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案设计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寓词于史 词史画互证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设 计 者 单 位 授课年级 七年级 章节名称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学 时 1 课标要求 了解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和宋词、元曲的流行 内容 通过宋词元曲和《清明上河图》,了解宋元时期大都市的繁华和市民生活的丰富多彩;并且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化成就,学会读词说史、看图探史,形成孤证不立,多重证据意识。 宋朝城市娱乐活动;宋词和元曲 内分析 容 与教学 学重点 情 分 1.学会读词说史 看图探史,形成孤证不立,多重证据意识 析 教学2.引导学生认识都市生活繁华的原因,探究经济和文化之间的内在联难点 系。 学生好奇心强,教师教学中要注重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学情从而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如果一开始就能抓住学生的求知心分析 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要求 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利用现有资源,挖掘教学潜力,给学生更多的历史背景资料,通过图片、视频等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亲临其境之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印象更加深刻。 1、通过阅读教材能说出宋元时期的社会风貌和文化娱乐情况。列举教学目标 出宋元时期的文学、艺术成就。 2、学会读词说史、看图探史,形成孤证不立,多重证据意识。 3、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热爱祖国古代优秀文化的情趣。 学生课前预习本课内容,搜集宋词元曲代表人物代表作品。 需要做的准备工作 教学策略 教学环节 那么在你的印象中宋朝是一个什么样的朝学习任务设计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设计 回答问题,对宋朝的设计意图 落实目标 从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入史料分析与实证 多重证据互证 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导入代?谁来说一说? 新课 出示材料: 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历史学家汤因比) 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余秋雨) 上一个千年的中国(宋朝),是世界超级大国,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美·耶鲁大学教授乔纳森。 出示学习目标:1、了解宋元时期出现的大都初步印象 手,设置悬念,自然引入新课 自主阅读 明确学习目教材 标,以更好的 引导学生进行环节市及繁荣表现。 一 列举宋元时期文化娱乐活动和节庆习俗。知道宋词、元曲的主要特点及代表作家。 理解都市和文化生活与经济繁荣、城市发展的关系。 2、学会读词说史 看图探史 形成孤证不立和多重证据意识。 思考问题 学习 3、感受宋元城市经济和城市文化繁荣;宋词元曲是我国古代艺术的奇葩。 第一幕“词的历史” 学生猜一猜代表人物 多媒体展示以上宋词作品,简介创作背景,以引导学 环节(1)先来考一考大家宋词元曲的常识。猜一二 猜下面都是谁? (2)表格归纳知识,分析1.从特点和语言看,诗、词、曲的区别? 2.宋代作品的主题爱国、悲愤、忧民,为什么? 第二幕:“词说节日” 填写表格 生加深感悟 思考问题 学生依据诗词说节通过诗词感受中华文化的源环节你知道以下诗句描述的是哪些节日吗?又反三 映了什么样的节日风俗? 第三幕:词说城市——词史互证 日和习俗 远流长。 学生通过史料的互初步把握词史互证的方法。 环节词1:阆苑瑶台路暗通。皇州佳气正葱葱。四 车流水,马游龙。万家行乐醉醒中。 —北宋 证,了解宋晁端礼《鹧鸪天》 词2: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大约)十万人家。 ——北宋柳永《望海潮》 史料互证:《宋史·地理志》杭州总计20万户。开封有26万户。 东西方城市规模对比。 元时期的城市。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案设计

寓词于史词史画互证——《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学设计课题名称《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设计者单位授课年级七年级章节名称《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学时1课标要求了解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和宋词、元曲的流行内容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rzf204xd73uh255c6he20sz532aec00cfw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