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2:丽水学院多媒体课件制作规范(试行)
随着高校现代教育技术的的高速发展,多媒体教学方法的应用也越来越深入,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和措施。根据教育部颁布的多媒体课件制作规范,并结合我省高校实际情况,为进一步提高我院多媒体课件设计制作质量,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作用,特制定本多媒体课件制作规范。
1、课件类型:
多媒体教学课件是一种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展示特定教学内容,体现一定教学策略和思想的计算机教学程序。它可以用来存储、传递和处理教学信息,并与学生进行交互操作。它通常集教学性、科学性、交互性、集成性、测试性于一体,根据其内容与作用的不同多媒体课件大致分为以下7种类型:
(1)教师用于课堂辅助讲授用的“助讲型”或称“助教型”课件; (2)用于学生自学自测的“自学型”或称“助学型”课件;
(3)将教师课堂授课过程同步录制提供学生课后复习的“授课型”课件; (4)用于对学生能力进行测试和考试的“测试型”课件; (5)用于模拟和加强现场实验的“仿真型”课件;
(6)作为课外提供给学生学习以扩大知识面的“教学参考型”课件; (7)包含网络教学课件和网络教学活动的“网络课程” 2、运行环境
2.1 教学软件运行环境
单机版课件在本机安装或在本机光盘运行,网络版课件应能通过因特网远程访问,客户端的操作系统一般为中文的Windows2000及以上版本,采用国家标准GB2312汉字字库。浏览器采用 Internet Explorer 5.0以上版本为标准运行环境,兼顾Netscape4.0及以上版本。
2.2 硬件运行环境
表1.课件应能在以下硬件环境下运行 机型 CPU类型 内存(RAM) 硬盘(HD)空间 光盘(CD)驱动器 显示器分辨率与色彩 声卡与音频输出 2.3 网络运行环境
(1)能充分支持各种客户工作站,在局域网和校园网内,正确运行相应系统的多媒体
最低配置 PC系列 Pentium Ⅲ 128M 120M 8倍速 800×600×256色 8位声卡 标准配置 PC系列 Pentium Ⅳ 256M 40G 52倍速 1024×768×32位色 16位声卡 教学课件;
(2)多媒体文件服务器能在局域网提供各种教学资源的网上复制,提供教学课件的直接调用和运行;在远程网上提供教学资源下载。
(3)WWW服务器能接入Internet ,在远程网上提供网络版教学课件运行条件和各种教学资源下载。
2.4 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安装与运行
(1)多媒体教学软件必须配有详细的安装及使用说明书。 (2)说明教学软件对于学生用计算机的硬件配置需求。 (3)指明教学软件所适应的操作系统及软件平台需求等;
(4)指明相应的网络工作方式:如“文件共享”、“客户/服务器”(Clint/Server)、“WEB服务器/浏览器(Browser/Server)”等;
(5)网络版的教学软件必须指明运行服务器操作系统、网络平台软件及支撑软件的种类和版本等;
(6)指明是否受局域网或子网限制,如是否能够跨网段运行,是否能够跨路由器访问,能否通过Internet访问等;
(7)指明是否支持“无盘工作站”方式,若不支持,需指明所需写入的本地硬盘的容量;
(8)需在客户端安装浏览器插件或安装部分软件,必须提供安装程序或这些软件的下载网址。
(9)指明服务器对于课件程序语言的运行环境,如ASP、JSP、PHP等。 (10) 指明使用数据库的种类,如SQL Server、ORACLE等。
(11)不论是在客户端,还是在服务器端,都应该符合“多媒体软件安装、运行与卸载”的要求,能够方便的卸载恢复系统原状;
(12)不得因为“加密”而对服务器文件网络属性的设置产生影响。 3、多媒体课件制作原则
(1) 多媒体教学课件是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新的教学媒体,是直接为教学服务的,因此课件制作必须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 以相关课程教学大纲为依据,但不要完全受教学大纲的限制。
(2) 现代多媒体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不是取代关系而是优势互补的关系,使用多媒体是为了辅助课程教学,要处理好多媒体课件与文字教材和其他教学手段的关系,避免出现书本搬家而简单的将文字搬到网上或课堂投影银幕上的现象。
(3) 课件采用超文本和超媒体结构,内容由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小模块组成,每个模块都应具有明确的主题和相对完整的内容。
