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序。2
()20、 相对保留值仅与柱温,固定相性质有关,与操作条件无关。 2
()21、实现峰值吸收代替积分吸收的条件之一是:发射线的Δν1/2大于吸收线的 Δν1/2。 2
()22、某试样的色谱图上出现三个色谱峰,该试样中最多有三个组分。 2 ()23、分析混合烷烃试样时,可选择极性固定相,按沸点大小顺序出峰。 2
()24、控制载气流速是调节分离度的重要手段,降低载气流速,柱效增加,当载气流速降到最小时,柱效最高,但分析时间较长。 2
()25、电子捕获检测器对含有S、P元素的化合物具有很高的灵敏度。 2
()26、绝对响应值和绝对校正因子不受操作条件影响,只因检测器的种类而改变。 2 ()27、在气固色谱中,如被分离组分沸点、极性相近但分子直径不同,可选用活性炭作吸附剂。
()28、色谱柱的选择性可用“总分离效能指标”来表示,它可定义为:相邻两色谱峰保留时间的差值与两色谱峰宽之和的比值。 2
()29、 热导检测器的桥电流高,灵敏度也高,因此使用的桥电流越高越好。 2 ()30、在色谱分离过程中,单位柱长内组分在两相间的分配次数越多,则相应的分离效果也越好; 2
()31、用气相色谱法分析非极性组分时,一般选择极性固定液,各组分按沸点由低到高的顺序流出; 2
()32、毛细管色谱柱比填充柱更适合于结构、性能相似的组分的分离; 2
()33、色谱外标法的准确性较高,但前提是仪器的稳定性高且操作重复性好; 2 ()34、只要是试样中不存在的物质,均可选作内标法中的内标物。2
()35、气相色谱分析中分离度的大小综合了溶剂效率和柱效率两者对分离的影响。 2 ()36、热导检测器桥流的选择原则是在灵敏度满足分析要求的情况下,尽量选用较低的桥流 。
()37、以活性炭作气相色谱的固定相时,通常用来分析活性气体和低沸点烃类。2 ()38、分离非极性和极性混合物时,一般选用极性固定液。此时,试样中极性组分先出峰,非极性组分后出峰。2
()39、气相色谱分析中,混合物能否完全分离取决于色谱柱,分离后的组分能否准确检测出来,取决于检测器。2
()40、与气液分配色谱法一样,液液色谱法分配系数(K)或分配比(k)小的组分,保留值小,先流出柱。 2
()41、色谱分析中,噪声和漂移产生的原因主要有检测器不稳定、检测器和数据处理方面的机械和电噪声、载气不纯或压力控制不稳、色谱柱的污染等。 2 ()42、程序升温的初始温度应设置在样品中最易挥发组分的沸点附近。 2 ()43、ID表是色谱数据处理机进行色谱峰定性和定量的依据。 2
()44、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的使用温度不应超过100℃,温度高可能损坏离子头。 2 ()45、色谱柱的老化温度应略高于操作时的使用温度,色谱柱老化的标志是接通记录仪后基线走的平直。 2
()46、气相色谱用空心毛细管柱的涡流扩散系数=0。 2
()47、醇及其异构体的气相色谱操作条件是应选择非极性的固定液才能避免托尾使峰形对称
()48、气相色谱分析结束后,先关闭高压气瓶和载气稳压阀,再关闭总电源。 2 ()49、最先从色谱柱中流出的物质是最难溶解或吸附的组分。 2
41
()50、分离度是反映色谱柱对相邻两组分直接分离效果的。 2 高液和红外
()1、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中,固定相极性大于流动相极性称为正相色谱法。1 ()2、HPLC分析中,使用示差折光检测器时,可以进行梯度洗脱。 1 ()3、高效液相色谱中,色谱柱前面的预置柱会降低柱效。 2
()4、在振动过程中,分子必须有偶极矩的改变(大小或方向),才可能产生红外吸收。 2
()5、液相色谱的流动相配制完成后应先进行超声,再进行过滤。2
()6、流动相不变、流速不变,更换更长的色谱柱,有利于改善分离度。2 ()7、反相键合相色谱柱长期不用时必须保证柱内充满甲醇流动相。2
()8、高分子微球耐腐蚀,热稳定性好,无流失,适合于分析水、醇类及其它含氧化合物; 2
()9、在近红外区(波长为0、75~2、5μm)适用于测定含-OH,胺基或-CH基团的水、醇、酚、胺及不饱和碳氢化合物。2 ()10、有机化合物的定性一般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常用于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定性。2
()11、在红外光谱分析中,对不同的分析样品(气体、液体和固体)应选用相应的吸收池。2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试题
要点:
了解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的名称、性质、用途、药品的存放以及一些重要的实验基本操作。常见的仪器如试管、滴管、酒精灯、烧杯、量筒、集气瓶、漏斗、长颈漏斗、托盘天平、玻璃棒等;重要的实验基本操作如固体、液体药品的取用,药品的称量,酒精灯的使用与加热,仪器的洗涤,气体的验纯,仪器的连接与装配、溶液的配制,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溶解、过滤、蒸发等分离或提纯物质的实验操作方法等。
典型例题:
例1.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稀释浓硫酸时,把浓硫酸慢慢倒入盛有水的量筒中并搅拌
B.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保持水平
C.用滴管滴加液体时,为防止液滴飞溅,滴管紧贴试管内壁
D.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时,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
