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带上她的眼睛
初中语文组 康双
教学目的:
1.浏览课文,把握故事内容,简要概括文章故事情节。 2.体悟文章的主旨,分析小说人物形象。
3.通过阅读作品理解作者对为科学而献身的人的崇敬与赞美;激发热爱科学的感情,树立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体悟文章主旨,分析小说人物形象。 2.体会作者感情,培养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时间:2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情景激趣“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句话一出,引起了大众的共鸣。世界如此之大,美景如此之多,用我们的眼睛去探索到每一处美景才是最佳的选择。但有时,碍于现实,身不由己,我们无法用自己的足迹踏遍每一处风景,试想:如果有人能带上你的眼睛去旅行呢?那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文中的小姑娘就经历了这一切,一起走进她的故事去一探究竟吧。
二、整体感知 1、预习检测。
小组合作学习,解决导学案上的生字与解词。(要求:1、读准字音2、能正确解词并运用3、有不会的圈出来,全班解决)
2、概括文章故事情节
问:看看文章的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带上她的眼睛》 生:她是谁? 带上她的眼睛去干吗? 为什么要带上她的眼睛? 师:带着这些问题,跳读课文,去文中寻找答案。
生回答提出的问题。问:你能试着把这些问题的答案连贯起来,连成一句话,来概括一下文章的故事情节吗?
明确:因为“落日六号”地航飞船失事,小姑娘被困地心。为了让小姑娘最后看看这 美丽的世界,所以主任安排我带上她的眼睛去度假。
3、深入文本,分析人物形象。
文中的“我”和小姑娘,你更喜欢哪个人物形象?说说你的理由。 生结合课文,自由表达自己的看法。
问: 文中的我和小姑娘看到草原时感受相同吗?
明确:我虽然对草原景色有感叹,但觉得草原的一切都寻常。而她对草原的一切景致都感到惊喜,渴望地看草原上的每一朵野花,每一棵小草,看草丛中跃动的每一缕阳光,渴望地听草原上的每一种声音。一条突然出现的小溪,小溪中的一条小鱼,都会令她激动不已;一阵不期而至的微风,风中一缕绿草的清香都会让她落泪。
(板书) 环境 心境
我——宽阔——窄(失了心眼) 小姑娘—狭窄——宽(爱之眼)
理解文章表达的中心思想:通过写她深陷地心只能通过传感眼镜感性地了解地球的故事,歌颂了乐观、敬业为了科学而不怕献身的精神,也表达了最平凡的事物才更需要我们去珍惜的哲理。
4、了解作者及科幻小说文体 作者简介(屏显)
刘慈欣,男,汉族,1963年6月出生,1985年10月参加工作,山西阳泉人,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科幻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阳泉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科幻小说代表作家之一。中国作协第九届全委会委员。
主要作品包括7部长篇小说,9部作品集,16篇中篇小说,18篇短篇小说,以及部分评论文章。代表作有长篇小说《超新星纪元》、《球状闪电》、《三体》三部曲等,中短篇小说《流浪地球》、《乡村教师》、《朝闻道》、《全频带阻塞干扰》等。其中《三体》三部曲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将中国科幻推上了世界的高度。
作品蝉联1999年—2006年中国科幻小说银河奖,2010年赵树理文学奖,2011年《当代》年度长篇小说五佳第三名,2011年华语科幻星云奖最佳长篇小说奖,2010、2011年华语科幻星云奖最佳科幻作家奖,2012年人民文学柔石奖短篇小说金奖,2013年首届西湖类型文学奖金奖、第九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2015年
8月23日,凭借《三体》获第73届世界科幻大会颁发的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为亚洲首次获奖。 2015年10月18日,凭借《三体》获第六届全球华语科幻文学最高成就奖,并被授予特级华语科幻星云勋章,该等级勋章只有获得国际最高科幻奖项雨果奖和星云奖的作家有资格获取。同时刘慈欣担任了由游族网络开发的三体游戏的云端架构师。
5、课堂小结:
本文写的是人类深入地球内部进行探险,地层飞船在航行中失事,下沉到地心,船上只剩下一名年轻的女领航员,她只能在封闭的地心渡过余生的故事。作者讲故事的技巧非常高明,他用简朴的语言,轻易地操控着读者的阅读体验。这种操控有情节的:通过大量的伏笔与照应,使情节的发展既在意外又在意中。有人物的:故事中的女生最初给人的感觉是娇小、楚楚可怜,让读者产生同情和怜惜的柔情;随着故事的发展,她无理而任性,让读者觉得讨厌;而最终她的牺牲精神又让读者感佩。 作者在塑造人物时,善于通过我与“她”的对比,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6、布置作业: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经过20年的研制,第一艘能够进入地心航行的地航飞船“地心一号”研制成功。你很荣幸,成为了“地心一号”地航飞船的地航员,进入地心,找到了“落日六号”并同它成功对接。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请展开你的想象,续写一段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