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好资料
《行政管理学导论》复习
第一章:行政管理学概说
1. 行政管理概念:指公共事务的治理以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的活动。
2. 政治与行政二分:政治与行政是两个不同的领域,行政是政府的操作行为, 政治则是在重大并且具有普遍性的事项方面的国家活动。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达,行政则是国家意志的执行。行政管理是完全“价值中立”的执行政策的领域。
3. 简述行政管理与企业管理的区别 答:(1):使命不同。公共管理是为公众服务,其使命是追求公共利益最大化;私人管理是以营利为目的,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 (2):服务对象不同。公共部门管理的服务对象是公众;私人管理的服务
对象是消费者。
(3):效率意识不同。公共管理活动以公民参与为出发点,效率意识不强;
私人部门目标明确,旨在追求利润最大化,效率意识较强。
(4):结果可测性不同。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本身的特殊性使得公共管理
部门活动的有效性很难测度,而私人部门管理组织的有效性测量则相对容易。
(5):责任感不同。公共部门管理必须从公共利益出发,更加强调对社会
的责任;私人部门有更强的经济理性,在个人利益面前,社会责任感显得不那么重要。
4.试说明行政管理学的主要发展阶段及其代表性人物以及主要著作 答:(1)(19世纪末-20世纪40年代中)传统行政管理学阶段 威尔逊《行政学之研究》、古德诺《政治与行政》、韦伯《官僚制理论》 (2)(20世纪40年代末-70年代)行政学学派分流阶段 西蒙《行政行为》、沃尔多《行政国家》 (3)(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公共管理阶段 奥斯本、盖布勒《改革政府》、胡德 (4)(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公共服务阶段 登哈特
第二章:行政管理的制度环境
1.简述制度环境的含义及其构成要素
答:含义:制度环境是一个国家和社会各种有形的和无形的制度集合体,它
一方面可以指一系列用来建立生产、交换与分配基础的政治、社会和法律基础规则;另一方面又可指人们在长期交往中自发形成并被人们无意识接受的行为规范。 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
要素: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
#(1)正式制度是指人们有意识地创造的一系列政治架构、政策与规定等。 (2)非正式制度是指的人的行为不成文的限制,是对法律等正式制度相对
的概念,指的是一些意识形态等。
2.简述政治制度环境及其与行政管理的关系 答:(1)政治制度环境是行政系统活动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行政系统活动 必须且只能在一定政治制度环境中运行和发挥作用。政治环境变了, 行政系统的存在和活动方式也必须随之改变。 (2)政治制度环境制约和影响着行政系统的职能内容及其实现的程度。政 治制度环境的复杂性导致了行政职能的多元性;政治制度环境的变动 性制约着行政职能的变异性。
(3)政治制度环境制约和影响着行政系统的行政管理构架、运行过程和管 理绩效。行政决策很大程度上受执政党的影响和制约;任何一项决策, 能否得到有效的执行也常常会受行政的政治环境影响。 3.简述非正式制度环境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答:(1)非正式制度环境对行政风气的影响。“官本位”思想阻碍改革创新、 制约科学发展、损害群众利益、助长用人腐败。
(2非正式制度环境对行政行为的影响。在正式制度有效发挥的前提下, 非正式制度进一步对正式制度的发挥作补充,对行政行为作出正向鼓
励。
(3)非正式制度环境对行政过程的影响。非正式制度影响了权力的方式和 大小、权力与责任的关系等;影响了行政决策者的决策风格,什么样 的非正式制度就决定了什么样的行政决策风格;还会影响行政监督的 力度和有效性。 (4)非正式制度环境对行政管理绩效的影响。地区政府或名族国家政府公 共制度绩效的差异,与所在区域的社会资本存量息息相关。
第三章:行政职能
1.行政职能的概念:指政府在社会中的职责与功能。其核心的价值在于回答政 府“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的问题,也就是界定职权范围、职责深 度、职权方式。
2.行政职能的构成: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社会职能
(#因内容比较复杂,不会组织语言,请参考P.52-57) 3.研究行政职能的意义是什么? 答:(1)行政职能的有效界定是政府发挥作用、实现自身价值的前提。行政
职能的有效地界定了政府的管理范围和管理程度,从而促进政府 有效地工作,实现其自身存在的价值。
(2)行政职能是建立以及如何建立行政组织的依据。行政组织是行政职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
能的载体,离开了这一载体,行政职能就无法实现。
(3)行政职能是确立政府目标和任务的内在标准。行政职能规定着政府
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范围和程度,为政府管理活动指明方向。
(4)行政职能的落实情况是衡量政府效能的重要指标。 4.当代西方国家政治职能转变的趋势是什么?
答(1)合理划分政策职能和管理职能,重新定位政府角色。建立一种把政
策制定与服务提供相分离的政府体制。
(2)调整政府和社会的关系,构建小政府模型。这必须实行非国有化,
从而达到政府放担子、卸包袱的目的。
(3)利用市场和社会力量,推行公共服务社会化。把政府的一些工作推
向市场,鼓励各社区建设公益事业。 (4)引进私营部门的管理方法和经验,提高公共部门的工作效率。实行
绩效目标控制,实行全面质量管理,通过授权改进公共部门的工作。
(5)强调以顾客为中心,提高公共服务质量。以顾客取向为中心,建立
明确的服务标准,从而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
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行政职能发生了哪些变化?
