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08版ISO9000质量手册及程序文件范本 - 图文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有限公司程序文件 编号: FB/CX7.5-2008 版次及修改状态: B/0 第1页 共4页 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控制程序 1 目的 对产品提供过程进行控制,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规定要求,并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产品提供过程的控制。 3 职责

3.1 生产部(车间)

3.1.1 负责产品生产过程的组织协调与策划、生产现场管理、生产调度; 3.1.2 负责生产制造过程控制; 3.1.3 负责对过程产品进行标识; 3.1.4 负责设备管理及安全生产。

3.1.5 负责提供生产过程中产品图纸、工艺文件、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 3.1.6 负责生产现场所使用的文件和资料的有效性;

3.1.7 负责对要求具备资格的操作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发证。 3.2 技术部

3.2.1 负责各阶段产品的监测,提供合格的监测设备; 3.2.2 对工艺文件的执行情况实施监督;

3.2.3 负责对全过程产品监视和测量状态的标识和对最终产品进行标识。 3.3 生产部负责对采购产品和顾客财产进行标识,并做好防护。 4 工作程序

4.1 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

4.1.1 应对公司的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进行控制,控制内容包括:

a.通过产品实现策划的输出文件和顾客要求评审的结果,获得表述产品特性的信息; b.当缺少作业指导书可能影响产品生产过程的有效运作和控制时,应编制作业指导书。如关键工序、特殊过程;

c.对影响产品节能效率的主要性能和关键参数作出明确规定,并实施有效控制;

d.使用适宜的设备,并对其进行维护、保养,以保证其能力,具体要求执行《设施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

e.配置并使用监视和测量设备,监视测量产品特性和过程特性,执行《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和《过程和产品监视测量程序》的规定。 f.有关产品放行、交付和交付后活动。 4.1.2 生产计划的制定

4.1.2.1 由销售部门填写的《生产计划通知单》,生产部经理签字后,随同图纸一起发放到车间,组织生产。 4.2 特殊过程控制

4.2.1特殊过程确认的依据

a.产品质量不能通过后续的监视或测量加以验证的过程; b.不易或不能经济地进行验证的过程;

c.该过程产品不合格的质量特性仅在产品使用或服务交付后才能暴露出来的过程; 4.2.2本公司的特殊过程: 过程。 4.2.3特殊过程的控制。

30

************有限公司程序文件 编号:FB/CX7.5-2008 版次及修改状态: B/0 第2页 共4页 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控制程序 a.应编制适宜的作业指导书或工艺,并严格执行; b.特殊过程操作人员由技术部组织培训,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操作。具体按《人力资源控制程序》规定执行。

c.对有关工艺参数进行监控,并记录。 d.使用适宜的设备,并保持设备的能力。

e.按规定的时间间隔或当生产条件发生变化时,对特殊过程的上述要求进行确认或再确认。 4.3 标识和可追溯性

4.3.1 采购产品的标识和控制

4.3.1.1 采购产品要按照不同产品类别和相同类别不同型号规格分别存放,并在存放区域的明显位置处以标牌标识,标识内容包括产品名称、型号规格、生产厂家、数量、购进日期等。 4.3.2 过程产品的标识和控制

4.3.2.1 生产过程中在制产品由各工序操作人员使用产品图号进行标识,检验员要对标识的正确性进行监控;

4.3.2.2 过程产品在转序过程中,各工序、各班组要注意对标识的保护,对标识不清或无标识的过程产品不得转序。

4.3.3 最终产品的标识和记录

4.3.3.1 最终产品经检验和试验合格后标识,标识的内容包括:产品型号、出厂编号等。 4.3.3.2 顾客对最终产品标识有特殊要求时,执行合同规定。 4.3.4 产品的可追溯性

4.3.4.1 对产品有可追溯性要求时,供销部在合同中或技术文件中注明,并确保每批产品在各个生产过程保持标识的完整性和唯一性。

4.3.4.2 各有关部门应注意保护标识,防止丢失和损坏;一旦标识丢失或损坏应立即通知相关部门,根据情况作出判断后,重新按规定进行标识。 4.3.5 产品监视和测量状态标识

