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XX小学校本培训记录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校本培训活动记录 培训主题 培训形式 学习文章 集体 培训时间(课时) 主持人(主讲人) 2014.2.22 赵书华 培 训 过 程 一、学习《爱的奉献——教学中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1、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策划者 美国心理学家苏伯尔说过:“影响学习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教师关注学生的成长,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才能据此展开教学。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现有知识储备;教师的教学设计要考虑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教师要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教学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在备课中,教师应该预先设计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使每个教学环节都具有目的性,让教学更加有效。策划教学活动时,教师应该注意以下问题:一、对师生双边活动的预设应当为教学目标的实现服务。二、对师生双边活动的预设应当建立在师生相互平等的基础上。 2、 教师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教师即促进者,要求教师不但要成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而且要成为学生人生的引路人。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更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收获,实现“有效教学”。教师要力求做到:心中有爱,爱自己的学生;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有效探究性学习的策略有:①、创设问题,激发探究。②、创设情境,引发探究。③、预设时间与空间,激励自主探究。④、展开想象的翅膀,引发探究。 3、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调控者 教学调控能力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要素。教学调控能力主要包括: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的计划和安排,对自己实际教学活动进行有意识的监察、评价和反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调解、校正和有意识的自我控制。教师要对“坏孩子”进行恰当的引导,教他们如何明辨是非,建立起正确的是非观。教学中,尽量给他们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给以鼓励性评价。 尚店小学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校本培训活动记录(数学组)

培训主题 培训形式 评课 集体 培训时间(课时) 主持人(主讲人) 2014.3.18 赵书华 培 训 过 程 评刘芸老师执教的《混合运算》 余俊书老师发言:本节课教学重难点突出,学生精神集中参与不同层次的练习态度认真,秩序井然。学生用有效的学习方法指导解决新出现的中括号算式,充分明确中括号的作用。本节课板书设计工整,整洁,如果再强调一下小括号和中括号具体作用在哪,就更好了。 张静老师发言:1、讲授新课层次分明,抓住重点,突出难点。2、注意纠正学生的数学语言,用“÷”不是数学符号而是运算符号。3、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算式。 张云侠老师发言:1、教学思路清晰,教学设计有创新,有自己的思想。2、学生能在交流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想法。 刘道杰老师发言:1、教学过程流畅,教师语言亲切。2、教学思路清晰,设计合理,重点突出。3、在教学中要注重培育问题意识,要突出中括号的作用。4、练习设计有开放性,还可以在原有基础上再作提高。 王娟老师发言:本节课,教师善于运用启发性,鼓励性的语言,充分调动了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运算顺序后,用直线画出先算的部分,帮助学生掌握运算的顺序,效果较好。

尚店小学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校本培训活动记录(数学组) 培训主题 培训形式 学习理论 讲 座 培训时间(课时) 主持人(主讲人) 2014.3.30 赵书华 培 训 过 程 学习《从现代教学论观点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 一、改革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 我们研究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不能孤立地进行。教学方法是教学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是一般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因此它要服从于一般教学论的原则指导;但是它又必须体现数学学科的特点。 按照教学论的观点,教学方法是同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的心理特点、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密切联系着的。研究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必须紧密结合小学数学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适应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并且联系小学数学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现代教学论的发展趋势及其对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改革的影响。 (一)在教学目的任务上,改变了传统的单纯传授知识,而更注意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由于教学目的的改变,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的教学方法显然不能适应新的要求。为此陆续出现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如发现法、探索问题法、研讨法、独立作业法等。有些教育心理学家还同传统的教学方法做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探索发现式的学习对启发思维、促进学习的迁移很有好处。由于这些方法更多地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不同程度地学到获得知识的方法,就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从而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二)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 1、教师要善于说明学习的意义,创设问题的情境,揭示矛盾,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 2、教师要努力创造活跃思维的条件,引导学生去思考。 3、教师要适当放手让学生进行实践活动。 4、教师要适当变换数学作业的形式。 5、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利用学习的反馈信息,搞好检查与评价,加强反馈的效应。 三、在教学方法上,强调多种方法的交叉使用和互相配合。 四、在教学组织形式上,灵活运用多种形式,以适应学生的差异。 五、教学过程实现最优化,提高教学效率。 尚店小学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校本培训活动记录(数学组)

