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中医基础理论第七、八章 病机习题集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中医基础理论第七、八章 病机习题集

第七、八章 发病 病机

一、选择题 (一)A1型题

1.机体感受病邪,病邪潜伏一段时间之后发病者,属( )

A.徐发 B.继发 C.复发 D.伏而后发 E.感而即发 2.原病再度发作或反复发作,称为( )

A.徐发 B.继发 C.复发 D.伏而后发 E.感而即发 3.外感湿邪致病,其发病多为( )

A.徐发 B.继发 C.复发 D.伏而后发 E.感而即发 4.肝病胁痛、黄疸,若久治不愈,渐成“癥积”者,应属于( )

A.徐发 B.继发 C.复发 D.伏而后发 E.感而即发 5.外感六淫邪气致病,其发病多为( )

A.徐发 B.继发 C.复发 D.伏而后发 E.感而即发 6.血随气逆的病机是因为( )

A.气能行血 B.气能摄血 C.气能生血 D.血能载气 E.血能化气 7.津伤化燥病机多见于( )

A.心 B.肺 C.脾 D.肝 E.肾 8.与内湿病理形成密切相关的脏是( )

A.心 B.肺 C.脾 D.肝 E.肾 9.内寒病理的形成,除肾外,密切相关的脏还有( )

A.心 B.肺 C.脾 D.肝 E.肾 10.与风气内动形成密切相关的脏是( )

A.心 B.肺 C.脾 D.肝 E.肾 11.血不足病变多见于( )

A.心肺 B.心脾 C.心肾 D.心肝 E.肝肾 12.与气不足病变形成密切相关的脏是( )

A.心脾肾 B.肝脾肺 C.心肺肾 D.脾肾肺 E.肺肝肾 13.与气陷病变密切相关的脏是( )

A.心 B.肺 C.脾 D.肝 E.肾 14.气逆病变多见于( )

A.肝脾肾 B.肺脾肾 C.脾胃肾 D.肺肝胃 E.肺肝肾 15.急、重病后期,邪已驱除,但正气耗伤,有待恢复的转归称为( )

A.正胜邪退 B.邪胜正复 C.正虚邪恋 D.邪正相持 E.邪去正虚 16.“卒发”一般不见于下列哪项( )

A.中毒 B.暴怒 C.新感外邪 D.思虑过度 E.外伤 17.下列哪种因素致病多为徐发( )

A.疠气致病 B.六淫致病 C.思虑过度 D.暴怒 E.大悲 18.阴阳互损病机多与哪一脏虚损有关( )

A.心 B.肺 C.脾 D.肝 E.肾 19.下列动风病变中,属虚实错杂性质的是( )

A.热极生风 B.阴虚风动 C.血虚生风 D.血燥生风 E.肝阳化风

20.阴阳互损是指在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的前提下,影响到相对的一方,导致( A.阴阳偏衰 B.阴阳亡失 C.阴阳两虚 D.阴损及阳 E.阳损及阴

1 / 15

中医基础理论第七、八章 病机习题集

21.阳气亏损,气化不利的水肿病,若出现日渐消瘦,烦躁不安等,其病机是( )

A.阳气亏损,水停血瘀,新血不生 B.阳气亏损,阴盛逼阳,阳气浮越 C.阳气亏损,水气凌心,心神不宁 D.阳气亏损,失于温养,经脉不利 E.阳气亏损,阴无以生,阳损及阴

22.下列除哪项外均属气血运行关系失常的病理( )

A.气血两虚 B.气滞血瘀 C.气虚血瘀 D.气不摄血 E.气随血脱 23.真寒假热的机理是( )

A.阴盛则阳病 B.重阴必阳 C.阴盛格阳 D.阳盛各阴 E.阴证转阳 24.因热极深伏,阳热内结而出现寒象者,其病理变化属于( )

