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安全文明施工创优方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1、雨季进行外墙施工对脚手架尤其要注意,必须严格按照脚手架施工方案及JGJ59-2011进行检查,必须保证连墙件的留设,拆除脚手架必须要有施工方案并经审批。

2、加强对脚手架地面立柱检查,发现地面下沉造成悬空的应及时将地面夯实,并将立柱脚垫牢。

3、脚手架平桥要将杂物全面清理,减少外脚手架荷载。 14.5.4场地积水

应及时对施工场地内的积水进行清扫,避免因地滑造成事故,可在适当位置悬挂注意安全的标志。

14.5.5防雷安全措施

雷电灾害主要是通过云、地之间的放电过程形成的,突出地面越高和导电性能越好的物体,就越容易成为落雷点。

1、人员的防雷。当雷云临空时,要尽量避免成为“尖端”,不应该把雨伞、金属物体高举过头,要尽量缩小人体与地面的接触面,防止跨步电压的伤害;不应在大树下或高楼旁躲雷电,避免雷电引下时,产生旁闪络伤害人体,要与高大物体保持一定的距离,一般在3米以上;雷雨天气时不宜使用、接触电器设备,不要太靠近建筑物的外墙;雷电时不宜藏身在孤立的草棚、茅房、凉亭等导线性能差的建筑物内。预防雷电造成人身伤亡,要掌握两条:一是不要让人体成为引雷的尖端;二是不要让人体成为雷电流的通道。

2、建筑物的防雷。建筑物防雷应经过防雷部门的验收。必须严格按照防雷设计进行施工。

14.5.6风灾、水灾预防措施

气象机关发布暴雨、台风报警后,守卫及有关单位应随时注意收听报告台风动向广播,并及时转告项目经理或生产主管。台风接近本地区之前,应采取下列预防措施:关闭门窗,如有特别防范设备,亦应装上;熄灭炉火,关闭不必要电源和煤气;重要文件及物品应放置于安全地点;准备手电筒、蜡烛、油灯等照明物品及雨衣、雨鞋等雨具;门窗有损坏应紧急修缮;准备必要药品及干粮;基坑边应设立栏杆,并设立明显的警示标志。

14.6道路保洁措施

1、每日由专人进行场地清扫,做到道路畅通、场容整洁。 2、车辆出场前必须冲洗车轮和车厢,严禁携土污染城市道路。

3、如材料运输车辆在运输过程中污染路面,一方面应立即加派人员清理路面,另一方面,对造成路面污染的运输车辆有关加强教育,并给予适当的罚款。

14.7除“四害”措施

1、 施工现场应保持环境卫生,场内不应堆积大量垃圾,坑洼低地处不可大面积积水,以免滋生蚊虫。

2、 请卫生防疫部门派专人进行灭鼠工作,在场内易出现鼠患的地方放置鼠药,且定期增添;沟渠经常喷洒杀虫药,宿舍内可适当燃点蚊香。

14.8卫生保健急救措施 14.8.1制订一系列急救措施。 1、烧烫伤紧急救护

1)、火焰烧伤:发生火焰烧伤时,应立即脱去着火的衣物,并迅速卧倒,慢慢滚动而压灭火焰,切忌用双手扑打,以免双手重度烧伤,切忌奔跑,以免发生呼吸道烧伤;对中小面积的四肢创面可用清洁冷水(一般10~20℃,夏季3~5℃)冲洗30~60分钟,然后简单包扎,去医院进一步处理。

2)、电击烧伤:发生电击烧伤时,要将创口用盐水或新洁尔灭棉球洗净,用凡士林油纱或干净的毛巾、手帕包扎好,去医院进一步处理。

3)、烫伤:对明显红肿的轻度烫伤,要立即用冷水冲洗几分钟,用干净的纱布包好即可。如果局部皮肤起水泡、疼痛难忍、发热,要立即冷却30分钟以上,若患处起了水泡,不要自己碰破,应就医处理,以免留下疤痕;如果烫伤部位很脏,可用肥皂水冲洗,不可用力擦洗,蘸干水后,包上消毒纱布。包扎后局部发热、疼痛,并有液体渗出,可能是细菌感染,应马上到医院接受治疗。

