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预测同主族元素的性质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所有主族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数等于它的族序数
B.第ⅦA族元素的原子随核电荷数的增加,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C.第ⅠA、ⅡA族元素的阳离子与同周期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 D.前三周期元素中共有非金属元素12种
解析:A中,主族元素中O无最高正价、F无正价;C中,第ⅠA、ⅡA族元素的阳离子与上一周期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氢元素除外);D中,前三周期元素中共有非金属元素13种。
答案:B
2.镭是元素周期表中第7周期第ⅡA族元素,下列关于镭的性质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在化合物中呈+2价 B.单质能和水反应,放出氢气 C.镭比钙的金属性弱 D.碳酸镭难溶于水
解析:镭是第7周期第ⅡA族元素,根据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可知,镭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为+2价,A正确;Ca能与水反应放出H2,则比Ca活泼的镭也能与水反应放出H2,B正确;BaCO3难溶于水,则碳酸镭也难溶于水,D正确;镭的金属性比钙强,C错误。
答案:C
3.W、X、Y、Z 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Z位于ⅦA族。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W、Y可形成两种不同的化合物 B.Z的阴离子电子层结构与氩原子的相同 C.W的氢化物的沸点比Y的氢化物的沸点高 D.Y元素的非金属性比X元素的非金属性强
解析:W、X、Y、Z为短周期元素,所以W、Y位于第2周期,X、Z位于第3周期,Z为Cl,Y为O,X为P,W为C。A项,碳、氧元素可形成CO和CO2两种化合物;B项,Cl的核外电子数为18与Ar相同;C项,W的氢化物CH4常温下为气态,而Y的氢化物H2O常温下为液态,
- 1 -
-
沸点H2O>CH4;D项,Y在X右上角,非金属性Y>X。
答案:C
4.W、X、Y、Z是4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变化如图所示。已知W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18,中子数为10;X和氖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差1;Y的单质是一种常见的半导体材料;Z的非金属性在同周期元素中最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非金属性是同周期中最强的 B.对应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Z C.对应简单离子半径:X>W
D.Y的氧化物能与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
解析:根据条件可知,W的原子序数是8,则W是氧元素,又因为W、X、Y、Z的原子序数递增,原子半径X最大,且X和氖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差1,故X是钠,Y的单质是一种常见的半导体材料,则Y是硅,Z的非金属性在同周期元素中最强,则Z是氯。X的金属性是同周期中最强的,A错误;对应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Z>Y,B错误;氧离子和钠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对应简单离子半径:W>X,C错误;Y的氧化物是二氧化硅,能与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氢氧化钠溶液反应,D正确。
答案:D
5.下列说法中,不符合ⅦA族元素性质特征的是( ) A.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增强 B.易形成-1价离子
C.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显酸性 D.从上到下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减弱
解析:ⅦA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减弱,A不符合ⅦA族元素性质特征;最外层均是7个电子,均易得到1个电子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易形成-1价离子;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显酸性;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减弱,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减弱。
答案:A
6.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碳 X 回答下列问题:
(1)Z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
- 2 -
氮 Y 硫 Z (2)表中元素原子半径最大的是(写元素符号)________。
(3)下列事实能说明Y元素的非金属性比S元素的非金属性强的是________。 a.Y单质与H2S溶液反应,溶液变浑浊
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1 mol Y单质比1 mol S得电子多 c.Y和S两元素的简单氢化物受热分解,前者的分解温度高
解析: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可知X为Si元素,Y为O元素,Z为Cl元素。 (1)Cl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3周期ⅦA族;
(2)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表中元素原子半径最大的是Si;
