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总]2012年全国各地高考状元学习法
2012年全国各地高考状元学习法
北京理科状元:杨蕙心 毕业中学:北京八中
高考总分:711分+20分 单科成绩:语文139分、数学 140分、英语141分、理综291分
考入:香港科技大学 理综:用选择题补漏洞
用选择题是因为最后复习的阶段,做一些大题会非常疲惫,一道大题的分值一般在十几、二十多分,这样做完整道大题花费的时间比较长,但却只覆盖了比较少的知识点,而选择题一道题有四个选项,每个选项的知识点都是不同的,在同样的时间内可以做好几道选择题,这样可以让大家在这些知识点中更多地找到你可能出现的漏洞,工作量比较小,收效比较大。
福建省文科状元:曾春明 毕业中学:福建省泉州七中高考总分:673分 单科成绩: 语文130分、数学147分、英语141分、文综255分 数学:统筹答题法 考入:北京大学元培实验班
数学能得高分与否在于速度与准确度结合是否合理。先说速度,考场上2小时的统筹安排决定着成绩高低,一般来说,用15分钟的时间来完成选择题,5分钟的时间完成填空题;用60分钟的时间完成运算题,剩下半小时检查试卷。而要做到这些,就需要在高考复习的一年里,坚持每天做一份以上的试卷,即使在最后的冲刺阶段也必须每天保持一定的练习量,只有这样才能在考场上调动一切注意力,一切困难才能够迎刃而解。
甘肃 薛逢源 数学:差距总结法
也许有些同学觉得自己的老师水平不行,可是老师教书许多年,同样的内容重复了许多次,思路、方法肯定很成熟,从老师身上你能学到很多基本的方法。更重
要的是,你要发现老师做题比自己快的原因,在老师的书写过程中,发现老师解题提速的原因,是强大的运算能力还是巧妙而被人忽视的小技巧,你都可以在细心观察中找到。其次,就是笔记、总结,将老师的典型例题抄下来细细品味,再找一两道同类型的题小试牛刀,很快你就将老师的方法转化为自己的方法,数学就是在这一点一点的进步、成长中实现飞跃的。
广东省状元:邓远源 毕业中学:广东省茂名一中 考入:香港大学数学物理系 英语:化整为零法
我们不可能每天连续两个小时做一套英语题,但我们可以化整为零,把一套英语试题拆成单项选择,完型填空,阅读理解和改错四个部分,利用每天零散时间完成需时较少的完型填空、单项选择和改错的训练,再用半个小时左右的完整时间训练阅读理解,这样做的好处是每天都可以训练各种题型,保证了训练的连续性,即手感,而且充分利用了零散时间,和每天连续两个小时做一套题相比,这种方法既不会引起由于连续做题而造成的学习兴趣下降,也有效地舒缓了大脑的疲劳。
贵州省文科状元:黄厚瀚 毕业中学:贵州水城县二中 高考总分:655分 单科成绩:语文124分、数学122分、英语136分、文综273分
考入: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数学思想化法
做一道题之前,我们要有数学思维意识,不要一下子就落入常规的解题思路中,而是要用某一种数学思想来解决这道题。解完后或是看完一道题的例解,就要明确用了什么方法、什么数学思想,马上找类似的题加以巩固练习。 河北理科状元赵威 毕业中学:河北衡水中学
高考总分: 683分+10分单科成绩: 语文98分、数学148分、英语139分、理综298分
考入:清华大学计算机系 化学:发散联想复习法
在我以前的认识中,化学学习主是靠认真,对思维灵活性的要求相对于数学、物理来说要低一些。但是,就在最为紧张的三轮复习阶段,老师却常常在处理完习题之后,留下半节课的时间来领着我们进行“发散联想”式的复习,由于限制条件小,找出的答案往往会有许多,与我们平时习惯做的无机框图断题有很大不同。这种方法对于开阔自己的思路,特别是消除由于长时间大量做题而形成的一些思维定势有很大帮助。 河南理科状元 张超杰 毕业中学:河南新郑二中
高考总分:692分 单科成绩:语文124分、数学150分、英语138分、理综280分
考入:清华大学工物系工程物理专业 化学总结规律
别把化学当作化学来学,而应把它当作数学或物理来学,也就是说,不要将化学看成是死记硬背的科目,其实化学中也是有许多规律的,很多同学抱怨化学方程式难记,其实根本
不用记,给出确定的反应物,利用学过的知识分析反应物的化学物理性质,再结合原子守恒,氧化还原等规律,很容易就能写出。
黑龙江理科状元 徐峰 毕业中学:哈尔滨师大附中 高考总分:712分 单科成绩:语文133分、数学145分、外语146分、综合288分
考入:清华大学生物工程系 转化与划归的思想
顾名思义,转化与划归就是将一些不熟悉未知的东西转化成我们熟悉已知的结论,我觉得学习正是从无知到有知的过程,因此我们应该充分依托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对没有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和整理,我们才能从我们不熟悉的领域走向我们熟悉的领域。
湖北理科状元 李龙 生物:知识网络图
生物的识记内容相当多,联系又相当复杂,因此我倾向于制作知识网络图,将三册生物书归纳在一起,找到知识点的联系。相对物理,化学而言,生物的书写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