答:职能重心的转变,职能方式的转变,职能关系的转变,政府组织结构的 调整。 (#因内容比较复杂,不会组织语言,请参考P.70-72)
第四章:行政组织
1.行政组织的含义:指为了完成行政管理目标而进行所有活动的过程。是履行行政职能、实现行政目标的载体。
2.简述当代国家的主要行政组织体制(委员会制、首长制) 答:A.首长制 (#代表:美国总统制)
含义:指行政组织的最高决策和管理权力由行政首长一人执掌,并且同时
承担全部领导责任的行政组织体制。
优点:权力集中,责任明确,决策迅速,指挥统一,反应灵活,容易建立 有效的行政组织指挥系统。
缺点:首长考虑问题比较片面并且常因超负荷的工作量而影响行政职能; 因无人牵制和监督易导致独裁专断。
B.委员会制 (#代表:瑞士联邦政府)
含义:指行政组织的最高决策和管理权力由委员会集体享有,并且共同承担 相应的责任。
优点:能够集思广益,考虑问题比较周详,有利于彼此之间的监督,不易于 专断及营私;民主讨论,积极参与,充分调动集体积极性。
缺点:职责不明确,有功相争,有过相推;集体讨论争执不休,难于统一, 从而导致行政迟媛,贻误时机。
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
3.分析我国纵向与横向行政组织结构的特点 答:A.纵向结构
a特点: 上级直接领导下级,行政指挥和命令按垂直方向,自上而下的
传递;层级越高,管辖范围越广,组织数量越少。
b. 我国特点:行政组织体系的纵向结构划为五级,自上而下依此是:(1)
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2)省级以上共有34个行政单位,即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香港与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3)省级以下为地级,地级政府有省会市政府、副省级市政府、地级市政府。(4)地级以下为县级,县级政府是指县、自治县、县级市、市辖区、旗、自治旗政府。(5)县以下为乡级政府,乡级政府是指乡、民族乡、镇的政府。
B.横向结构
a特点:专业分工、业务相似,有助于提高行政效率;各组成部门既相
对独立,又相互配合,使得整个行政管理流程灵活有序;同时又可使行政首长摆脱日常具体事务,集中精力做好全局的决定和领导工作。
4. 行政编制管理的基本原则 答:(1)法定原则。人员编制体现为一种法制性、制度性的约束,核定编制
以法律法规为依据。 (2)效能原则。行政编制管理必须设置尽可能少的机构,配备尽可能少
的人员,去完成更多的行政任务,获得最大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3)精简原则。采用科学的方法,精简机构和人员。
(4)统一原则。要统一行使国家主权;机构设置统一完整;统一职能目
标,明确划分职责权限。
第五章 类行政组织
1.什么是类行政组织?它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 含义:类行政组织是指按照法律、法规、规章授权或受政府委托而对社
会公共事务以及公共财政、社会政策等具有管理和监督职的组织。
特征:(1)具有组织性。它是为了某种目标而有意识地组织起来的社会群体。
(2)具有非营利性。类行政组织成立和运作的目的在于为其成员或
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
社会提供一些公共性的服务。
(3)具有公益性或互益性。类行政组织面向的是整个社会范围的公共利益或社 会中的一定范围内的公共利益。 (4)具有公共全能性。类行政组织是基于法律的授权或政府的委托而成立的。
代为承担一定的公共权能。
(5)依附性与独立性并存。它与行政组织有不同使命与职责的组织,在实际 运行过程中往往受政府的控制而成为政府的决策执行者。 2.类行政组织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答:a.官方性类行政组织。
(1)行政管理类事业单位。指政府授权或委托行使一定行政职能的事业
单位,主要从事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监督等行政管理工作。 (2)行政性公司。它们以公司形式成立,按照市场化运营,同时又承担
由政府部门分解下来的行政职能。 b.行业协会。按不同角度分类,可分官办协会、市场性协会、公益协会等。
c.城镇居民委员会与农村村民委员会。主要任务是办理本居住地区公 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节民间纠纷,协助有关部门维护社会治安。
3.在事业单位中,为什么只有事业类单位才属于类行政组织? 答:因为事业单位不以营利为直接目的,其工作成果与价值不直接表现或主要
现 不表现为可以估量的物质形态或货币形态。它参与社会事务管理,履行管
管 理和服务职能,宗旨是为社会服务。而且事业单位作为基本的社会组织形态
之一,具有与行政单位和企业不同的性质、目标、地位、功能和运作形式。
第六章 行政管理者
1.什么是领导?如何理解行政领导的类型划分?
答:领导是在一个组织系统中,领导者通过命令、说服和示范等途径影响组织
内的个体和群体,为实现组织的目标所进行的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活动和 过程。
类型:(1)独裁型的领导:领导者以独揽大权的方式对下级进行管理,将 决策权高度集中在自己的手上,下属完全属于被动地位。领导
者办事效率较高,却忽视了员工的情绪和利益,下级的主动性
和积极性不易发挥。
(2)放任型的领导。采取的是放任自由的态度,任由下属自行处理事情,弹性和自由度较高。可以激发下级的工作积极性,却容易陷入混乱和无秩序的状态。
(3)民主型的领导。领导者既重视组织结构,又不独断专权,主张更多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