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课时作业]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
1.(2019·太原高一期末)从20世纪40年代中期开始,世界主要货币(包括英镑、日元、德国马克、法国法郎和瑞士法郎等)均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同时美元与黄金以35美元/盎司的价格自由兑换。这是因为( )
A.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 C.经济互助委员会建立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D.关贸总协定的成立
解析: 根据所学,布雷顿森林体系包含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其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定实行固定汇率制和“双挂钩”原则,与材料“世界主要货币均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同时美元与黄金以35美元/盎司的价格自由兑换”相符,故A项正确;马歇尔计划是战后美国对苏“冷战”的一部分,美国援助西欧、控制西欧的一项重要措施,材料并未涉及该信息,故B项错误;经济互助委员会是战后苏联为应对美国“冷战”,在经济领域所采取的对抗措施,材料未涉及,故C项错误;战后美国建立起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和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材料信息属于前者,关贸总协定则属于后者,故D项错误。
答案: A
2.(2019·朔州高一期末)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期间,经过多方商讨国际货币基金事项,谈到最终决定美国、英国、苏联、中国和法国的基金份额的分配为:27.5亿美元、13亿美元、12亿美元、5.5亿美元和4.5亿美元。此份额分配( )
A.体现参与国的地位平等 B.说明法国比中国获得更多利益 C.表明美国拥有很大优势 D.加重了中国在基金份额的负担
解析: 根据材料“27.5亿美元、13亿美元、12亿美元、5.5亿美元和4.5亿美元”可以发现,美国在国际货币基金中拥有特殊的地位,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国和法国的基金份额的分配为……5.5亿美元和4.5亿美元”,结合所学,成员国认缴资金的数额决定投票权的多少,法国认缴资金少于中国,股票权也要少,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27.5亿美元、13亿美元、12亿美元、5.5亿美元和4.5亿美元”表明,美国在国际货币基金中认缴资金最多,投票权最多,美国拥有特殊的地位,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了中国在国际货币基金中,认缴资金比例较小,投票权较少,不能体现加重中国负担的一面,故D项错误。
答案: C
3.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时,规定成员国投票权大小与其认缴的股金份额
成正比。据此推断( )
A.从各国所承担的责任看,此项规定合理 B.从各国所享有的权利看,此项规定不合理 C.从各国的国际地位来看,此项规定合理 D.从各国的经济实力来看,此项规定不合理
解析: 据材料“规定成员国投票权大小与其认缴的股金份额成正比”可知从各国所承担的责任看,此项规定合理,故A项正确;认缴股金份额应该与各国所享权利有一定关系,应该是合理的,故B项错误;认缴股金多少并不能决定国际地位,国际地位应该是综合国力,故C项错误;经济实力强理应多交股金,自然投票权利就更大,此处应该是合理的,故D项错误。
答案: A
4.关贸总协定规定:“缔约国之间通过谈判,在互惠基础上互减关税,并对减让结果进行约束,以保障缔约国的出口商品适用稳定的税率。”这有利于( )
A.进一步削弱发达国家的利益 B.缓解其成员国间的贸易不平等状况 C.维护发展中国家和贸易小国的利益 D.消除关税壁垒,推动世界贸易发展
解析: 关贸总协定的宗旨是缔约方通过相互削减关税和消除关税壁垒、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促进自由贸易。
答案: D
5.自1981年起,中国多次获得一个国际组织的贷款,用于改良农田、建立商品粮基地和发展教育事业等。根据以上事实判断,这个“国际组织”应是( )
A.联合国 C.世界银行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D.亚太经合组织
解析: 世界银行的宗旨是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由材料中的贷款投入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可以判断该“国际组织”是世界银行,故选C项。联合国和亚太经合组织都不会向成员国提供贷款,排除A、D两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通过提供短期贷款缓解成员国国际收支平衡,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
答案: C
6.1948年以来的40多年里,发达国家的平均关税已从36%减到4.7%。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平均关税在同期也下降到13%,达成关税减让的商品达10万多种。同期内,世界贸易总额增长了10倍以上。这主要是由于( )
A.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
B.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D.国际贸易体系的建立
解析: 材料反映了1948年以来的40多年里,各国关税降低、世界贸易总额增长,这与战后关贸总协定成立、国际贸易体系的建立有关。
答案: D
7.阅读二战后世界关税与贸易发展情况变化趋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世界关税平均水平在不断下降 ②世界贸易总额持续增长 ③各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提高 ④经济全球化在逐步形成 A.①② C.②③④
B.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世界贸易的相关知识点。①从材料中看出世界关税水平在不断地下降,故①正确。②从材料中看出世界贸易总额持续增长,故②正确。③关税不断下降体现出各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提高,故③正确。④从材料中看出经济全球化的逐步形成,故④正确。故①②③④均正确,A、B、C三项错误。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生产中的比重(%)
国家 时间 1937年 1948年 美国 41.4 56.4 英、法 18.5 15.8 德、意、日 16.8 7.9 美国的外汇黄金储备在1937年占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外汇总储备的46.4%,到1948年占74.6%。
——王斯德等《世界当代史》
材料二 1945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在要求国会批准《布雷顿森林协定》的咨文中说:“我们必须把和平的机构坚实地放在国际政治和经济合作的牢固基础之上……国际经济合作的基石就是布雷顿森林关于国际货币基金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建议书。”
——《新编国际经济学》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为谋取国际经济合作,在经济领域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其主要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
(3)材料一、材料二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解析: 第(1)问根据表格中工业生产比重和文字材料中的黄金储备比重数据可知,美国在其中都处于绝对优势地位,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世界形势所产生的影响概括。第(2)问抓住材料二中的关键信息“《布雷顿森林协定》上……国际经济合作的基石就是布雷顿森林关于国际货币基金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建议书”,首先判断其经济领域的“重大举措”,然后结合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背景分析其“目的”,“结果”可结合所学回答。第(3)问根据题干两则材料,从经济因素方面说明。
答案: (1)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工业生产。美国黄金储备在资本主义世界中都占绝对优势,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受到了美国的极大冲击。
(2)举措:倡议成立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主要目的:掌握资本主义世界金融霸权,争当世界金融霸主。结果:基本实现其目标,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3)内在联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实力空前膨胀,为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奠定了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