14.8.2中毒紧急救护

1、汽油、煤油、柴油中毒:发生急性中毒时,立即将中毒者转移到空气新鲜处,脱离有毒环境,对呼吸停止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如果误食汽油、煤油、柴油,可饮牛奶或用植物油洗胃;皮肤受污染可用肥皂清洗;如果眼结膜受刺激,

可用2%碳酸氢钠洗眼,并点敷硼酸眼膏。

2、如果中毒者因口服中毒,毒物为非腐蚀性物质,要立即催吐;如果毒物为强酸、强碱,催吐后反而使食道、咽喉再次受到严重损伤,可服牛奶、蛋清等;如果中毒引起呼吸、心跳停止,应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心脏胸外按压术。

3、触电紧急救护—人体触电后,通常会出现面色苍白、瞳孔放大、脉博和呼吸停止等现象,一般属假死现象。发生触电后,应立即实施现场急救,只要处理正确、及时,多数触电者都可获救。救护程序如下:

1、迅速切断电源,如果开关距离较远,可用干燥的木棍、绳索、木板等挑开电线,也可设法用带有绝缘柄的工具将电线切断。如无上述条件而必须用手解救时,救护者必须站在干燥的木板上,一只手拉住触电者非贴身干燥衣服,使其脱离电源;

2)、使触电者就地平躺,解开裤带、衣领,轻拍其肩部,呼叫其姓名,观察有无反应,禁止摇动头部,如果触电者伤势较轻,可让其休息1小时左右,再送医院观察;

3)、设法找冰块制成冰袋,放在触电者头部、腋下、腹沟股下,以减缓身体新陈代谢,促进脑复苏;

4)、若触电者伤势较重,呼吸停止时,使其躺平,清除口内异物,施行口对口人工呼吸,触电者口部有外伤时,可采用口对鼻人工呼吸,若心跳停止,施行胸外心脏按压,送医院途中不停止。

14.8.4碰撞伤紧急救护 1、碰伤、戳伤

1)、轻度的碰伤,可马上冷却受伤部位,这样会舒服许多;

2)、如果受伤部位是身体活动较多的部位,可能会造成内出血,应注意静养; 3)、尽可能使受伤部位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在高于心脏的位置,如果受伤部位不能动弹或不自然地弯曲,可能是脱臼或骨折,应立即去医院治疗;

4)、如果是手指发生戳伤,千万不可拽拉,应先在伤痛部位包上布,用冰冷却30分钟,再垫板并和相邻手指用绷带缠上固定,尽快到医院治疗。

2、手脚扭伤脱臼

1)、发生扭伤要静养,停止行走和劳动,尤其不要负重;

2)、用冰袋或是盛放冰块的塑料袋放在毛巾上局部冷敷,可以减轻出血、肿胀;

3)、抬高下肢,患足最好垫高2厘米;

4)、扭伤部位可外贴伤科膏药,并可内服七厘散、红药片、跌打丸等中成药; 5)、有陈旧性扭伤的患者,平时穿高腰鞋,以保护踝部;

6)、发生脱臼时,要用绷带和固定物固定受伤部位,到医院治疗。 3、骨折

1)、若伤口出血,应先止血,然后包扎,再进行骨折固定;

2)、固定伤骨可用木板、杂志等支撑物固定骨伤,不要试图自己扭动或复位。固定夹板应扶托整个伤肢,包括骨折断端的上下两个关节,这样才能保证骨折部位固定良好;

3)、固定时,应在骨突处用棉花或布片等柔软物品垫好,以免磨破突出的骨折部位;

