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考试[及解答]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附件:

初中数学课标学习解答

第一章数学课标(实验稿)的研究背景和基本理念

一、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依据是〈基础教育改革课程纲要〉

二、制定《课标》的理论与实践基础是中国数学课程改革与发展的研究。 三、阐述《课标》的基本理念:

1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基础性) ---人人能获得必需的数学(普及性)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发展性) 2数学的发展要在数学课程中得到反映

3数学课程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 4数学课程的内容要包括“过程”

5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6教师的角色要向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转换 7评价应关注学习过程,应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8科学合理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

四、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可通过哪些活动来体现?

答:1.教师引导学生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应该成为一个鼓励者和启发者;当学生取得进展时,教师充分肯定学生的成绩,树立其学习的自信心;当学生取得结果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回顾与反思。

2.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想法,有针对性进行指导,起到“解惑”的作用;教师要鼓励不同的观点,并恰如其分地切入学生的争论,在合作的过程中引导,使组织的过程成为参与学生讨论的过程;教师要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对自己的教学作出适当的调整。

3.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包括情感环境、思考环境和人际关系等多个方面,引导学生开展数学活动,这样做的结果是师生双方面的共同发展。

五、在各个学段中,《课标》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运用四个

第二章把握世界数学课程发展的脉搏

六、美国《标准》中数学教学计划的六条原则是:

答:平等原则、数学课程原则、数学教学原则、学习原则、评价原则、技术原则。

七、国际数学课程标准有哪几个特点?

答:1.面向全体;2.注重问题解决;3.注重数学应用;4.注重数学交流;5.注重培养学生的态度、情感与自信心;6.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 注意:没有“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八、国外初中数学教材的面貌有几个特点?

答:1.现实化和生活化;2.趣味化;3.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线来贯穿内容;

4.内容呈现方式多样化;5.注意学生学习的评价

第三章数与代数领域的意义、内容与要点分析

九、初中阶段代数学习的核心目标是什么?

答:是使学生运用符号来解决问题和进行交流、发展符号感。即运用符号表达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表达)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用符号表达的问题(操作)从符号运算中得出结论并对结果进行检验(解释)

十、符号感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1.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符号来表示(是首要方

面,是将问题进行一般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叫做符号化)。 2.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重要方面)。 3.能进行符合符号间的转换。(利用解析式、图象、数值、自然语言等多种形式去表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

4.能选择适当的程序和方法解决用符号所表示的问题(运用代数式运算、方程求解、函数分析等方法)。

十一、如何进行符号间的转换?

1.学生要从解析式、图象、数值和自然语言等多个方面理解同一规律。 2.这四种表示方式之间是互相联系的,一种表示的改变会影响到另一种表示的改变,学生要能由其中的某种形式大致了解其他的形式。

3.多种表示的方法不仅可以加强概念的理解,也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

十二、在进行符号运算时要注意哪些方面?

1可将符号运算融于运用符号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挥符号运算在解决问题和验证规律中的作用。

2要能选择适当的程序和方法解决用符号所表示的问题。 3要适当地、分阶段地对学生进行符号运算训练。

十三、代数式部分应如何设计?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2、在代数式、代数式求值、代数式运算的学习中发展符号感。

十四、英国Csms表明,学生对字母表示数的理解有哪6个水平?

1对字母直接赋值。 2忽略字母的意义 3把字母当作物体

4把字母看作是特定的未知量

5把字母看作是广义的数 6把字母看作变量

十五、代数式学习的首要目标是什么? 答:运用代数式表示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并能解释代数式的实际背景和几何意义。

十六、“方程思想”有哪几个方面?

1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中一类现象的模型

2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方程模型后,须要探索解方程的方法,特别要关注方程的一般解法。

3在实际问题中,往往必须要找出方程的近似解,因此要具备一些估计方程近似解所具备的某些性质

4对于一些不易求解的方程,数学上可以研究方程解所具备的某些性质

十七、方程与不等式部分应如何设计?

1体会方程(组)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 2经历探索方程(组)解的过程

3掌握求解方程的基础方法,并能检验解的合理性 4体会具体问题中的不等关系,利用不等式解决问题

十八、函数课程应怎样设计?

1函数思想的早期渗透

2探索现实世界中变量之间的关系,函数是刻画现实世界中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 3对函数概念理解的逐步深入①对函数概念的学习应逐步深入②函数多种表示方式的联系

4在具体函数学习中强调函数模型的思想

5结合数值、解析式、图象探索具体函数的性质 6利用函数的观点认识方程和不等式

十九、有理数、实数的学习应关注哪几个方面?

