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Cu(OH)2 灭火 复分解 Fe2O3+3CO???2Fe+3CO2 Cu+2AgNO3=Cu(NO3)2+2Ag 【解析】 【分析】
已知A~H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不同物质,其中B、D、E、G、H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根据“E是目前产量最大、应用最广的金属”,则推测E是铁;根据“H为蓝色沉淀”,则推测H为氢氧化铜;根据“A、B的组成元素相同”,结合图框,则推测A为一氧化碳、B为二氧化碳、C为氢氧化钠溶液、D为稀盐酸、G为硝酸铜溶液,F为铜,代入检验;符合题意; 【详解】
(1)根据分析,H的化学式为Cu(OH)2。B的用途是灭火等。故填:Cu(OH)2;灭火 (2)C和D间发生的反应,即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故属于复分解反应。故填:复分解
(3)反应A→E为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
高温高温2Fe+3CO2。故填:Fe2O3+3CO
高温2Fe+3CO2
(4)反应F→G为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AgNO3=Cu(NO3)2+2Ag。故填:Cu+2AgNO3=Cu(NO3)2+2Ag 【点睛】
本题为框图式物质推断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推断得出其他物质的化学式,然后根据物质的性质结合框图推断出其他物质的化学式。
7.图中A~I表示初中化学几种常见的物质,且分别是由H、C、O、S、Ca、Mg、Fe、Cu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的。其中A、C、D、F、G、H都由两种元素组成,E是三种元素组成,且A、C是黑色固体,D、F是白色固体,F为常见食品干燥剂;I、B是单质;A、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1;图中“一”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F______。
(2)写出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3)写出I生成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C生成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aO MgO+H2SO4=MgSO4+H2O O2+2Cu【解析】 【分析】 【详解】
加热2CuO Fe3O4+4CO
高温3Fe+4CO2
(1)根据题目给出的流程图和信息:F为常见食品干燥剂,因此F是氧化钙;故答案为CaO;
(2)D、F是白色固体,氧化镁是白色固体,因此D是氧化镁,E是硫酸,氧化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配平即可;故答案为MgO+H2SO4=MgSO4+H2O; (3)氧气和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铜,配平即可;故答案为O2+2Cu
加热2CuO;
(4)一氧化碳和四氧化三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配平即可;故答案为Fe3O4+4CO
高温3Fe+4CO2;
8.有一包固体,可能含有NaCl、NaOH、Na2CO3、Na2SO4、MgCl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小明取少量固体加足量水溶解得到无色溶液M,进行如图所示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白色沉淀A是_____ (填化学式)。 (2)原固体中一定不含的物质是_____。
(3)无色滤液2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_____(填离子符号)。
(4)上述实验可知还有一种物质不能确定是否存在,为进一步确定,应改进的方法是_____。
【答案】BaSO4 Na2CO3、MgCl2 Na+、H+、Ba2+ 方法一:将上述实验中的稀盐酸改成稀硝酸;
方法二:取原固体少量加足量水溶解,先加过量的稀硝酸,再加过量的Ba(NO3)2溶液,过滤,取滤液滴加适量的AgNO3溶液,如果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有NaCl。 【解析】 【分析】
氢氧化钠、碳酸钠在溶液中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色,碳酸钠和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
氢氧化钠和氯化镁会生成氢氧化镁沉淀,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会生成硫酸钡沉淀,氯离子和银离子会生成氯化银沉淀。所以M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色,M中可能含有氢氧化钠、碳酸钠;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说明M中不含碳酸钠,含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和氯化镁不能共存,所以M中不含氯化镁;无色溶液中滴加硝酸钡会生成白色沉淀A,所以M中含有硫酸钠,白色沉淀A是硫酸钡;无色滤液I滴加硝酸银会生成白色沉淀B,说明无色滤液I中含有氯离子,所以B是氯化银沉淀。 【详解】
由此分析可知:(1)白色沉淀A是:BaSO4;
(2)通过推导可知,原固体中一定不含的物质是:Na2CO3、MgCl2;
(3)由于加入的稀盐酸和硝酸钡是过量的,所以无色滤液2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Na+、H+、Ba2+;
(4)通过上述实验可知还有一种物质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盐酸会引入氯离子,对氯化钠的检验造成干扰,所以为进一步确定,应采用的方法是:方法一:将上述实验中的稀盐酸改成稀硝酸;
方法二:取原固体少量加足量水溶解,先加过量的稀硝酸,再加过量的Ba(NO3)2溶液,过滤,取滤液滴加适量的AgNO3溶液,如果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有NaCl。 故答案为:(1)BaSO4; (2)Na2CO3、MgCl2; (3)Na+、H+、Ba2+;
(4)方法一:将上述实验中的稀盐酸改成稀硝酸;
方法二:取原固体少量加足量水溶解,先加过量的稀硝酸,再加过量的Ba(NO3)2溶液,过滤,取滤液滴加适量的AgNO3溶液,如果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有NaCl。 【点睛】
该题为确定物质成分的推断题,解题关键是根据每一个实验步骤得结论。
9.如图所示,A是金属氧化物,B是金属单质,C是黄色溶液,D是浅绿色溶液,E是红褐色沉淀,反应③是物质F与氧气、水发生的化合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的化学式_____。 (2)化学反应①的基本类型是_____。
(3)写出反应②和③的化学方程式:②_____;③_____。
【答案】 FeCl3 复分解反应 Fe+2HCl=FeCl2+H2↑ 4Fe(OH)2+O2+2H2O=4Fe(OH)3 【解析】
【分析】