4.3.5.1 产品监视和测量状态标识分类: 待检、合格品、不合格品三种状态。

4.3.5.2 产品监视和测量状态标识方法: 区域标识或挂牌标识,合格部件也可以绿颜色划“√” 4.3.5.3 凡经检验和试验过的产品,质检员作出相应的状态标识,无标识或标识不清的产品不得转序、使用和出厂;

4.3.5.4 各相关部门要负责对检验和试验状态标识进行保护,任何人不得随意更改标识;发现标识不清,发现部门或操作人员应及时通知相关人员,重新确认后按规定进行标识。 4.4 顾客财产

4.4.1顾客财产识别

顾客财产是指受本公司控制或提供给本公司使用的、所有权归顾客的财产,包括: a.顾客提供的构成产品的部件或配套件; b.顾客提供的监测、测量器具;

c.顾客的知识产权,包括技术规范、图纸和专利信息等。 当出现上述情况时,应能识别出顾客财产。 4.4.2 顾客财产的接收

31

************有限公司程序文件 编号:FB/CX7.5-2008 版次及修改状态:B/0 第3页 共4页 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控制程序 a.顾客有提供产品的要求时,销售部门在签订合同时必须注明,并与顾客签订要求提供产品的书面证明,作为本公司接受产品和与顾客协调的依据。

b.在接到顾客提供的产品后,通知技术部进行验证;

c. 技术部接到进行验证的通知后,按照《产品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的规定进行验证,并在《顾客财产登记表》记录验证结果。验证合格的顾客提供产品,由供销部办理入库手续。

d. 顾客提供产品出现不合格,未经顾客同意,不得作出处置,应通知供销部将不合格情况反馈给顾客,与顾客协商后做进一步的处理。 4.4.3 顾客提供产品的贮存、使用

a. 验证合格后的顾客提供产品,要维护其原有包装及其它防护设施,单独存放,并挂“GC”标牌加以标识;

b.仓库保管员要按照产品防护有关规定,配合技术部定期对顾客提供产品进行检查和维护,如发现损坏、丢失、不适用等问题,应查清原因,明确责任,在《顾客财产登记表》上记录有关情况,并及时通知供销部,与顾客联系,以便妥善处理。

c.顾客提供产品只能应用于顾客指定的产品,未经顾客的书面同意,不得挪作它用或做不适当的处理;

4.4.4 顾客提供图纸执行《文件控制程序》中外来文件的相关规定。 4.5 产品防护

4.5.1在产品实现和交付到预定地点各阶段,应对产品及其组成部分进行防护。防护包括标识、搬运、包装、贮存和保护。 4.5.2 标识防护

a.产品从接收到交付应按规定作防护标识。

b.防护标识应清晰、牢固、耐久,并符合规范要求。 4.5.3 搬运

4.5.3.1 搬运人员应选择合适的搬运工具和搬运方式,轻拿轻放,搬运过程中,要遵守操作规程,防止产品在搬运过程中损坏。

4.5.3.2 在搬运过程中,发生碎坏、磕、碰,不能分辨产品时,应立即停止搬运产品,并通知技术部对产品重新进行监测,如出现不合格,按《不合格品的控制程序》处理。 4.5.4贮存

4.5.4.1 产品入库的验收

a.产品入库时,保管员将产品名称、数量、规格、型号与《入库单》及相应的检验记录的符合性进行核对,核对无误后,按照不同产品类型和同产品不同型号分区域存放并做好标识;如发现质量不符或数量短缺,保管员应及时与相关部门联系处理,在未做出决定前不得动用;

b. 产品入库后,保管员登记帐目,并且定期对库存产品的质量状况等进行抽查,做到帐、卡、物一致,并确保贮存产品质量合格,并在《仓库储存情况检查记录》上记录抽查情况。 4.5.4.2 产品出库控制

a.对于外购件、半成品出库,保管员必须按照《领料单》上核定的名称、规格型格型号和数量出库发货,并在《领料单》上注明检验单号,领料人员核对后签字认可;

b.成品出库由仓储部根据合同要求,填写《发货单》,保管员按照《发货单》准确发货。 4.5.5 交付

4.5.5.1 根据合同规定的交付要求和交付方式,供销部应及时与顾客联系,商定交付具体事宜;

32

************有限公司程序文件 编号:FB/CX7.5-2008 版次及修改状态:B/0 第4页 共4页 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控制程序 4.5.5.2 产品发运前,由仓储部填写《发货单》,销售部门经理审批后,成品库发货。 发货人在《发货单》上签注发出日期,确认货已发出;

