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组3个棱柱体上得到的6个抗压强度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为试验结果。如6个测定值中有一个超出6个平均值的±10%,就应剔出这个结果,而以剩下5个的平均数为结果;如果5个测定值中再有超过它们平均数±10%,则该组结果作废 (1)试件成型日期????2011年11月12 标 准 砂 (g) 1350? 水 (cm3) 225? (2)测试日期????2011年11月15日龄期:13天 成型三条试件所需材料用量 水?? 泥(g) 450? (3)抗折强度测定 加荷速度:??? N/s 编号 ?1 ?2 ?3 均值 编号 1? ?2 ?3 ?4 ?5 ?6 均值 试件尺寸(mm) 宽b ?40 40? ?40 高h 40 ?40 40? 跨距L 160 160 160 (4)抗压强 破坏荷载P(N) 抗折强度f度测定 (MPa) 荷速度:??? s 4210? 4050? ?4150 4137 ? 抗压强度 f(MPa) ? 受压面积F(mm2) 破坏荷载P(KN) ? ? ? 1600 ? 第四节 水泥凝结时间测定 实验仪器 玻璃 板,标准稠度仪,水泥净浆搅拌仪,电子称,湿气养护箱,量筒 试验步骤 (1)采用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方法拌制净浆, (2)记录开始加水的时间,作为凝结时间的起始时刻, (3)将拌制好的净浆立即一次性装入圆模,震动数次后刮平,然后放入湿气养护箱内, (4)初凝时间测定,在养护箱中养护至30min时进行第一次测定,测定时,从养护箱中取出成净浆的圆模,置于试针下,使试针与圆模净浆面刚好接触拧紧螺丝1-2s后,突然放松螺丝,让试针垂直自由沉入净浆。观察试针停止下沉或释放试针30s时指针的读数,当试针沉止距地板(4±1)mm时,为水泥达到初凝状态;五分钟测一次。 (5)终凝时间测定,将初凝后的试件放入养护箱内继续养护,当快到终凝时,取出试件,重复初凝中的过程,隔十五分钟测一次,直至试针不在试件上留下痕迹,则此时为终凝时刻。 实验结果 加水时间 放入圆模时间 10:44 10:53 第五节 水泥的密度试验 实验仪器 里氏瓶,小勺,电子称,煤油,浅盘 实验步骤 将煤油倒入里瓶内,使页面处于刻度线0-1之间,称取质量,再称取水泥60g,加入里氏瓶内,称取总重 实验结果 ? 水泥的密度按下式计算(精确至小数后第二位): 式中? ?——水泥的密度(g/ cm3); ????? m——水泥的质量(g); ????? V——装入瓶中水泥的绝对体积(cm3)。 按规定,密度试验用两个试样平行进行,以其计算结果的算术平均值最后结果,但两个结果之差不应超过0.02 cm3。 煤油体积 加水泥后体积 水泥质量 60 密度 第六节 水泥的安定性检测 实验仪器 沸煮箱,雷氏夹,钢尺,玻璃板,标准稠度仪,水泥净浆搅拌仪,电子称,湿气养护箱,量筒 实验步骤 (1) 将雷氏夹置于玻璃板上,与水泥浆接触的表面均须涂上一层机油,每个试验成型两个, (2) 将拌制好的净浆装满雷氏夹圆环,一只手扶住雷氏夹,另一只手用约10mm宽的小刀訍到数次,顶盖一面涂有机油的玻璃板,放入养护箱养护(24±2)小时。 (3) (4) (5) 养护过后,取出量雷氏夹针尖的距离, 然后放入沸煮箱水中算板上,指针朝上,试件互不交叉。 在(30±5)min内加热至沸腾,并恒沸(180±5)min 实验结果 放入雷氏夹时间 泥饼 10:59 11:06 测后有少许裂痕 第二章 粗细骨料试验 ???????????????????????????????????? 试验日期:??2011年11月15日 试验内容 测定粗细骨料的含水率,堆积密度,颗粒级配,表观密度,吸水率,表观密度,空隙率,含泥量等实验,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提供资料。? 第一节 砂的级配试验 实验器材 砂样标准砂一套,包括径孔:、、、、、、(mm),并附筛底和筛盖。天平,搪瓷盘,毛刷。 实验步骤 (1) 称取烘干试样500g (2) 将试样倒入标准筛中,其顺序由大到小 (3) 先用手摇30s,再逐层摇筛,将筛下的放入下一层,循环。 (4) 称出各号筛的筛余量 实验结果 (1)计算分计筛余率:以各号筛筛余量占筛分试样总质量百分率表示,精确至%。 mn——150μm、式中——an、300μm、600μm、1.18mm、2.36mm、4.75mm及9.50mm各个筛上的筛余量(g)及相应的分计筛余百分率(%)。 (2)计算各个筛上的累计筛余率An:累计未通过某号筛的颗粒质量占筛分试样总质量的百分率,精确至%。如各号筛的筛余量同筛底的剩余量之和,与原试样质量之差超过1%时,须重新实验。 (3)砂的细度模数按下式计算(精确至): 2 ??μf (A? A 3 ? A 4 ? A 5 ? A 6 ) ? 5 A 1 100 ? A 1 式中?μf——细度模数; A1、A2、A3、A4、A5、A6——分别为4.75mm、2.36mm、1.18mm、0.60mm、0.30mm、0.15mm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 (4)累计筛余百分率取两次实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细度模数取两次实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如两次实验细度模数之差超过时,须重做实验。 砂样取样数量?500 克。 方孔筛(mm) 颗粒级配 筛底 合计 细度模数 第一次筛分 筛余量(g) 0 153 分级筛余(%) 0 累计筛余(%) 0 筛余量(g) 0 45 第二次筛分 分级筛余(%) 0 9 累计筛余(%) 0 平均累计筛余 0 0累计筛余百分率(%)20试验曲线 406080100试验曲线1区2区3区0.30.61.182.364.759.50.15筛孔尺寸(mm)砂的级配曲线
建筑材料实验报告 - 图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