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地球的起源吸积理论
1944年,前苏联地球物理学家斯米特(Otto Shmidt)提出吸积理论:行星是一步一步地逐渐增大其体积的。根据斯米特的见解,宇宙尘团聚在一起成为颗粒,颗粒变成砾石,砾石变成小球,然后变成大球,再变成微行星(即星子),最后,尘埃终于变成了月球那样的大小。随着星体越来越大,它们的数目就减少。结果,星体(即陨石)之间碰撞的机会就减少,能够用于吸积的东西越来越少,意味着为了集结成大行星要进行很长的时间。
第二节地球的物理性质
一、地球形状和大小二、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三、地球的密度四、地球的压力五、地球的重力六、地球的磁性七、地球的温度--地热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的形状
?随着人类对地球认识的加深,人
们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的认识也愈来愈准确。
?我国古代(公元9)以前,“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
——天圆地方说
?东汉张衡浑天说,“天如蛋壳,地如蛋黄”——球形
?1672年,法国天文学家里舍认为:地球是扁的椭球体。
?牛顿:地球是旋转椭球体。?据卫星轨道分析测算,地球形状为:扁率不大的三轴椭球体。
通常所说的地球的形状是指大地水准面所圈定的形状。
大地水准面----设想的平均海平面作自然延伸穿过大陆地区,构造出的一个光滑连续的封闭曲面。大 洋平均海平面大 陆大 洋平均海平面大地水准面图1 大地水准面示意图北极100-30m地球的实际形状是夸大的梨形(如右图):南北两半球不对称,北极凸出约10m,南极凹进约30m。地球的外形是其内部特征的反映:第一,地球接近于旋转椭球体,说明地球具有一定的塑性,是地球自转离心力作用的结果。第二,地球的实际外形与旋转椭球体并不完全重合,说明地球内部物质是不均匀的。
10 0 -30m赤道-30 0 10m-30010南极2、地球的大小
关于地球的大小,根据1975年第16届国际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学会公布的地球参数如下:
★赤道半径(a)------6378.140km★两极半径(c)------6356.799km★平均半径(R)------6371.012km扁率((a-c)/a) ------1/298.257赤道周长------------40075.24km子午线周长----------40008.08km表面积--------------510070000km2体积------------1083200000000k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