42
(题目立意: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量筒、滴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答案D)
例2.下列各图所示的实验方法、装置和操作有无错误,如果有,说明如何改正。
(题目立意:考查倒入液体并稀释浓硫酸的操作及过滤、蒸发等操作)
例3.量取25ml液体,最好选用( )
A.10ml量筒 B.50ml量筒 C.20ml量筒 D.100ml量筒
(题目立意:考查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液体,应选择精确度高,量取次数少的量筒。答案B)
例题4.现有烧杯、试管、量筒、铁架台、铁夹、酒精灯、集气瓶、玻璃片、水槽、玻璃导管、橡皮导管、单孔橡皮塞、药匙13种实验用品,下列实验,不能进行的是(填序号)____和____。
(1)制取氧气 (2)粗盐的提纯 (3)氢气还原氧化铜
(4)用固体氢氧化钠配制100g30%的氢氧化钠溶液
(题目立意:考查学生对以上四个实验的装置和操作的掌握。答案②和④)
例5.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时,误将药品和砝码位置放颠倒了,待平衡时,称得药品质量读数为9.5g(1g以下用游码),则药品的实际质量为( )
A.9g B.10g C.8.5g D.8g
(题目立意: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托盘天平的技能。答案C)
例6.下列物质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变质的是( )
A.浓盐酸 B.浓硫酸 C.食盐 D.氢氧化钠
(题目立意:考查学生关于实验室里试剂正确存放方法。答案D)
测试题:
一、选择题
1.配制10%的氢氧化钠溶液100ml,应选用的仪器是( )
①量筒 ②酒精灯 ③玻璃棒 ④蒸发皿 ⑤烧杯 ⑥天平
43
A.①②③⑥ B.①②④⑤ C.①③⑤⑥ D.①②③④ 2.下列实验操作或作法正确的是( ) A.用100ml量筒量取8.5ml的水
B.为了不造成浪费,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 C.把烧杯放在垫有石棉网的铁圈上加热 D.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酒精灯
3.某同学的实验报告中,有以下实验数据,其中合理的是( ) A.用托盘天平称得11.7g食盐 B.用100ml量筒量取5.26ml盐酸 C.用广泛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值为3.5 D.用托盘天平称得8.36g锌粒
4.下列可以采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程序将各组物质分离的是( A.硝酸钾和氯化钠 B.二氧化锰和氯化钾 C.酒精和水 D.氯化银和硫酸钡 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把氢氧化钠固体放在托盘天平左盘的纸上称量 B.不慎将酸洒在皮肤上,应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去中和 C.加热液体时,试管口朝着无人的方向
D.用托盘天平称量完毕,应把砝码放出砝码盒中
6.下列物质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会减轻的是( ) A.固体碳酸钙 B.晶体碳酸钠 C.浓硫酸 D.氯化钠固体
44
)
7.除去混在白糖中的泥沙,需采用的正确操作是( )
A.溶解、过滤、蒸发 B.溶解、加热、结晶
C.溶解、蒸发、振荡 D.搅拌、溶解、称量
8.用指针向右摆动幅度小于向左摆动幅度的天平称量物体时,当天平达到平衡后,其读数与被称量物质的真实质量比较( )
A.偏小 B.偏大 C.相等 D.无法判断
9.某学生俯视量筒内液体读数为20ml,则实际液体体积为( )
A.大于20ml B.小于20ml C.等于20ml D.无法判断
10.既可用于给液体加热,又可用于给固体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
A.试管 B.烧瓶 C.烧杯 D.蒸发皿
11.用试管加热固体时,有时因操作不正确而出现试管炸裂的现象,其原因是( )
A.加热前试管外壁有水 B.加热不均匀,局部温度过高
C.试管口略向下倾斜了 D.试管夹夹在试管中上部了
二、填空题:
1.溶解、过滤、蒸发过程中都要使用的仪器是____,用量筒量取一定的体积液体时,除选用合适的量筒外还应该使用的仪器是____。
2.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最好不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给酒精灯添加酒精时,灯内酒精体积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____。
3.吸取液体后的胶头滴管,不能____或____。
4.下列实验操作都应该注意先后顺序,请在每小题的横线上填上“先”或“后”.
(1)稀释浓硫酸时,往烧杯里____加浓硫酸,____加水.
(2)实验室制取氧气,当集气瓶中集满氧气后,应____把导管移出水面,____撤去酒精灯.
(3)氢气还原氧化铜完毕后,应____撤去氢气导管,____移走酒精灯.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