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当代大学生职业倾向类型调查研究以长江师范
学院为例-精品 2020-12-12
【关键字】建议、情况、方法、条件、成就、传统、认识、问题、系统、有效、自主、主动、充分、健康、快速、提升、发展、提出、发现、了解、研究、特点、突出、关键、安全、稳定、地位、需要、素质、环境、倾向、资源、能力、需求、方式、差距、作用、结构、水平、任务、形势、关系、检验、分析、说服、借鉴、把握、逐步、制约、树立、丰富、规划、开展、管理、服务、指导、帮助、发挥、教育、方向、促进、加强、适应、实现、提高、推动、减轻、中心、用心、程序化、创造性、针对性
作 者 王 建 业 系 院 教育科学学院 专 业 应用心理学 年 级 2 0 0 7 级
当代大学生职业倾向类型调查研究
------以长江师范学院为例
(王建业 长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重庆涪陵 408100)
摘要 采用职业倾向系列问卷(来自北京师范大学辅仁应用心理发展中心)对长江师范学院在校大学生进行测查,以研究当代大学生职业倾向类型的特点。结果发现:1当代大学生的职业倾向类型依次为社会型、企业型、艺术型、传统型、现实型和研究型。2在企业型、现实型和研究型上男生均分高于女生,且差异均达到了0.01上的非常显著性水平;社会型上男女生的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p=0.041),而在艺术型和传统型上则男生均分低于女生,差异均不显著。3不同职业类型上存在得分存在差异:社会型上,大四年级与大一年级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p=0.031<0.05),且大四学生的得分高于大一年级;研究型上,大四年级与大一、大二学生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9;0.017<0.05),且大四年级学生的得分均低于大一和大二年级。 关键词 大学生 职业倾向 社会型
1引言
职业倾向是职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价值取向。在国外, 有不少学者对职业倾向进行了理论研究。早期研究者D·E·Super 于1959年提出了项职业倾向的内容。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MIT 教授施恩其先后提出了8 种职业锚,即:技能型、管理能力型,自主、独立型,安定、稳定型,创业型,服务型,纯挑战型,生活型[1]。E·O ’Conner 等人于1961年将其缩减为独立性和多样化、工作条件和同事、社会和艺术、安全和福利、名望及创造性等6个向度[2]。Schein 研究认为,人对可选工作的获得能力会影响个人职业倾向与职业结果的关系[4]. 1882年,
1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eldman[5][6]研究认为, 个人对可选工作的获得能力、个人生活局限、职业特点等因素都会从不同方面影响个人职业倾向与职业结果的关系。多元职业倾向及其互补性对职业结果的影响关系的研究结果发现, 个人年龄、工作时间和工作经历与职业倾向的持久性呈正相关, 个人自我认知、工作专一性与职业倾向呈正相关;个人职业倾向适合于工作环境且倾向显著,则可取得较好的职业结果.larcebeau则抽取了名望、利他、满意、个人发展等4个因素[11]。 然而在本研究中,笔者比较赞同的职业倾向理论是jhon·L·Holland[13]等人于1969年提出的6种职业倾向的环形结构模型。Holland认为大多数人可划分为6种职业倾向类型之一:现实型(Realistic)、研究型(Investigative)、艺术型(Artistic)、社会型(Social)、企业型(Enterprising)和常规型(Conventional) 。现实型的人偏好与物体打交道, 喜欢摆弄和操作具体有形的实物; 不喜欢和人打交道的活动, 厌恶从事教育性、服务性和劝诱说服性的职业。现实型的人往往表现出看重具体事物的价值观。研究型的人偏好对各种现象进行观察、分析和推理, 并进行系统的和创造性的探究, 以求能理解和把握这些现象。艺术型的人偏好模糊、自由和非系统化的活动, 并在这些活动中创造艺术作品, 完成自我表现; 艺术型的人想象丰富, 看重美的品质。社会型的人偏好对他人进行传授、培训、教导、治疗和咨询等方面的社会服务活动,不喜欢与材料、工具和机械等实物打交道。社会型的人表现出重视社会和伦理道德问题的价值观。企业型的人对领导角色和冒险活动感兴趣, 喜欢从事领导他人实现组织目标或获取经济收益的活动; 厌恶研究性的活动。企业型的人看重政治和经济方面的成就。常规型的人偏好对数据资料进行明确、有序和系统化的整理工作, 厌恶模糊、不正规、非程序化的或探究性的活动。常规型的人看重商业和经济方面的具体成就。[3]