A.阳盛格阴 B.阳盛则阴病 C.阴盛则寒 D.阳虚生外寒 E.热极生寒 25.“至虚有盛候”的病机是:( )

A.正气不足,邪气亢盛 B.气血不足,运行无力 C.阴阳衰竭,外邪乘袭 D.正气不足,实邪积聚 E.实邪内聚,耗伤正气 26.阴寒内盛而出现热象者,其病变多为( )

A.阴盛则阳病 B.寒极生热 C.阴盛格阳 D.阴虚则热 E.阳盛则热 27.重阳必阴病机是指( )

A.阳盛格阴 B.阳损及阴 C.阴盛格阳 D.由阴转阳 E.由阳转阴 28.正气大虚,邪气不盛,疾病缠绵难愈的病理过程,谓之( )

A.正虚邪恋 B.邪正相持 C.正虚邪盛 D.正盛邪衰 E.邪正相争 29.本为水不涵木之肝阳上亢,继而出现肢冷面白,脉沉弱者,是为( )

A.阳盛格阴 B.真寒假热 C.阳气亏损 D.阴损及阳 E.阴胜则阳病 30.“阴盛则阳病”的病机主要是指( )

A.阴寒内盛而致阳气受损 B.阴寒内盛而致阳部受病 C.阴寒内盛而致阳气受损 D.阴寒内盛而致阳气不运 E.阴寒内盛而致阳气不升

31.下列不属于“风气内动”病机的有( )

A.肝阳化风 B.阴虚动风 C.风邪上扰 D.血虚生风 E.热极生风 32.导致津液输布障碍,水湿痰饮内生的主要因素是( )

A.肺气宣降失职 B.肝气疏泄失常 C.脾气运化失健 D.三焦水道不利 E.小肠清浊不别 33.气的升发太过或下降不及,称作( )

A.气滞 B.气闭 C.气逆 D.气陷 E.气脱 34.由于阴阳的制约消长,阳偏胜的同时必然导致( )

A.重阳必阴 B.热极生寒 C.阳盛则外热 D.阳盛则阴病 E.阳盛格阴 35.“吐下之余,定无完气”是指以下哪种病理变化( )

A.气不摄津 B.气不化津 C.津停气阻 D.气随津脱 E.津不化气 36.阳盛格阴病机系指( )

A.邪热内盛,复感外寒,内热外寒 B.阳热内阻,气机不达,胃浊上逆 C.热毒内盛,气随汗泄,阴气不守 D.阳热内盛,乘袭阴位,逼阳于外 E.热邪深入,阳气被遏,格阴于外 37.下列哪项不是复发的诱因( )

A.劳复 B.正气 C.食复 D.药复 E.复感新邪 38.“大实有羸状”是指( )

A.虚中夹实 B.因虚致实 C.真实假虚 D.真虚假实 E.由实转虚

2 / 15

中医基础理论第七、八章 病机习题集

39.脾气虚损,运化无力,导致水湿内停,其病理变化多属( )

A.虚中夹实 B.实中夹虚 C.由实转虚 D.因虚致实 E.真虚假实 40.五脏之中,最易出现阳气亢逆的是( )

A.肝 B.心 C.肺 D.脾 E.肾 41.亡阳迅速导致亡阴的主要病机是( )

A.阳不生阴 B.阳损及阴 C.阳不摄阴 D.由阳转阴 E.重阳必阴 42.从虚实角度看,“阳胜则阴病”属于( )

A.由实转虚 B.真实假虚 C.大实有羸状 D.至虚有盛候 E.虚实错杂 43.下列除哪一项外,均属气机失调( )

A.气虚 B.气陷 C.气滞 D.气脱 E.气闭 44.以下除哪一项外,均属阳偏胜的病理变化( )

A.阳胜则阴病 B.阴虚则阳亢 C.阳胜则热 D.寒极生热 E.阳盛格阴 45.亡阴之后迅速亡阳的主要原因是( )

