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共青团组织中的一员,应以国家的繁荣富强为己任,应为Xx系统的蓬勃发展做贡献。充分发挥我们团员青年的主观能动性,在职工面前展现我们的先进性和积极性、牢牢的树立起我们团组织的光辉形象,不仅在工作中能够运用我们的技术和知识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还能够承担团的工作发展重任、并经得起时间考验,不断引导广大团员在活动中向党员学习,向党员看齐,提高团组织的素质。
五、其他注意事项:
1、部分主题团日活动邀请处团支部和兄弟所团小组参加(视具体情况而定);
2、在活动地点明显处悬挂国旗、党旗、团旗和横幅,横幅内容统一为:Xx所团小组“永远跟党走——五?四献礼”主题团日活动,张贴“永远跟党走——五?四献礼”主题团日活动海报
3、活动中团员都要佩戴团徽;
4、建议在Xx局论坛上新建一个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
活动板块;
2017年疟疾宣传主题篇(3):爱国卫生月手抄报内容
爱国卫生运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特殊的历史背景,并曾一度被提到政治任务的高度。爱国卫生月我们需要画手抄报来掌握更多卫生知识。
爱国卫生运动的起源:美军投放病菌
1952年2月29日,美军置国际公法于不顾,用飞机、大炮对我国东北一些地区投放含有炭疽杆菌、鼠疫杆菌等10余种病菌的苍蝇、跳蚤等生物,对我国发动了细菌战争。美国的这一罪恶行径,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开展了大规模的反细菌战。
1952年3月14日,政务院决定成立中央防疫委员会,任务是领导反细菌战,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在第二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毛泽东主席为大会题词:”动员起来,计究卫生,
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粉碎敌人的细菌战争”。
1958年2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除四害讲卫生的指示》。《指示》提出要在10年或更短一些的时间内,完成消灭苍蝇、蚊子、老鼠、麻雀的任务(后来将“麻雀”改为“臭虫”),使我国人民转病弱为健强,转落后为先进。1958年是全国向四害和疾病大进军的第一年。各基层单位每星期、各大单位每月检查评比一次,年终检查评比一次。指示发出后,全国掀起除“四害”运动。
声势浩大的爱国卫生运动
在过去,机关、厂矿、学校、街道经常号召人们开展各项卫生活动,并且有一系列的检查和评比措施。比如打苍蝇,人们要把打死的苍蝇装在小瓶子里上交,打老鼠,要交老鼠尾巴,学生交给学校,工人交给工厂,退休及无职业者要交给居委会,以证明自己的“战绩”。
那时候的人们怎么灭蚊
今年爱国卫生月主题是灭蚊防病,针对灭蚊从古至今都是一个大问题,在五六十年代人们是怎么做的呢?退休职工张
老先生还记得,五六十年代的时候,上级号召熏蚊子,于是,家家户户都找些木柴之类的能烧的东西,把“六六粉”之类的杀虫药撒在上面,然后点燃。所有人家同时行动,放眼一望,四处烟雾弥漫,十分壮观。
退休职工关大妈回忆,那时候各单位都有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以下简称“爱卫会”),基本都是单位一二把手兼任主任,受上级爱卫会领导,机关、学校都是如此。工厂的车间、科室、班组都有相应的负责人。
单位每周检查一次卫生,宿舍、办公室都在检查之列,不合格的扣奖金。此外,街道、企事业单位还通过自编自演文艺节目来宣传爱国卫生运动,节目有快板、小合唱、三句半等,爱国卫生运动热火朝天,很有声势。
蚊子可传播哪些传染病
蚊子可传播疟疾、乙脑、黄热病、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寨卡病毒病等多种疾病,其中寨卡病毒病主要是由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埃及伊蚊分布于我国海南省、台湾南部、广东省雷州半岛、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州、德宏州及临沧市等地区;白纹伊蚊分布于北至辽宁省沈阳市、大连市,西至陕西
省陇县和宝鸡市,西南至西藏墨脱一线及其东南侧大部分地区。
如何使用驱蚊剂
将驱蚊剂喷、涂抹在头部、四肢等裸露皮肤处,特别是耳后、颈部等部位,要避免药物进入眼睛和嘴里。一般室外环境间隔2-4个小时涂抹一次驱蚊剂。一般具有我国农药登记证的商品驱蚊剂可以用于婴儿,但不要用于2个月以下的婴儿。
蚊虫叮咬后如何处理
一般蚊虫叮咬的处理主要是止痒,可外涂清凉油、风油精等止痒、抗炎。如果发生局部肿胀、感染,及发热、皮疹等症状,须及时去医院就诊。
感染蚊媒传染病后,如何避免传染给家人和朋友?
若被蚊虫叮咬并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并主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