标版(精美教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的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

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儒家思想的发展。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中国传统主流文化思想的演变》中的第课,主要讲述了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对儒学进行批判地继承,是儒学的新发展,是中国思想界的又一活跃时期。它上承宋明理学下启近代民主思想,同时又由于它与西方的文艺复兴几乎处于同一时期,故其思想与西方近代的思想也有着一定的联系。所以本课内容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三、学情分析

教学的对象是高二的学生,学生以前基本未学习过与本课内容相关的知识,知识面相对较窄,但经过高一的历史学习,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的价值判断能力和独立思考意识,有探究的渴望和信心。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掌握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的主要思想。结合当时时代特征,把握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脉络。 、过程与方法

()利用电教手段(投影、多媒体),为学生提供直观材料,学会史论结合学习历史。 ()通过分组讨论等形式对知识进行整合,探究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发展、演变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增强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自豪感,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感受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提倡个性”“批判专制”主张的思想价值,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人格。

五、重难点

、重点:“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进步思想主张。

、难点:探究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主张形成的原因与影响。 六、教学方法

本课主要以问题教学法为主,启发学生思考问题,通过图表演示法,培养学生读图分析的能力,同时采用指导阅读法、 合作探究法等活跃课堂气氛。 七、教学用具

采用制作课件的方式辅助教学 八、教学过程 导入设计 背景导入→

明清两朝,中国封建社会已经进入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并缓慢地发展,旧制度的衰落和新社会因素的产生,首先在思想界被敏感地反映出来。于是,在明清时期思想界里一批反对传统儒家思想,反对封建专制主义腐朽统治的思想家,便成为这一时期文化中新的潮流。他们批判继承了传统的儒学体系,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当时的盛况。

(多媒体课件打出课题)

第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推进新课 自主学习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列出本节内容提纲。 .李贽的离经叛道

.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批判 .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 .王夫之的唯物思想 问题情境:从教材的各目标题来看,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各自思想的重点是什么? 师生互动:李贽——离经叛道;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王夫之——唯物思想。 合作学习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问题情境: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具体主张有哪些?他们的思想有哪些相同点,又有哪些不同点?

自主学习:李贽思想——挑战正统思想,批判道学家说教:人有正当的私欲,人伦物理。 问题:教材介绍李贽用了一个词:离经叛道。请问李贽“离什么经,叛什么道”?他曾称自己为“异端”,他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异端”思想? 多媒体展示材料:“经”与“道”

材料一 道学家一般指儒学中以正统自居的那些学者。唐朝时韩愈提出“道统论”,宣扬只有儒家的“先王之道”和“仁义之道”才是正统思想,以此树立儒学在社会政治上的领导地位,并用来规范一切政治和道德行为。北宋以后,这种道统思想被理学家鼓吹成神圣不可侵犯的经典理论,一些貌似圣贤而实际品行恶劣之人以此为幌子,为自己涂脂抹粉。由此,正直的学者就揭露他们的伪装面目。 材料二 孔子晚年对《诗》《礼》《书》《易》《乐》《春秋》进行了整理,是为“六经”,即儒家的经典,对发展儒家文化、繁荣学术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师生互动:说李贽离经叛道,主要是指他的思想背离了传统儒学的正统。产生这样的思想与他的经历有关。

李贽生活在明朝后期,号卓吾,福建泉州人。受教于王学的泰州学派。青年时代生活困乏,到处奔波。中年后做过多年小官,感受到明末社会的黑暗和官场的腐败。晚年毅然辞官,专事著述和讲学。后被明政府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迫害致死,著作被列为禁书。 正是这样的生活经历,形成了李贽“离经叛道”的不羁性格。

李贽生活经历的三步:年少时的求学经历,中年时的做官经历,晚年的入狱迫害致死经历。而前两点经历都直接影响着李贽“离经叛道”性格的形成。 李贽将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其思想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李贽对自己的思想影响、处境有较为清醒的认识。明知道会被毁禁,但还要著述,明知道这样坚持,会命运多舛,但他还是宣讲,他以死表达了他的信念。

