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活动:《认识椭圆形》
王秀红
【摘 要】设计思路:幼儿在小班已经对圆形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看到椭圆形能够说出名称,但对于其特征不是很了解;在生活中经常能够接触到椭圆形的物体;幼儿比较、观察的能力进一步提高,能够尝试用完整的语言进行讲述。认识椭圆形是在与圆形对比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动手操作、比较获得体验,感知到两者的区别。在操作活动中找椭圆形,进一步巩固对椭圆形的认识,发展幼儿的观察、思维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期刊名称】《教育实践与研究:幼教版(C)》 【年(卷),期】2016(000)002 【总页数】3
【关键词】椭圆形;圆形;操作活动;生活中的应用 设计思路:
幼儿在小班已经对圆形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看到椭圆形能够说出名称,但对于其特征不是很了解;在生活中经常能够接触到椭圆形的物体;幼儿比较、观察的能力进一步提高,能够尝试用完整的语言进行讲述。认识椭圆形是在与圆形对比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动手操作、比较获得体验,感知到两者的区别。在操作活动中找椭圆形,进一步巩固对椭圆形的认识,发展幼儿的观察、思维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目标:
1.认识椭圆形,感知椭圆形特征,知道椭圆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2.体验操作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圆形、椭圆形卡片每人各一份。 3.画有椭圆形的A4纸、蜡笔每人一份。 活动重点:认识椭圆形。 活动难点:知道椭圆形的特征。 活动过程:
一、欣赏故事《圆圆购物》
小朋友们,今天我想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在讲故事之后我想请小朋友回答几个问题,好吗? (一)提出问题
好,请小朋友先听好我提出的问题:(1)故事中的圆圆是什么形状?(2)圆圆被压扁后变成了什么形状?(重复问题)听清楚了吗?好请小朋友一边看屏幕,一边听故事,同时在心里想着我提出的问题。好吗?
(自我评析:故事是我们班幼儿最喜欢的,但幼儿对故事的侧重点不尽相同。把问题放在故事之前,主要是为提高幼儿注意力,以免故事听完后注意力分散。提前给出问题,使幼儿带着问题听故事,也就是提醒幼儿有侧重点地听故事。) (二)播放故事ppt (三)认识椭圆形
师:故事听完了,现在请小朋友回答问题。 1.故事中的圆圆是什么形状? 幼儿齐答:圆圆是圆形
师肯定幼儿回答,并提出第二个问题:圆圆被压扁后变成了什么形状?幼儿1:还是圆形,就是有点扁; 幼儿2:就是扁圆形
2.出示椭圆性图片及字卡,认识椭圆形。
师:看来小朋友们都知道圆圆被压扁了就不能再叫圆形了,那它叫什么呢? 教师拿出字卡展示给幼儿:它叫椭圆形,小朋友一起和它打招呼吧! 幼儿纷纷和椭圆形打招呼:你好,椭圆形。
(自我评析:通过故事,使幼儿知道了被压变形的圆形就不再是圆形了,初步了解椭圆形是变了形的圆形。)
二、感知椭圆形,知道椭圆形特征
(一)观察图片,感知椭圆形与其他图形外形的不同
1.师:小朋友都知道了他是椭圆形,那如果我把椭圆形和其他图形放一起你能区分出来吗?幼儿回答:能。
师:那我们来试一试好吗?我这有一些操作袋,现在发给小朋友每人一个,小朋友在拿到操作袋后仔细看一看,操作袋内都有什么,然后举手告诉我。 幼儿查看操作袋,然后举手回答问题(操作袋里有三角形、圆形、椭圆形、正方形、长方形)
2.把椭圆形与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进行比较,发现椭圆形的特征。 幼儿自由比较、讨论。
幼1:看,我这里有好多图形。
幼2:我也有,我还有椭圆形,还有圆形呢,看圆圆压扁了,就变成椭圆形了。 幼3:我这还有正方形,三角形,还有长方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