厅局:主动作为谋“三农”
作者:暂无
来源:《农村-农业-农民·下半月》 2016年第2期
在河南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河南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住建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厅、省林业厅、省政府金融办等7家单位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作了交流发言,现将发言要点摘编如下:
河南省发改委主任 孙廷喜
用发展新理念实现农业农村良好开局
一、2015 年主要工作
(一)抓重大事项。黄河滩区居民迁建第一批试点安置区已基本建成,部分群众已搬迁入住,第二批试点前期工作基本完成。河口村水库建成蓄水,出山店水库、前坪水库相继开工建设,小浪底南岸等四大灌区前期工作取得新进展。通过新增千亿斤粮食田间工程新建高标准粮田148万亩。
(二)抓产业提升。大力推进食品万亿级产业集群建设,积极推动品牌企业集中布局,形成了一批百万吨级产业基地。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实现了农产品质检县级全覆盖。
(三)抓城乡统筹。研究制定了我省推进“三个一批人”城镇化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制订了郑州、信阳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总体方案,启动首批68个重点示范镇工程和第一批新农村规划引导点建设,有序推进滑县、邓州等20 个省级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
(四)抓民生实事。安排以工代赈资金4.86 亿元,建设一批乡村道路、农田水利等中小型基础设施项目。新解决了835万农村居民和中小学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新建改建县乡公路和通村道路1.3万公里,基本实现县县通管道天然气。
二、“十三五”工作谋划和2016 年工作重点
“十三五”时期,河南省发改委将以建设现代农业大省为目标,以保证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为重点,着力推进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着力加强农业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用实际行动落实发展新理念。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推动农业集约高效绿色可持续发展。落实中央“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继续深入推进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建设工程、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工程和都市生态农业发展工程,力争到2020年建成6369 万亩平均亩产超吨粮的高标准粮田,培育450个省级农业产业化集群,建成30个以上省级都市生态农业示范园区。2016年,新建高标准粮田700万亩,力争省级农业产业化集群总数达到200个。大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筛选确定首批特色产业化集群和特色经济园区试点。
(二)加快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防洪体系,加快推进一批大中型水库、重要支流治理等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供水网络,加强水资源调配工程建设,构建纵横连通的水网体系。进一步完善灌排体系,加快推进重点灌区建设,继续实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项目,加强低洼易涝地治理。2016年,重点完成河口村水库竣工验收,加快出山店水库和前坪水库工程建设,推进小浪底南岸等四大灌区前期工作,争取完成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建设。
(三)实施脱贫攻坚工程。编制实施我省“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确保到2020 年完成全省43 万人口的易地搬迁任务。集中力量实施“三山一滩”群众脱贫工程,2016 年力争“三山”地区易地扶贫搬迁8 万人,黄河滩区居民迁建试点再启动搬迁4 万人。继续加大以工代赈工作力度,加强对建档立卡贫困村的精准扶贫。
(四)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有序推进农业人口市民化,落实“三个一批人”城镇化实施方案。深入推进国家和省级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和县城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试点,加快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按照“五规合一”要求,推进第一批新农村引导点建设,扩大示范带动效应。
集中财力,创新机制,确保财政支农力度不断增强
河南省财政厅厅长 朱焕然
2015 年,全省各级财政部门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大省建设方略,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全年农林水事务支出完成783.3 亿元,增长18.3%,重点支持了高标准粮田、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都市生态农业三大工程和“三山一滩”扶贫攻坚工程建设,实施了财政支持农民合作社创新、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秸秆综合利用等一系列试点。与此同时,进一步创新财政支农方式方法,设立了现代农业发展基金和农业综合开发股权投资基金,中原农业保险公司开展业务运营,河南农业信贷担保公司和扶贫开发政府融资平台筹建工作扎实推进,服务和保障“三农”发展新的投融资机制正在形成。