(3)a.Y单质与H2S溶液反应,溶液变浑浊,说明氧气的氧化性比硫强,从而说明Y元素的非金属性比S元素的非金属性强,正确;b.氧化性的强弱与得电子的多少无关,错误;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正确。
答案:(1)第3周期ⅦA族 (2)Si (3)ac
(时间:40分钟 分值:100分)
A级 基础巩固 基础题Ⅰ
1.下列关于ⅦA族元素的说法中,不符合递变规律的是( ) A.F2、Cl2、Br2、I2的氧化性逐渐减弱 B.F、Cl、Br、I的还原性逐渐增强 C.HF、HCl、HBr、HI的稳定性逐渐减弱 D.HF、HCl、HBr、HI水溶液的酸性逐渐减弱
解析:从F到I原半径逐渐增大,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逐渐增强,故A、B两项均正确;从F到I,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C项正确;F半径较小,与H结合稳定,HF在水中难以电离出H,为弱酸,其他酸为强酸,D项错误。
答案:D
2.(2018·全国卷Ⅰ)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均不大于20。W、X、Z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W和Y同族;W与Z形成的化合物可与浓硫酸反应,其生成物可腐蚀玻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X的单质为气态 B.Z的氢化物为离子化合物
C.Y和Z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 D.W与Y具有相同的最高化合价
- 3 -
+
+
-
-
-
-
-
解析:可腐蚀玻璃的物质是HF。以此为切入点,根据题意进行元素推断,可知W是氟、X是钠、Y是氯、Z是钙。B对,钙是活泼金属元素,氢是非金属元素,CaH2是由Ca和H构成的离子化合物。A错,常温常压下,钠的单质是固体。C错,CaCl2是强酸强碱盐,水溶液呈中性。D错,氯有最高化合价+7,氟没有正价。
答案:B
3.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Li、Na、K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多 B.第2周期元素从Li到F,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C.因为Na比K容易失去电子,所以Na比K的还原性强 D.O与S为同主族元素,且O的非金属性比S强
解析:同主族元素核电荷数增大,电子层数增多;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增强;同主族元素从上而下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减弱,单质还原性增强,氧化性减弱。
答案:C
4.微量元素硒(Se)对人体有保健作用,我国鄂西地区含有丰富的硒矿资源。已知硒与氧同主族,与钾同周期,下列有关硒元素的性质描述错误的是 ( )
A.硒的氢化物以H2Se形式存在 B.硒的氧化物以Se2O3形式存在 C.硒的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硫化氢差
D.硒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是H2SeO4
解析:Se和O同主族,性质具有相似性,其氢化物为H2Se,故A正确;Se元素位于ⅥA族,最高化合价为+6价,其氧化物有SeO2、SeO3,故B错误;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其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因此H2Se的稳定性低于H2S,故C正确;Se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6价,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2SeO4,故D正确。
答案:B
5.已知常温下氯酸钾与浓盐酸反应放出氯气,现进行如图氯气的性质实验。玻璃管内装有分别滴有不同溶液的白色棉球,反应一段时间后,对图中指定部位颜色描述正确的是( )
2+
-
选项
① ② ③ ④ - 4 -
A B C D 黄绿色 无色 黄绿色 黄绿色 橙色 橙色 橙色 无色 蓝色 紫色 蓝色 紫色 无色 白色 白色 白色 解析:常温下氯酸钾与浓盐酸反应放出Cl2,Cl2的颜色是黄绿色,①处充满黄绿色的Cl2;Cl2进入玻璃管后与②处NaBr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Br2,溴的水溶液颜色为橙色,所以②处的白色棉球变为橙色;Cl2和③处KI溶液反应置换出I2,淀粉遇I2变蓝,③处棉球变为蓝色;④处Cl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Cl、NaClO,用来进行Cl2的尾气吸收,尽管反应生成的物质均为无色,但棉球本身是白色的,所以④处的颜色为白色。
答案:C
基础题Ⅱ
6.(2019·全国卷Ⅱ)今年是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150周年。如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W、X、Y、Z为短周期主族元素,W与X的最高化合价之和为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子半径:W B.常温常压下,Y单质为固态 C.气态氢化物热稳定性:Z 解析:由题中信息和图示可知W位于第2周期,X、Y、Z位于第3周期,结合W与X的最高化合价之和为8,且族序数相差2,可知X为Al,W和Z分别为N和P,Y为Si。原子半径:N 答案:D 7.我国著名化学家张青莲精确地测定了锗(Ge)、锌等九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得到的新值被作为国际新标准。已知锗的原子序数为32。 (1)它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__周期________族。 (2)锗类似于铝,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 ①它与硅位于同一主族 ②它与铝位于对角线位置,且性质相似 ③它位于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附近 ④它位于边界线附近 ⑤它是两性物质 (3)材料科学是目前全世界研究的热点,为了寻找半导体材料,科学家应在元素周期表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