A是金属氧化物,A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C,C是黄色溶液,所以A是氧化铁,C是氯化铁;氯化铁能和试剂X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则试剂X是氢氧化钠,沉淀E是氢氧化铁;A能反应生成B,B是金属单质,则B是铁单质;B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D,D是浅绿色溶液,则D是氯化亚铁;D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白色沉淀,则沉淀F是氢氧化亚铁;氢氧化亚铁能和水、氧气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 【详解】
(1)C是氯化铁,化学式是FeCl3;(2)反应①是氯化铁和氢氧化钠相互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钠和氢氧化铁,是复分解反应;(3)反应②是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反应③是氢氧化亚铁能和水、氧气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HCl=FeCl2+H2↑,4Fe(OH)2+O2+2H2O=4Fe(OH)3。
10.图中A、B、C、D、E、F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F是一种黑色粉末,E是密度最 小的气体,D是一种常见的液体,A与C可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图中用“一”或“示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用“→”或回答下列问题:
” 表
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单向或双向转化,部分反应物和
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图中部分反应需在溶液中进行,物质是溶液的只考虑溶质)。请
(1)分别写出A、B、E、F四种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E:__________ F:__________ (2)F与少量A溶液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转化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uSO4 H2SO4 H2 Fe 铁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H2O+CaO=Ca(OH)2 【解析】 【详解】
(1)A、B、C、D、E、F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F是一种黑色粉末,E是密度最小的气体,所以E是氢气,D是一种常见的液体,A与C可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所以A、C是硫酸铜和氢氧化钙中的一种,D和C可以相互转化,所以D是水,C是氢氧化钙,A是硫酸铜,B会转化成氢气和硫酸铜,所以B是硫酸,F和氢气可以相互转化,所以F是铁,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A是CuSO4,B是H2SO4,E是H2,F是Fe;
(2)F与少量A溶液的反应是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实验现象是:铁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3)D转化成C的反应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为:H2O+CaO=Ca(OH)2。
故答案为:(1)CuSO4,H2SO4,H2,Fe;
(2)铁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3)H2O+CaO=Ca(OH)2。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11.如图所示,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其中物质。图中“验室中常用A制取G。
”表示转化关系,“
”表示相
互能反应。F可以用于改良酸性土壤,D、E组成元素相同,B、C、G成为下为气体,在实
(1)F的化学式是 ;物质A的一种用途是 ; (2)D
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图中涉及B物质的反应中,未出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答案】(1)Ca(OH)2,除锈(气体答案合理亦可) (2)2H2O2【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F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是熟石灰Ca(OH)2,G是气体且能和F反应为CO2,A能用于制备G,应该是CaCO3或稀盐酸,又因为A能转化为气体B,所以A一定是稀盐酸而不是CaCO3,由此可得知B为H2,E 和B能相互转化E应为H2O,D和E组成元素相同,D为双氧水H2O2,D和生成E和D,E为水,所以D为O2 考点:常见物质间转换关系
2H2O + O2↑ (3)复分解反应
12.已知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物质,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其中,只有A为单质,B和C含有的元素完全相同,D与其它四种物质属于不同的类别,E是一种重要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和部分反应物、
生成物己省略),请回答:
(1)D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C:_______________________;B→E: __________________
在日常生活中,对可能有物质C生成的情况,我们应怎样处理_______。
(3)请写出由A元素形成的两种单质的名称________。A的单质之间组成元素虽然相同,但性质、用途却有着明显的差异,其原因是________。由此,你对物质的结构、性质、用途之间的关系有什么认识_________。A的单质用途非常广泛,请举出一例____。 【答案】H2CO3 2C+O2
点燃2CO CO2+Ca(OH)2=CaCO3↓+ H2O 提高氧气的浓度或增大可燃
物和氧气的接触面积 金刚石、石墨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或石墨作电极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中的叙述可知,E为碳酸钙、D为碳酸C为一氧化碳、B为二氧化碳、A为碳;故(1)D的化学式为H2CO3 ;(2)对应物质的转化为2C+O2
点燃2CO; CO2+Ca(OH)2=CaCO3↓+
H2O;;在日常生活中,对可能有物质C生成的情况,处理方法为 提高氧气的浓度或增大可燃物和氧气的接触面积;(3)碳元素的不同的单质为金刚石和石墨,碳的单质之间组成元素虽然相同,但性质、用途却有着明显的差异,其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物质的结构、性质、用途之间的关系为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或石墨作电极等。 考点:物质的性质和推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