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幼卫生信息标准化研究现状及展望
杨柳 董爽 黄彦红 基金项目:辽宁省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013225002) 作者单位:110032 沈阳,沈阳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 通讯作者:黄彦红 【摘 要】【摘要】 文章介绍妇幼卫生信息标准化研究现状及展望。 【期刊名称】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年(卷),期】2016(023)003 【总页数】2
【关键词】【关键词】 妇幼卫生;信息标准化;现状;展望
信息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2012年国家发改委在《“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提出“要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并推进健康保障等15个重要信息系统的建设,具体至公共卫生服务领域,就是要完善公共卫生管理系统;建立基层医疗卫生管理系统;建立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医保“一卡通”为重点的公共服务信息系统。妇幼保健工作是我国政府主导的属于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公益事业组成部分,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妇幼保健机构掌握着妇女儿童健康状况、主要疾病和健康问题及变化规律,通过针对性制定防治规划、目标和对策,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来保障妇女儿童的生命安全。
1 现状
沈阳妇幼卫生的信息化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经过近40年的妇幼保健服务统计及实践 ,沈阳市妇幼保健系统信息化建设历经了沧海桑田般的变化。这40年的历程可以粗略分为以下4个历史发展阶段。
1.1 起步阶段 这个阶段以20世纪80年代中期卫生部先后启动了全国妇幼卫生年报工作以及全国出生缺陷、孕产妇死亡和<5岁儿童死亡监测工作(即三网监测)为标志。1986年首先建立全国出生缺陷监测网,一直采取纸质个案报表逐级上报至国家三网监测办公室。而沈阳市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在1980年建立了妇幼保健“上三级网”(省—市—区县)和“下三级网”(村—街乡卫生院—区县妇幼保健站)。使用地方性的妇幼卫生统计报表,建立了全市统一的保健报表和登记表,制定了登记管理制度。实现了市级妇幼卫生统计年报的手工操作管理[1]。
1.2 初期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以90年代卫生部开发了单机版国家级妇幼卫生年报管理数据管理系统为标志,妇幼卫生信息化从单纯的妇幼卫生统计报表扩大到妇幼卫生监测工作,管理形式由手工操作转移到计算机化管理,告别了通过邮局邮寄纸质报表上报数据的历史。辽宁省卫生厅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开发建设省、市级卫生年报信息系统,省、市、区县之间通过数据转换导出实现了数据上报。出台了全市统一的信息管理制度,市级妇幼保健机构设有独立的信息管理科,初步实现了市、区县级妇幼卫生统计年报、《出生医学证明》信息管理系统、婚检信息管理系统的计算机打印和管理。
1.3 快速发展阶段 进入21世纪后,全国各地对妇幼卫生信息化需求明显提高,信息化作为管理要素或手段日益与妇幼保健工作相融合。全国三网监测工作转为网络直报方式。沈阳市依托辽宁省《孕产妇死亡报告》《围产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和《出生缺陷报告》(简称“三项报告”)统计报告软件,在全市范围内实行了“三项报告”的网络报送。妇幼卫生信息渠道不断增加,信息管理不断完善,为政府决策提供的依据更加及时。也是从这个阶段开始,妇幼卫
生信息开始了各标准的研制。自2004年以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先后开展一系列妇幼卫生信息化标准与规范的研究工作,收集相关法律法规、业务规范、服务记录表等一手资料,掌握了国家级、各省市妇幼保健管理业务的开展情况,为信息标准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到了2007年底,《健康档案妇幼保健基本数据集标准》《妇幼保健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试行)》《妇幼保健信息系统网络支撑平台技术指南(试行)》等信息标准出台,为全国妇幼卫生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早期的数据标准和技术规范。1.4 广泛应用阶段 2009年5月,卫生部的《健康档案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试行)》正式发行,该套标准的试行是妇幼卫生信息化标准与规范研究的里程碑,标志着妇幼卫生信息标准化研究逐步走入规范化管理,填补了国内妇幼卫生信息标准的空白。而到了2009—2011年,国家妇幼中心组织全国10余家省市级妇幼保健机构应用该标准,开展了妇幼保健信息系统试点示范性建设。2011年,沈阳市成为卫生部—联合国儿基会“孕产妇及儿童健康管理信息系统”(CHMIS)项目的四个试点城市之一。孕产妇及儿童健康管理信息系统监管系统软件部署已基本完成,提供了高度集成、具备开放架构的系统功能,通过监管主题的灵活配置来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可为国家、省、市各级提供强大的监管业务支持。沈阳市在项目管理、妇幼保健信息系统标准化改造、数据交互和信息互联互通等方面已探明基本工作模式和经验,为第二周期快速推进项目提供了前置条件。
2 展望
由于妇幼卫生的特殊性,我们要结合沈阳市妇幼保健机构本身的特点与发展目标,创建全面、系统、安全的信息化建设规划,平衡妇幼保健机构发展与信息化建设共同目标之间的关系,将孕妇及儿童保健服务监测与绩效评价工作纳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