培训主题 培训形式 评课 集 体 培训时间(课时) 主持人(主讲人) 2014.4.7 赵书华 培 训 过 程 评王燕老师执教的《认识人民币》 陈玉玲老师发言:老师结合学生的实际。一年级的小学生有顽皮、好动、好奇、易激动的特点,课的开始以猜谜语导入,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创设情境方面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试一试”时,潘老师设计的两个信封,一个信封里装的是2张5角,另一个信封里装的是5张2角,当学生数完后,你举着让学生看了看,这个时候也应该板书:5角+5角=10角=1元,2角+2角+2角+2角+2角=10角=1元,学生进一步理解1元=10角,听了容易忘记,看了才会记在心里,同时也为学生做“想想做做”第3题的思维指明了方向。你有不同的方法吗?学生就会明白,原来老师说的其它方法,就是把不同角的钱加起来凑成5角。 张老师发言:在认识人民币的过程时,直接出示1元、5角、2角、1角、5分、2分、1分的纸币、硬币,让学生指认,学生一看,都是自己熟悉的,更是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整节课以学生喜欢的故事贯穿后面的教学,不仅让学生轻松掌握了元、角、分之间的进率,而且完成了后面的巩固练习,环环紧扣,引人入胜。总之,本节课的设计充分体现了运用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课程改革理念。 李老师发言:本节课的难点是知道1元=10角,1角=10分,并会在元、角、分之间进行单位换算。这一点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显得有些抽象,不易被理解。在这里老师就充分发挥出多媒体的优势,把这些抽象的知识转化得形象化、具体化,比如:在学习1角=10分时,老师把十张一角以逐层显示的方式,给学识一个视觉冲击,让学生清楚的“看”到这一抽象化的知识,并通过数一数的方法来深刻记忆。 张静老师发言:在严老师的数学课上,除了可以学到数学知识外,还有更多的收获,比如为我们带来充满童趣的故事;欣赏并回忆了《一分钱》的儿歌,更重要的是时时不忘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爱护人民币,珍惜每一分钱!从小就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一堂数学课上同时包含了语、音、品。这么生动、丰富的学习活动,学生们肯定学得不错,对学的内容印象深刻。这也体现了新课程中所提倡的:在小学里实施综合化课程的教学。 张云侠老师发言:老师对这节课的设计,把认识人民币的全过程用猜一猜→认一认、帮一帮→算一算、拿一拿、买一买(算价钱买东西)等几个活动串连在一起,使整个教学过程形成一个动态的教学活动整体。

尚店小学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校本培训活动记录(数学组)

培训主题 培训形学习《精心设计有培训时间(课时) 2014、4、21 效的数学练习题》 集 体 式 主持人(主讲人) 赵书华 培 训 过 程 学习《精心设计有效的数学练习题》 相关内容如下: 练习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 一、精心的课前准备是提高数学课堂练习有效性的前提。 1、精心选题,用好教材中的习题。 2、精心设计练习。 教育教学实践表明: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创造性的精心设计练习题,课堂练习要注重开放性。 二、保证课堂练习时间是提高数学课堂练习有效性的保障。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学习新知识后,若不及时进行巩固练习就会很快遗忘。所以练习应主要在课内进行。这样,一方面使学生正确理解的知识,及时巩固、强化,另一方面是错误的认识、解法能在教师指导下及时纠正。 三、正确对待学生练习中的错误是提高练习有效性的关键。 首先,学生练习中的错误对教师的教学有指导意义。 其次,学生练习中的错误能反映学生的学习是否有效。 四、用足用活每一题是提高练习有效性的捷径。

XX小学校本培训记录

校本培训活动记录培训主题培训形式学习文章集体培训时间(课时)主持人(主讲人)2014.2.22赵书华培训过程一、学习《爱的奉献——教学中教师的地位和作用》。1、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策划者美国心理学家苏伯尔说过:“影响学习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教师关注学生的成长,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才能据此展开教学。因此,教师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shxa1rfo60fvqu4yw276b8ve00zsa00v45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