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课题】设计制作一个机械模型 【设计思路】
综合实践活动——设计制作一个机械模型,对学生来说是展示学到的简单机械知识的重要平台,是学习与社会联系、提高知识应用能力、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培养训练创新思维的重要机会。依据学生活动的空间和时间划分,我将本次综合实践活动安排为三个阶段:①活动组织阶段(第1课时—— 教室:研讨、交流活动的思想方法、知识基础、活动规划、作品评价要求)、②实践操作阶段(第2课时——学校或家庭、社会:由学生独立完成,或与同学、父母、老师合作完成,训练学生自学能力、自制能力,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③作品展示与评价阶段(第3课时——教室:展示作品<实物或照片>、反思活动过程,总结活动感悟和经验教训、获得成就感)。
教学流程设计:第一环节是引导学生通过课本图片11-40、11-41、11-42初步了解由简单机械组合而成的复杂机械,在日常生活、社会实践中的广泛应用;第二环节引导学生运用掌握的简单机械知识,思考分析吊车、绞车、塔式起重机等复杂机械的简单机械结构与工作原理,讨论交流简单机械组合的思想方法;第三环节是回顾学过的简单机械知识,归纳简单机械的类型和特点,激发创新设计、制作的欲望和灵感的火花;第四环节研讨利用简单机械设计制作复杂机械模型的注意事项、活动安排和作品评价方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复习、巩固本章的理论知识,了解杠杆、滑轮、轮轴、斜面等简单机械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会根据杠杆、滑轮、轮轴、斜面等特点,设计、制作一个机械模型。形成初步的设计和动手能力,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体验和经验。
3.学会设计、制定活动方案。提高书面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自我评价、听取意见和评价他人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机械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分析过程,复习、巩固本章理论知识。 2.经历设计、制作、展示的过程,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应用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机械模型的设计、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和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
【突出重点】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通过图片复习、巩固简单机械的类型和特点。
【突破难点】
通过教师点拨,引导学生领悟设计制作由简单机械组成的机械模型的思路和方法以及制作和论证过程。
【教法设计】
探究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直观演示教学法。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法、观察归纳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资源】
1.生活用品:细铁丝、细绳、饮料瓶盖、竹筷等废旧品,针锥、钢丝钳、剪刀等工具。 2.实验室器材:动滑轮、定滑轮、滑轮组、细线、铁架台、木杆、轮轴模型等。
【教学过程】
流程 教师活动 出示图片: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各种机械的图片。(自行车、航天器机械臂、垃圾桶、捡拾垃圾器等) 提出问题: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中使用的机械与学习的简单机械有关吗? 点拨:再复杂的机械也是由简单机械组合而成的。今天的任务让我们一起设计、制作一个机械模型。 出示图片:吊车。 提出问题:吊车的机械组成结构?定滑轮、轮轴所起的作用? 出示图片:绞车。 提出问题:绞车的机械组成结构?定滑轮、轮轴所起的作用? 出示图片:塔式起重机。 提出问题:塔式起重机的机械组成结构?滑轮组、杠杆所起的作用? 提出问题:你能说出日常生活中你所接触到的机械由哪些简单机械组合成的吗? 点拨:缝纫机、升架衣架、门锁、自行车龙头、汽车方向盘、订书机、螺旋等。 学生活动 活动目的 情境引入利用学生熟悉的学生观看图片,回顾课堂学机械图片营造课过的简单机械知识,寻找、堂教学情境,引入发现复杂机械中的简单机新课教学。 械 。 复杂机械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分析精品文档
思考回答: 吊车:车架、轮轴、定滑轮、绳索。定滑轮改变力的方向。轮轴能省力、改变力的方向。 绞车:支架、轮轴、定滑轮、绳索。 塔式起重机:支架、杠杆、滑轮组。滑轮组能省力、改变力的方向,杠杆省力或省距离。 启迪学生感知复杂机械均是由简单机械组合而成的。机械发明和创造的任务就是合理的组合简单机械,便利人们的生活,提高工作效率。 培养学习将物理与生活相联系的意识。 精品文档
简单机械的类型和特点出示图片:简单机械。 提出问题:这些机械有哪些特点呢? 点拨:杠杆: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定滑轮:轴的位置固定不动。 动滑轮:轴的位置与物体一起动。 滑轮组: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而成。 轮轴:具有公共转轴的轮和轴。 斜面:斜坡。两头高度不同。 交流展示: 1.杠杆有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费力杠杆能省距离。 2.定滑轮是变形的等臂杠杆,能改变力的方向。 3.动滑轮是变形的杠杆,动力臂是阻力臂的2倍,能省力。 4.斜面省力费距离。 5.滑轮组、轮轴能省力和改变力的方向。轮轴是变形的杠杆,动力作用于轮上省力,作用于轴上费力。 将简单机械的使用特点与机械的作用和性能联系起来。为设计制作机械模型做好知识铺垫。 设计制作机械模型思路和方法讨论确定评价项目和标准设计方案精品文档
明确任务:让我们分组制作由两种或两张以上简单机械组合而成的机械模型,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 点拨:制作思路。 机械模型设计是机械制造基础。 1.明确设计的目的(省力或省距离)、使用环境、可选用的材料。 2.选择可组合用的简单机械类型。 3.对选取的简单机械进行组合加工。 4.设计新颖,制作精细,外表美观,使用方便。同时要注意制作要安全。 点拨:学生自备原料和器材。部分工具可由学校实验室提供。 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风,学明确任务,创新思考: 以致用。获得亲身从方便生活的角度构建机参与实践的体验械模型的用途、作用、所需和经验。 要的简单机械以及如何组在小组合作感受合而成理想中的机械模型。 集体的力量,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出示表格:活动评价表。引导学生完善评价的项目,建构高级的评价要求。 点拨:1.制作模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模型的设计是否新颖。 3.模型制作的工艺水平。 学生参与讨论。 4.模型的省力情况和机械效率如何。 制定活动方案。 5.活动成果展示时小组的整体表现。 6. …… 点拨:成果的表达可采用文字、图片、模型等多种综合形式呈现。 出示方案:《设计、制作一个机械模型》活动方案。 点拨:按照活动方案进行设计、制作。 明确标准,引领模型制作与展示。 明确方案任务, 组内合作交流。 让学生更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标准地进行研究。 精品文档
模型制作点拨:以组为单位,集中智慧进行图纸设组内合作,设计制作, 计、材料汇集、加工制作、实验论证,并实验论证、展示准备。 收集过程性图片、数据,并做好展示准备。 集中智慧, 实践提升。 成果展示【教学反思】
精品文档
明确要求: 1. 说明名称。 2. 说明用途及作用。 3. 说明工作原理。 4. 说明技术指标。 5. 说明改进设想。 6. 实践感受。 依据设计和制作机械模型及成果展示对小组进行赋分,对优秀小组进行奖励。 班级展示,享受成果, 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让学生在经历有付出、有收获的过程中,增强珍惜科技成果,热爱科学研究情感。 精品文档 附件1:
《设计、制作一个机械模型》活动方案
一、活动小组合作成员:
制作小组名称
姓 名 二、活动时间: 三、活动场地: 四、器材工具准备:
五、设计图(活动中用到的物理知识):
六、记录活动数据的表格:测量机械提升重物所需拉力与物重之比及其机械效率 序号 1 2 3 精品文档
提升物重/N 物体移动距离/m 所需拉力/N 拉力移动距离/m 机械效率 性 别 年 龄 称谓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组员 组员 组员 特长 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