“十三五”期间,财政部门将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加强改革创新,完善支持政策,加大资金投入,推动深化农业领域改革,改进农业生产组织方式,提高农业生产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水平。2016 年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一)支持农业生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支持实施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建设工程,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健全完善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支持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促进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统筹运用现代农业发展基金、农业综合开发股权投资基金和相关财政资金,加快实施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工程和都市生态农业发展工程。健全农业公共服务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开展农村集体经济试点,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二)创新“三农”事业投入保障机制。建立健全财政、金融、担保、保险‘四位一体’支农政策体系,形成良性合作联动机制,构建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体系。稳步扩大涉农基金规模,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引导和带动社会资本投入农业生产领域。发挥农业信贷担保体系作用,继续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风险补偿试点,着力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三)积极支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财政支农投入新增部分重点用于扶贫开发,省级一般性转移支付、涉及民生的专项转移支付,进一步向贫困地区倾斜。优化扶贫投入结构,按照“转、扶、搬、保、救”五措并举的要求,大力实施发展生产、易地搬迁、生态补偿、发展教育脱贫和社会保障兜底“五个一批”工程,支持完成全年减贫目标。发挥省级扶贫搬迁融资平台作用,解决扶贫开发资金瓶颈。
(四)着力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探索开展财政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支持村集体领办土地股份合作社,有效利用村集体土地等资源。继续深入开展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奖补和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加强传统村落保护,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按照“明确标准、三年到位”的办法,逐步健全以财政投入为主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逐步提高行政村奖补
标准。支持开展林业生态省建设提升工程,开展国有林场改革,建立起有利于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增强林业发展活力的国有林场新体制。
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打造升级版新农村
河南省住建厅厅长 裴志扬
一、2015年主要工作
(一)超额完成危房改造任务。2015 年完成危房改造26.2万户,争取中央补助资金20.67 亿元,超额118%完成省政府确定的12 万户危房改造任务。
(二)规范农房建设管理。提请省政府出台了《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规范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的指导意见》,第一次以政府文件规范农村住房建设管理相关事项。按照“先止乱”要求,开展了农村公路两侧“双违”治理,蔓延势头初步得到遏制。
(三)编制完善村镇规划。稳步推进全省109个中心镇、112个中心村规划示范引导点建设,组织27 个试点县(市)编制新农村建设规划,启动了兰考县全域中心村规划编制。组织起草了《河南省中心镇规划建设导则》。
(四)推动传统村落保护和特色乡村建设。省级传统村落增加到511 个,国家级传统村落增至99个,37 个传统村落获得2015年度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11 亿元。16 个镇村被公布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
(五)整治乡村环境。牵头起草《河南省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指导市县编制生活垃圾专项规划,完善处理设施。开展《农村人居环境信息调查》,加强重点镇污水治理项目实施,积极争取济源、巩义、新密、邓州4 县市纳入全国污水治理试点县市。
(六)开展美丽宜居乡村试点示范。启动175 个乡镇、271个村庄开展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试点。首批评选公布9 个美丽宜居小镇、35 个美丽宜居村庄面向全省示范引导。
二、“十三五”工作谋划和2016 年工作重点
(一)持续深入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国家明确2020 年要全面完成现有农村危房改造任务,据调查,目前我省农村尚有存量危房65 万户,2016 年计划改造15 万户以上,保证2020年全部完成农村危房改造任务。
(二)进一步规范农村住宅建设管理。指导地方健全乡级村镇建设管理机构,落实村民委员会住宅建设兼职协理员的设置。开展各级村镇规划建设的巡回检查督导,及时纠正制止和依法查处农村违法违规建设行为。
(三)加强乡村规划编制。2016 年重点抓好建设活动频繁,发展前景好,有一定产业基础的中心村、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的规划编制工作,重点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对于一般
村庄,积极推进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和实施,力争到2018 年,全省基本实现农村规划全覆盖。
(四)抓好小城镇建设。制定《河南省中心镇规划建设导则》,做好建制镇示范相关工作,努力建设一批功能完善、产业突出、特色鲜明的精品镇、亮点镇、特色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