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专化学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随着我国企业事业单位对职业性人才的大力需求,中专教育在我国教育领域显得越来越重要。但是,目前的中专学校教育存在着许多薄弱和不景气的地方,这不仅与我国中专教育政策的不完善有关,还与教育领域本身所具有的局限性相关联。化学作为一门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的实验性学科体系,对于加强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就从中专学校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强中专化学教学的几点对策。
二、目前中专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中专化学教育只重视学习系统的化学知识,忽视了渗透德育
目前部分教师在化学理论课的教学中过于重视系统化学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对学生良好的人生信念、爱国主义精神、社会责任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合作意识、劳动习惯、安全意识、环境保护意识、爱惜公物意识、纪律意识、法制观念及爱岗敬业精神等职业道德的培养,忽视了学生健全人格及健康心理等综合素质的全面教育与提高,没有意识到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自然地去培养对中专生极其重要的职业道德意识比单纯生硬的政治说教要好得多。 2.中专化学教学重视学习系统的化学知识,忽视了针对具体专业进行教学
目前,化学理论知识部分的教学过于重视学科的体系和学术性,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等化学课程自成体系,课堂教学内容深奥、枯涩。部分教师没有意识到化学作为中专学校的专业基础课承担着为专业课打基础的任务,不能够有意识地针对具体专业进行化学教学,化学理论知识在专业中的应用性不突出,缺乏与专业课之间应有的有机衔接、沟通和灵活配合。由于化学教学缺乏专业针对性,因此学生在学习化学时专业意识淡薄,学习化学知识的目的性不强缺乏学习化学知识的热情,学习积极性未能被充分调动起来,学到后面就忘了前面所学的化学知识。
3.中专化学教学重视训练化学实验技能和学习理论知识,忽视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目前中专学校部分教师认为职业教育是一种培养目标十分简单、突出实用技术培养的就业培训,认为在校的学生只要熟练掌握了本工种、本专业的技能就具备了进入社会谋生发展的本领和能力,而忽视了学生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社会所需要的思考能力、创造能力、管理能力、表达能力、社交能力、自学能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的培养。这种强调单一职业技能训练、只重视学生的眼前利益而忽视学生的长远利益的做法使学生只具有狭窄的职业能力,不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学生只能够强烈地依赖到对口的、狭隘的专业就业,就业时竞争能力很弱,即便就业了也很可能使学生将来面临着下岗失业的危险。 4.重视教师的权威地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忽视在教学要求和教学进度上表现为追求“齐步走”。在教学过程中追求整齐划一,要求每个学生都在同一起跑线上,以同样的速度,沿着唯一的途径,达到相同的终点;教师按统一标准去衡量学生,要求所有学生一定要达到教师所认为的某个标准,达到这个标准的就是好学生,达不到这个标准的就是差学生;教师不注意学生之间的差异,忽视了不同个性的学生在某方面潜在的发展可能性,不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某个闪光点。 三、提高中专化学教学的策略
1.注重精讲基本化学知识和基本原理,精练化学基本技能
笔者认为应精讲基本化学知识和基本原理、精练化学基本技能,不应将内容讲得过深,尺度应把握在使学生理解化学基础知识和掌握基本化学实验技能的层次上。如作为食品生物工艺
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化学可主要选择讲授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中与本专业有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内容包括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速度与化学平衡、溶液、氧化——还原、电化学、化合物、相平衡、胶体化学、烃、烃的衍生物、醇、酚、醚、醛、酮、羧酸、酯、胺、杂环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氨基酸与蛋白质等,重点讲授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性质、化学平衡、基本计算、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实验部分可主要讲授玻璃仪器、常规分析仪器、分析天平的使用、无机物的提取及分离提纯、有机物的提取及分离提纯,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操作、实验观察、数据处理及书写实验报告的能力。
2.在化学教学中可适时结合专业对化学教材进行必要的内容上的补充
教师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丰富化学教材内容,即:听讲座,看录像;见习,深入基层;与专业课教师共同备课。就整体而言,专业课程多而杂,专业设置却相对稳定,教师可以根据所授专业通过带学生听讲座和看录像等手段了解化学知识在专业中的作用;还可通过带学生去现场见习或参与专业实习等形式贴近生产,既开阔了学生视野,帮助其充分了解了化学知识在专业生产实践中的作用,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化学教师还可以定期参与教研活动,同专业课教师一道备课,了解其他教师的要求,以保障化学教学贴近专业实际,提高化学教学的针对性。如针对食品生物工艺专业,教师在带领学生参观了啤酒厂之后,在化学教学中可以补充一些内容,如啤酒中二氧化碳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一般为0.3%左右,啤酒中二氧化碳浓度过低则口感不好,浓度过高又容易因为二氧化碳压强太大而造成啤酒瓶爆炸等等。 3.可以通过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渗透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有助于学生今后良好职业道德的养成,有助于他们将来对待工作认真负责、遵纪守时、诚实守信、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准确有序、应变机警、实事求是。在化学实验中通过严格要求学生遵守操作规程、按规定的剂量与反应条件进行实验、如实反应实验现象和数据、据实填写报告,能培养学生严谨与求实的态度。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习学习的自主性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设置认知冲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要注意所提问题小而具体。如提问“是否所有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前面的金属都能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时,学生会感到这一问题比较抽象,不知怎样思考。教师可以先具体地问:“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有没有金属铜析出?”“Cu与AgCl悬浊液反应,铜丝表面有没有析出一层银白色的金属银?”当学生回答出“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并没有金属铜析出,却产生了氢气,是因为金属钠和水发生反应了;Cu与AgCl悬浊液反应铜丝表面却并没有析出一层银白色的金属银,是因为AgCl不溶于水”时,学生就能够比较容易地得出这个抽象的结论:并非所有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前面的金属都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2)使学生参与学习活动过程能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能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行为认知是由自己决定的,不是由外部决定的,因而能激发学习动机,进而发展起对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可采用组织学生讨论、听取学生对教学的意见等多种形式。例如设计这样一道习题让学生讨论:一瓶硫酸,不知是浓硫酸还是稀硫酸,如何将它鉴别出来?不同层次的学生会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分别将少量液体溶于水,手感觉试管壁发烫的是浓硫酸;观察液体,呈粘稠油状的是浓硫酸;用玻璃棒分别蘸些液体在滤纸上观察,使滤纸炭化的是浓硫酸;将光亮的铁钉分别放入液体中,有气泡的是稀硫酸,没有现象的是浓硫酸…… 四、结语
以上笔者对中专学校化学教学作了一些粗浅的思考与体会,但由于篇幅所限,未能作深入、细致、全面的探讨,在今后工作中笔者将会做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雷敏 李巧玲 谈如何在中职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J].中国医药导报,2007,4。 [2]杨林梅 提高中职化学教学效果的探索与体会[J].教育与职业,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