自主学习:黄宗羲思想——抨击君主专制,提出民主思想:“天下为主,君为客”,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

自主学习:顾炎武思想——倡导经世致用:实践中求真知,解决国计民生问题。

自主学习:王夫之思想——唯物思想:事物是客观存在的实体;辩证思想:物质变化、运动,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多媒体展示材料: 黄宗羲(~),当时人尊称梨洲先生 顾炎武(~),当时人尊称亭林先生 王夫之(~),当时人尊称船山先生 合作探究:经世致用

多媒体展示材料:

材料一 明清之际,政局动荡,统治腐败,百姓生活十分困苦。士人们提出了种种拯救时弊的主张。针对明末地主豪强兼并土地、赋税不均的情况,顾炎武主张把耕地按肥瘠高下分为几等,定出不同的税则来征收赋税,以减轻下层人民的负担。王夫之揭露贪官污吏盘剥人民、鱼肉百姓的劣迹,提出“严以治吏,宽以养民”,要求严惩贪官污吏,对百姓则应该疏法宽刑,减免赋役。

材料二 顾炎武提出要因地制宜,振兴工商业。主张在雁南、雁北发展纺织业,在西北山泽地区开矿产,在东南沿海通市舶,发展海外贸易。王夫之大力鼓吹“大贾富民者,国之司命(掌握国家命脉)也”。

材料三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明夷待访录·财计三》 请完成:

()三位思想家主张经世致用,何谓经世致用? ()他们是针对怎样的时弊而提出的? ()经世致用思潮产生了什么影响? 师生互动:合作探讨、补充。

()经世致用是中国古代逐渐形成的一种提倡研究当前社会政治、经济等实际问题,要求经书研究与当时社会的迫切问题联系起来,并从中提出解决重大问题方案的治学方法,又称经世致用之学。其特点是以史为鉴,学术研究和现实结合,以解释古代典籍为手段,从中发挥自己的社会政治见解,并用于社会改革。

()顾炎武经世致用的观点有:择情定税,减轻人民负担;因地制宜,振兴工商业。针对的时弊是地主豪强兼并土地、赋税不均和重农抑商的政策和观念。王夫之经世致用的观点有:严以吏治,宽以养民。针对的时弊是贪官污吏盘剥人民、鱼肉百姓。黄宗羲经世致用的观点有:工商皆本。针对的时弊是重农抑商的政策和观念已经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

()它有两方面的影响:①实事求是、博学考据的治学方法开清代考证学术之风气。②立足现实、学以致用的观念为后世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源泉。

总结:经世致用本质上是一种务实,是一种责任感,也是一种身体力行的体现。它反映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代代相承的一种普世关怀的情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多媒体展示材料: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问题情境:依据引言部分,分析四位思想家对待理学的态度,他们是怎样从不同的角度批判理学的?

(从经世致用思想、唯物辩证思想来分析对待理学的态度很难,应适当补充材料) 多媒体展示材料:经世致用与理学

材料一 他(黄宗羲)揭露明代中叶以来讲学的流弊说:“明人讲学,袭语录之糟粕,不以六经为根柢,束书而从事于游谈。”

材料二 刘石乱华,本于清谈之流祸,人人知之。孰知今日之清谈,有甚于前代者。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

(理学)“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弄得“股肱堕而百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 ——《日知录》卷,《夫子之言性与天道》

材料三 王夫之发展了古代朴素的唯物思想。他认为:“尽天地之间,无不是气,即无不是理也”,“气”是物质实体,“理”是客观规律,即物质是普遍存在的,客观规律也是普遍存在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教学设计1 人教课标版(精美教案)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的教学设计一、课程标准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儒家思想的发展。二、教材分析本课是《中国传统主流文化思想的演变》中的第课,主要讲述了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对儒学进行批判地继承,是儒学的新发展,是中国思想界的又一活跃时期。它上承宋明理学下启近代民主思想,同时又由于它与西方的文艺复兴几乎处于同一时期,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tlgp3bf2g4m0xd0pw4b4c2db011p100m8f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