4.5.5.3 合同规定顾客自提的产品,产品入库后及时与顾客联系提货事宜。交付时提货人应在 《发货单》上签字,证明货已提走;

4.5.5.4 在装运时,装运人员要确保装车质量,防止错装、漏装情况发生;

4.5.5.5 销售部们应对产品的装车质量和防护措施作好记录,确保产品交付过程的可追溯性。 4.5.5 交付后的服务 执行《与顾客有关过程控制程序》的规定。 5 相关支持文件

5.1 FB/CX6.2.2-2008 人力资源控制程序

5.2 FB/CX6.2.3-2008 设施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 5.3 FB/CX7.6-2008 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 5.4 FB/CX8.2.3-2008 过程和产品监视测量程序 5.5 FB/CX8.3-2008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6 记录

6.1 FB/QR-7.5-01 生产计划通知单 6.2 FB/QR-7.5-02 过程确认记录 6.3 FB/QR-7.5-03 顾客财产登记表 6.4 FB/QR-7.5-04 入库单 6.5 FB/QR-7.5-05 发货单 6.7 FB/QR-7.5-06 领料单

本条款主要责任部门:生产部

33

************有限公司程序文件 编号:FB/CX7.6-2008 版次及修改状态 :B/0 第1页 共2页 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 1 目的 对监视和测量设备进行控制,确保其监视和测量能力要求。 2 范围

适用于对监视和测量设备进行控制。 3 职责 3.1 技术部

3.1.1 负责对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校准和或检定工作,并编制周期检定计划; 3.1.2 负责对偏离校准状态的监视和测量设备的跟踪处理; 3.1.3 负责有关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工作。 3.2 生产部

负责监视和测量设备的采购工作。 4 工作程序

4.1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采购与验收

4.1.1使用部门根据需要提出购买监测设备的申请报技术部,技术部根据监视测量能力和监视测量要求,对监视和测量设备的适宜性进行审批,需要时报请总经理批准。批准后,将采购要求通知生产部,实施采购。

4.1.2 生产部将采购的设备,连同有关资料一并交技术部,技术部对设备的性能、质量状况、随机附件以及有关资料进行验收,合格后办理入库手续;如出现不合格的情况,由生产部处置。 4.1.3 为方便管理,技术部应建立《监视和测量设备台帐》。 4.2测量设备的校准与调整

4.2.1 新购进的或在用的监测设备在使用前或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对照相关国家标准进行校准。校准可以是委托具备资格的计量部门或自行校准。委托校准的监测设备要保存校准记录,自行校准的设备应建立《内部校准规程》,规定校准方法、验收标准和校准周期等,校准结果填写内校记录表。

4.2.2 对于不存在校准标准的设备,应记录用于校准的依据。

4.2.3 为防止监测设备的漏检,技术部应编制《监视和测量设备周期检定计划》。 4.3 监测设备校准状态的标识

校准合格的监测设备,应采用适宜的方式进行标识,以确定其校准状态。标识方法可以是帖标、记录校准结果等。

4.4 监测设备的使用、标识、搬运、维护和贮存

4.4.1 监测设备的使用者应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或操作规程使用设备,不得自行拆卸设备或进行可能使之校准失效的调整,并提供适宜的使用环境。 4.4.2监测设备应具有标识,以标明其校准状态。

4.4.3 监测设备发生故障时,应由专业人员进行维护,其他人员不得擅自采取修复措施。 4.4.4 监测设备在贮存期间,要遵守设备规程,提供适宜的贮存环境和贮存条件,防止其损坏和失效。

4.5 监测设备偏离校准状态的控制

4.5.1当监测设备偏离校准状态时,使用人员应立即停止检测工作,及时报告技术部。技术部应记录并评价已检产品结果的有效性,确定需重新检验的范围,同时对已检产品重新进行检验。

34

2008版ISO9000质量手册及程序文件范本 - 图文 

************有限公司程序文件编号:FB/CX7.5-2008版次及修改状态:B/0第1页共4页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控制程序1目的对产品提供过程进行控制,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规定要求,并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2适用范围适用于对产品提供过程的控制。3职责3.1生产部(车间)3.1.1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safh3xcvd1h1yk7prrr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