A.阴不生阳 B.阴损及阳 C.重阴必阳 D.由阴转阳 E.阳失依附 46.“阳胜则阴病”的病机是指( )

A.阳热亢盛,热极生寒 B.阳热亢盛,损伤阴液 C.阳热偏盛,阴寒内生 D.阴液亏虚,阳气上逆 E.阳热亢盛,外感寒邪 47.以下除哪一项外均属阴偏胜的病理变化( )

A.阴胜则阳病 B.阳虚则阴盛 C.阴盛则寒 D.阴盛格阳 E.阴证似阳

48.持续高热,面红目赤之实热病变,若突然出现肢厥面白,脉微欲绝,其病机当属(A.阳盛则热 B.阳损及阴 C.阳虚则寒 D.阳盛格阴 E.重阳必阴 (二)B1型题

A.心 B.肺 C.脾 D.肝 E.肾 1.气陷病变多见于( )

2.阴阳互损病变多与哪脏阴阳亏损密切相关。( )

A.津能载气 B.气能行津 C.津能化气 D.气能摄津 E.气能生津 3.大汗之后,气随津脱的生理基础是( ) 4.气虚自汗出,是因为( )

A.气逆 B.气闭 C.气脱 D.气滞 E.气陷 5.外邪束表而无汗,属于( )

6.症见面色苍白,汗出不止,口开目闭者,属于( )

A.心肝 B.心肾 C.心肺 D.心脾 E.心脾肾 7.血虚病变常见于( ) 8.阳偏衰病变多见于( )

A.肝肾 B.心肾 C.肺肝 D.肺肾 E.肺肝肾 9.阴偏衰病变多见于( ) 10.气逆病变常见于( )

A.肝阳化风 B.热极生风 C.阴虚风动 D.血虚生风 E.外感风邪 11.邪热炽盛,煎灼津液,伤及营血所致之痉厥、四肢抽搐等,属于( ) 12.年老精血亏少,筋脉失养之肢体麻木,手足拘挛等,属于( )

A.伏而后发 B.卒发 C.徐发 D.继发 E.复发 13.在原有疾病基础上又出现新的病变,属于( ) 14.原有疾病再度发作或反复发作,属于( )

A.阳盛化火 B.邪郁化火 C.五志化火 D.阴虚火旺 E.外感火邪

3 / 15

中医基础理论第七、八章 病机习题集

15.痰湿、瘀血、饮食积滞日久化火者,属( )

16.阴不制阳,阳热偏亢之牙龈肿痛,咽喉疼痛等,属( ) (三)X型题

1.引起疾病复发的因素主要有( )

A.饮食不节 B.过度劳累 C.外感邪气 D.用药不当 E.情志刺激 2.影响发病的因素有( )

A.气候变化 B.情志异常 C.体质虚弱 D.环境污染 E.水土不服 3.易致“感而即发”的病因有( )

A.外感邪气 B.情志骤变 C.食物中毒 D.各种外伤 E.疫疠致病 4.病势出入的病传规律包括( )

A.表邪入里 B.伏而后发 C.里邪出表 D.感而即发 5.与疾病转归关系密切的病机有( )

A.正胜邪退 B.邪去正虚 C.表邪入里 D.正虚邪恋 6.阳偏衰的病机多见于( )

A.心 B.肺 C.脾 D.肝 7.阴偏衰的病机多见于( )

A.心 B.肺 C.脾 D.肝 8.气机失调的病机包括( )

A.气闭 B.气陷 C.气滞 D.气逆 9.气血关系失调的病机包括( )

A.气滞血瘀 B.气血两虚 C.气不摄血 D.气随血脱 10.血液运行失常的病机主要包括( )

A.血不足 B.血瘀 C.出血 D.血行迫疾 11.津血关系失常的病机主要包括( )

A.津血两伤 B.津亏血瘀 C.血瘀水停 D.精血两虚 12.风气内动的病机包括( )