1关注数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2关注对大数、无理数等的估计

3关注对运算意义的理解以及对运算方法的选择 4利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和探索规律

二十、简述数与代数的教学策略

1注重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过程,突出数、符号用来表示与交流的作用 2鼓励学生的充分探索和交流 3注重培养学生的代数推理能力

4重视对数与代数知识的理解和应用,避免繁杂的运算 5注重发挥计算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

二一、如何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1符号表示和符号运算中的推理 2利用数值与图象进行推理 3利用比例进行推理

二二、简述数感的主要表现

答: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

第四章空间与图形领域的意义、内容与要点的分析

二三、几何课程发展的国际趋势:建模、抽象、推理、综合、计数

二四、几何课程的教育价值有哪些?

1更好地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

2发展无尽无穷的直觉源泉,形成创新意思 3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的发展

二五、几何课程的目标是什么?

1首要目标(初中几何)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赖以生存的空间,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觉,同时通过对图形基本性质的探索和证明,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包括合情推理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使他们理解证明的意义和过程,体会推理和证明的力量。

2核心目标是通过观察、描述、操作、想象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六、空间观念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能由实物的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的形状,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能根据条件作出立体模型或画出图形

2能描述实物或几何图形的运动和变化

3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

4能运用图形形象地描述问题,利用直观来进行思考

二七、“图形与变换”学习主要目标是什么? 学习主要目标:了解现实世界中有关图形变换的现象的基本特征,学习变换的基本性质、探索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从变换的角度欣赏图形、设计图案,体验变换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注:《标准》中这部分并不是在介绍变换几何,不要求从严格定义出发来研究变换的性质,从而研究图形的性质。

二八、图形与坐标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使学生了解确定图形或物体位置的方法,灵活运用不同的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并感受图形变换与相应坐标变化之间的关系。

二九、学习证明的重点是在于使他们确实感到证明是有意义和有用的。

三十、“图形的认识”部分应如何设计?

1在现实情境中抽象出图形,经历建立模型的过程。

2经历探索图形性质的过程,掌握一些基本图形的基本性质。

3增加视图与投影等有关空间的内容,更好地发展空间观念。 4运用所学的图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①雪花曲线:具有有限的面积,却有无限的周长,它的周长持续乘4/3来直观理解

②密铺问题:对于形状大小相同的正多边形,只有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能密铺。

三一、“图形与变换’部分应如何设计?

答:体现“现实内容数学化“、”数学内容规律化“、“数学内容现实化”三者统一 ①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探索(轴对称、平移、旋转)现象的共同特征,认识变换(轴对称、平移、旋转)的基本性质

②探索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及基本图形的变换性质 ③灵活运用轴对称、平移和旋转的组合进行图案设计 ④欣赏并体验变换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其丰富的文化价值⑤认识图形的相似及其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三二、“图形与坐标’部分应如何设计?

1探索刻画物体或图形的位置的方法,灵活运用不同的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 2能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

3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感受图形变换后点的坐标的变化

注:在初中阶段学习直角坐标系,重点是使学生学会一种刻画物体或图形位置的方法,为理解和把握空间图形提供一种新的角度。不必象高中解析几何那样利用代数计算的方法解决图形的问题。

三三、“图形与证明”这部分设计要注意哪几点?

1在探索图形性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活动过程中,发展合情推理,学习有条有理的思考与表达。 2体会证明的必要性

3掌握证明的基本格式,养成说理有据的态度 4体验证明素材的丰富多彩

三四、证明的价值有:证实、理解、思维、系统、发现、信念

三五、“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要注意哪些方面?

1以现实生活中的大量实例为背景,使学生体验图形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 2注重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思考、想象、推理、交流、反思等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全面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4发挥计算机等信息技术对空间与图形课程及其教学的作用

第五章统计与概率领域的意义、内容与要点分析

三六、统计与概率的教育价值有哪些?

1有助于学生适应现代化社会的需要

2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运用数据进行推断的思考方式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考试[及解答] 

附件:初中数学课标学习解答第一章数学课标(实验稿)的研究背景和基本理念一、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依据是〈基础教育改革课程纲要〉二、制定《课标》的理论与实践基础是中国数学课程改革与发展的研究。三、阐述《课标》的基本理念:1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人人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sqbm9aect8uhsm07rs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