在国内,也有一些学者对职业倾向的相关调查研究,如刘铁英、许兆瑞等对长春市某师范院校和某医学院校的大学生的研究表明,大学生分布在六种职业倾向的人数从多到少依次是:社会型、调查型、艺术型、常规型、事业型、实际型[1]
;樊钱涛、毛禹忠、毛协群等对浙江科技学院的大学生做了研究,对职业倾向量表进行因素分析提取了6 个因素, 分别为艺术型、常规型、企业型、研究型、现实型和社会型[2]。这些研究都在一定程度上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借鉴和指导,但同时,对职业倾向的理论研究还较缺乏,这也可能是制约我国职业倾向教育的一个瓶颈。
当前高等教育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 重视学科教育而忽视对大学生的职业倾向的研究和职业价值观的教育。因此,进行职业倾向调查,了解职业倾向类型,在就业竞争压力比较大的今天就显得尤为重要,对大学生的择业与就业都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本次研究旨在通过调查大学生的职业倾向类型,来达到使大学生对其自身有更好的了解,进而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促进学校就业工作顺利开展,减轻社会就业压力的目的。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300名在校大学生作为调查群体。 其中,男生100人,约占35%;女生185人,约占65%。大一95人,大二105 人,大三65人,大四35人。 2.2 研究工具 职业倾向系列问卷(来自北京师范大学辅仁应用心理发展中心)。本套试题由三部分组成兴趣倾向问卷、个人经历问卷和人格倾向问卷, 分别对测评者的兴趣、能力和人格特点进行测评。
2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2.3实测过程 采用现场发放,现场填写,现场回收的方式进行。共发放问卷300份,共回收285份,回收率达95%。有效问卷285份,有效率100%。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15.0进行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以得分最高项作为职业类型的典型倾向,统计职业类型分布分布,见图1
图1 职业类型分布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调查群体的大学生的职业倾向类型依次为社会型、企业型、艺术型、传统型、现实型和研究型。其中社会型人数最多,在群体中表现得最明显。社会型最多,研究型最少,该研究结果与浙江科技学院樊钱涛等老师的研究结果一致( 2005) 。这说明了:学生们更向往从事社交、管理等类型的工作,追求变化、善于表现及希望影响别人,而不愿从事各种现象进行观察、分析和推理工作。由于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当务之急是加强对大学生职业指导,教育学生面对现实,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3.2 各种职业倾向类型及其在性别上的描述性统计,见表1和表2
表1 对职业倾向量表的基本统计分析
艺术型 常规型 企业型 研究型 现实型 社会型
均值 13.01 12.13 14.07 11.20 9.03 6.95 标准差4.48 4.04 5.29 4.34 5.16 3.65
表2 各种职业倾向类型在性别上的统计结果
倾向类型 男 生
M±SD 女 生 M±SD
t值 p
社会型 17.96 ±3.21 企业型 16.33± 4.90 艺术型 12.51± 4.57 传统型 12.03±3.99 现实型 12.06±5.47 研究型 13.24± 4.36 16.48±3.81
13.28±5.22 13.38±4.47 12.1±4.04 7.47±4.15 10.3±4.08 1.975 2.898 -0.942 -0.145 4.915 3.254 0.041 0.004 0.348 0.884 0.000 0.002
由上表可以看出,在所有职业类型中,社会型的得分高于其他类型,说明调查群体的社会型倾向比较明显;在企业型、现实型和研究型上男生均分高于女生,且差异均达到了0.01上的非常显著性水平;社会型上男女生的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p=0.041),而在艺术型和传统型上则男生均分低于女生,差异均不显著。 3.3各种职业倾向类型在年级维度上的统计结果,见表3
表3各种职业倾向类型在年级维度上的统计结果
大一 M±SD 大二 M±SD 大三 M±SD 大四 M±SD
T p
3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