A.肝阳化风 B.热甚动风 C.阴虚风动 D.血虚生风 13.津气关系失调的病机包括( )

A.精气亏损 B.津停气阻 C.气随津脱 D.津气两虚 14.内燥病变多见于( )

A.肺 B.胃 C.脾 D.大肠 15.火热内生的病机包括( )

A.阳盛化火 B.五志化火 C.阴虚火旺 D.邪郁化火 16.与津液输布、排泄障碍有关的内脏是( )

A.脾 B.肺 C.肾 D.膀胱 二、词语解释 1.卒发 2.伏而后发 3.徐发 4.继发 5.阴阳互损 6.虚中夹实 7.实中夹虚 8.因虚致实

4 / 15

E.因虚致实 E.邪盛正衰 E.肾 E.肾 E.气脱 E.血随气逆 E.气随血脱 E.气随津脱 E.风为百病之长E.津气两脱 E.小肠 E.湿郁化火 E.三焦 中医基础理论第七、八章 病机习题集

9.由实转虚 10.正虚邪恋 11.阳胜则热 12.阴胜则寒 13.阳胜则阴病 14.阴胜则阳病 15.阴盛格阳 16.阳盛格阴 三、填空题

1.内燥病变多见于肺、( )、( )等脏腑。 2.内寒病理的形成多与( )、( )等脏阳气虚衰有关。

3.风气内动的病机,除肝阳化风、热极生风外,还有( )和( )。 4.精与气血关系失调的病机,主要有( )和( )等。 5.血液运行失常的病机除血瘀外,还有( )和( )等。 6.血不足病变多见于( )、( )两脏。

7.气机失调中,属于升降失常的病变有( )和( )。 8.气机失调中,属于出入失常的病变有( )和( )。 9.病势出入,包括( )和( )。

10.与疾病发生有关的外环境除气候变化外,还有( )和( )。 11.与疾病发生有关的内环境,主要有( )和( )两方面。

12.外感病邪伤人致病,即从口鼻而入,其侵犯的脏腑主要有( )和( )。 13.发病类型中,在原有病变基础上又出现新的病变,称之为( );机体感受某些病邪后,

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发病,称之为( )。

14.疾病的虚实转化,包括( )和( )两种病机。 15.阴盛伤阳,谓之( );阳盛伤阴,谓之( )。 16.寒极生热,谓之( );热极生寒,谓之( )。

17.阴阳互损多是在累及( )脏的情况下发生的,属于阴阳( )关系失调为主的

一类病变。

18.真热假寒,属于( )病变,戴阳属于( )病变。 19.精的失常,主要有( )和( )。 20.气不足的病理多与脾、( )、( )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 21.气逆病变除肝外,还多见于( )和( )等脏腑。 22.气陷又称( )或( )。

23.津气关系失调的病机主要有( )和( )两种类型。

24.津血关系失调病机,除津血两伤外,还有( )和( )两种情况。 四、简答题

1.何谓血瘀?血瘀与瘀血有何区别与联系? 2.何谓发病?影响发病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3.何谓内湿?内湿与外湿有何区别及联系?

4.何谓外感病邪?外感病邪伤人致病的途径主要有哪些? 5.何谓内伤病因?内伤病因伤人致病的途径主要是哪些? 6.何谓伏而后发?伏而后发与徐发有何不同? 7.何谓复发?引起疾病复发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8.何谓继发?继发与复发有何不同?

5 / 15

中医基础理论第七、八章 病机习题集

中医基础理论第七、八章病机习题集第七、八章发病病机一、选择题(一)A1型题1.机体感受病邪,病邪潜伏一段时间之后发病者,属()A.徐发B.继发C.复发D.伏而后发E.感而即发2.原病再度发作或反复发作,称为()A.徐发B.继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sh7w22qz079ew80o94h77xpo584e200qy0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