4)、固定骨折的绷带松紧应适度,并露出手指或脚趾尖,以便观察血液流通情况;

5)、立即送医院骨科治疗。 14.8.5外伤紧急救护 1、穿剌伤

1)、小而浅的伤口,可将异物拔除,压迫伤口周围,使细菌和血一起流出,清洁伤口后垫上消毒纱布,用绷带缠好;

2)、对刺伤伤口深、污染重者最易发生破伤风,一定要注射破伤风预防针; 3)、刺伤深,估计会伤及血管、神经、内脏时,刺入物不能随意拔除,要防止大出血等意外情况,应到医院治疗;

4)、穿剌伤较严重,肠管、网膜等脏器脱出,不应在现场复位,可用洁净的碗、盆等覆盖后包扎,急送医院;

5)、受伤后出血严重,如无人救护,伤者不要惊慌,四肢上的伤口可用干净的衣物、手帕、毛巾等加压包扎,到医院进一步处理。

2、止血方法 1)、直接压迫法

(1)、伤口脏污时,要用自来水等冲洗;

(2)、在伤口处包上干净的布或用洗过的手紧紧压住,不可把卫生纸和脱脂棉直接包在伤口上;

(3)、压住伤口,用绷带紧紧缠住,将伤口抬高到高于心脏的位置。 2)|止血点压迫法

(1)、上臂动脉:用4个手指掐住上臂的肌肉并压向臂骨 (2)、大腿动脉:用手掌的根部压住大腿中央稍微偏上点的内侧 (3)、桡骨动脉:用3个手指压住靠近大拇指根部的地方 14.8.6中暑紧急救护

迅速将患者移到阴凉通风处仰卧休息,解开患者的衣扣腰带。患者能喝水时马上给其喝些凉开水、淡盐水或糖水、清凉饮料。患者体温升高,可冷敷、冷水擦身,或不断给其扇风吹凉,以助散热。如果患者呼吸困难,要进行人工呼吸,并给病人嗅氨水。重症中暑者昏迷不醒、高热时应迅速送往医院治疗。

14.8.7施工现场设立保健药箱,常备下列药品:

1、外用药:云南白药(止血愈伤)、创可贴(小创伤出血)、京万红软膏(烧烫伤)、酒精(局部消毒)、紫药水(消毒防腐)、清凉油(驱暑醒脑、防治虫咬)、风油精(虫咬、晕车、牙痛、关节痛)

2、内服药:速效感冒胶囊(发烧、感冒)、氟哌酸(腹泻、尿路感染)、心痛定(降血压,治高血压、冠心病)、阿司匹林(解热、镇痛)

14.8.9治安防范措施

1、责任制和资料。落实治安防火责任人,防火领导小组和综合治理小组每月有活动;设立治安防火、现场人员花名册等资料或档案。

2、防盗。贵重工具、材料要有防盗措施;仓库、厨房门窗牢固,外围设夜间照明。

3、遵纪守法。重视职工遵纪守法和职业道德教育,确保不发生刑事、治安案件及打架斗殴、工资纠纷事件。

4、工地各出入口设有保卫室,并有门卫制度加强对人员的出入管理。 5、加强施工队伍的全面管理,坚持岗前培训和持证上岗,严禁接收“三无人员”。进入现场人员、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应当佩戴公司统一制作

安全文明施工创优方案

1、雨季进行外墙施工对脚手架尤其要注意,必须严格按照脚手架施工方案及JGJ59-2011进行检查,必须保证连墙件的留设,拆除脚手架必须要有施工方案并经审批。2、加强对脚手架地面立柱检查,发现地面下沉造成悬空的应及时将地面夯实,并将立柱脚垫牢。3、脚手架平桥要将杂物全面清理,减少外脚手架荷载。14.5.4场地积水应及时对施工场地内的积水进行清扫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sugo56wbm3h0qq02ukg7f1wl0k4bu0152a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