(4) 课件必须具有交互性,为学生的参与提供足够的空间,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想象力。特别是“自学型”课件,更要讲究交互性。
(5) 课件必须具有丰富而精练的内容、方便而有效的表现形式和生动悦目的画面,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兴趣,减少学生的厌学情绪。
(6) 课件应当避免文字教材和素材的简单再现,应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尽量采用各
种精心设计的画面、动画和声音效果,实现传统教学方式难以达到的教学效果。
(7) 用于课堂教学使用投影机的“助讲型”课件,文字的前景色与背景色反差要大,文字的字号不能太小,应使用粗体字,使坐在后排的学生也能看清。
(8) 课件尽可能做到可以实现网上共享。
(9) 课件应考虑如何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监控、答疑、评估等教学反馈的内容和方式。 4、课件开发 4.1 选题和立项
选题和立项应考虑以下几点:
(1) 相关课程的教学现状和教材使用情况; (2) 拟开发的课件在学校课程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 (3) 所选题的教学内容能否有利于多媒体教学特点的发挥;
(4)课件使用的对象和目的,明确课件是提供给教师用做课堂教学演示,还是用于学生个别化学习,还是用于基本技能的训练;
(5) 校内外有否相同的课件,课件所需要的素材准备情况; (6)课件开发人员状况。 4.2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课件制作中的重要环节,设计者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学习对象的特点进行设计,包括课件内容的撰写和提供课件需要的各种素材,把握好课件内容的教学性和科学性,依照教学目标,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确定解决问题的有效步骤。教学设计工作通常由熟悉课程内容教学经验丰富的主讲教师完成。
(1) 内容设计
课件的内容设计要考虑以下内容:
①明确课件的定位,包括课件的类型(助讲型、自学型、授课型、网络课程)、课件的教学对象(高职生、专科、本科)、课件的学时数和要达到的教学目的;
②课件的总体框架。将课程的教学内容分成若干部分,将每部分的主要内容根据其在教学中的作用分配在课件的各个摸块;
③课件中的教学内容通常可分为4级,第1级相当于章,第2级相当于节,第3级相当于小节,第4级对应知识点,表现为模块。知识点是最小模块,是教学中不能再分割的内容。要给出各级模块及子模块的详细提纲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④每个模块相对独立,分别表达清楚一个和数个概念。模块中涉及到的相关知识可用热键或热字等方式进行链接;
⑤给出每个模块的全部素材(文字内容、图片、音频、视频等),给出需要链接的相关知识;
⑥向课件后期制作和素材加工技术人员说明课程的内容和具体的要求。 (2)设计要点
①教学内容必须准确无误,内容的展开要符合教学规律;
②内容的选择要适合多媒体的表现形式,要与其它形式的教材呼应;
③课堂教学“助讲型”课件,文字部分不易太多,通常为提纲式,展现在投影屏幕上的
树状结构:
网状结构:
节点:超媒体中表示信息的基本单位。当在计算机监视器的屏幕里显示时,一个节点对应于一个画面,画面中可以是文本、图像、动画、声音等。
链:用于连接各个节点。一个节点可能有若干个出口。
大多数多媒体课件通常采用树状、网状、线性相结合的复合型超媒体结构(如图所示)。
第一节 绪论 第一节 第一章 模块1 模块2 第二节 模块3 第三节 主页
第二章 第三章 模块4 ①课件的主结构通常采用树状结构。其他相关内容可以链接在模块中(如名词、定律、思考题、答案等);
②检索和帮助等采用网状结构链接在树状主结构上。检索可以按时间、人名或关键词进行。帮助内容单独用线状结构组织,同时将每个内容挂接到相关的地方,既能顺序查看,也可在线查阅。
(2)模块化结构
多媒体课件一方面要提供醒目而方便地跳转方式,另一方面每个节点的内容必须是模块化的。即内容应当是相对独立的,每个模块相对完整地描述一个或一组信息。模块化结构没有明显的前后关系。
每屏能展现的内容是有限的,由它引伸的内容可采用通过交互的手段(如弹出窗或分区显示)展现在较小的显示区,形成大屏套小屏的结构。这样处理既可以清楚地表现屏和屏之间的从属关系,也容易实现相互之间的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