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益生菌原液制作防虫液 材料 容量比 水 糖蜜 烧酒 醋 EM-1
先将1kg营养剂用3kg的热水稀释后,再加入7kg水,加入1kg醋和1kg烧酒,充分混匀,确认温度不超过35度之后加入1kg益生菌原液。然后将配好的混合液装入硬塑容器中,拧紧盖子(不可使用玻璃瓶)密封后,在环境温度达到25-35度的条件下进行发酵。约经过15-30天(因气温而异),容器内产生气体而膨胀起来。这时拧松盖子,放出空气,然后拧紧盖子。当目测气体不再发生时,即为制作完成。制作成功的标志是:能闻到酸甜的芳香(酯)味。制成后至使用的保存期限,约为6个月。保存场所为阴凉处,昼夜温差较小的地方为宜。适宜温度温度5-15度。
益生菌防虫液是用来预防病虫害的发生。喷施时要以雾状形式,叶片表面和背面都要喷到。主要是能增强植物的新陈代谢,强化叶片保护膜的角质,达到防止病原菌侵入和抑制害虫的目的。但是当病虫害蔓延之后再施用,效果就会大大降低。
防虫液的标准稀释倍数是500-1000倍。它对多种害虫有显著效果,用户可根据当地情况自行掌握。 (五)部分种植实用方法
1.大田作物
(1)小麦、玉米按250倍的活化液浸拌,拌种、晾干后播种。水稻按500倍的活性液浸泡2至4小时,马铃薯按250倍的活性液浸泡30分钟晾干播种,果菜类、叶菜类按250倍活性液浸泡30分钟沥干播种。
(2)对有肥田草和稻草还田的水田,每亩播洒0.5公斤益生菌原液和营养剂做成的活化液沤田;没有肥田草和稻草还田的田块,每亩施10公斤益生菌发
10 1 1 1 1 举例 10kg 1kg 1kg 1kg 1kg 备注 井水优于含漂白粉的自来水, 冷水不易溶,用热水溶解, 以酒精度30度以上者为佳 酿造醋(如米醋、果实醋等) 混合的水温不得超过35度 酵肥。旱地在翻耕整地时,每亩施益生菌发酵肥50公斤(入土20公分左右)或用0.2%益生菌活化液均匀喷洒一遍土面再翻耕。
(3)育苗期,用0.5%益生菌活化液将种子浸泡后播下,出苗后,用0.1%益生菌活化液喷洒1-2次。
(4)移栽的种苗以0.2%益生菌活化液泡根5分钟后定植,或用0.1%益生菌活化液浇根一次(泡根后的稀释液可用来浇根),保苗促长。
(5)生长期,视作物长势,喷洒0.1%益生菌活化液,一茬作物应不少于2-3次,次数越多效果越好。亦可用益生菌活化液与粪水稀释后浇根追肥,效果更好。
2.蔬菜瓜果类
(1)基肥:用益生菌活化液每亩2-3 kg 按1:1000兑水喷淋地面再翻耕,或每亩300kg益生菌发酵肥,埋入地里改良土壤。
(2)浸种:用0.2-0.5%益生菌活化液将种子浸泡0.5-1小时
(3)移栽定植:移栽时用0.2-0.5%益生菌活化液淋根。定植一周,喷洒一次。
(4)花期前用益生菌防虫液每隔一周喷1次防病虫害。瓜果后每亩用益生菌活化液3kg按1:800兑水喷洒叶面和果实1次,以后每采摘一次按1:1000益生菌活化液喷洒1次。
3.果木类
(1)苗圃整地时,施入益生菌原液堆肥;育苗中,先用0.5%益生菌活性液浸种,再用0.1%益生菌活性液浇根和叶面喷施。
(2)秋季采果(叶)后和春季芽膜萌动前,每亩各施1次50公斤益生菌原液堆肥作基肥。
(3)春芽长至1公分左右后,每隔7天对枝叶喷洒一次0.1%益生菌防虫液,到9、10月再喷洒1-2次,防止病虫害。
(4)现蕾期和花谢末期,各喷洒一次0.1%益生菌活性液,提高坐果率(开花期不宜喷洒)。
(5)稳果期、壮果期和采茶、摘桑叶前各喷施一次0.1%益生菌活性液(视长势可适当增加喷洒次数),有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
(6)水果保鲜:采果前3天,在鲜果四周喷洒一次1%益生菌活性液。如采果前没有喷洒益生菌活性液,可将摘下的表皮无损的鲜果用1%益生菌活性液喷洒,晾干后装框,用塑料膜覆盖四周,每隔一周检查一次,挑出烂果后,用0.2%益生菌活性液喷洒一次,再晾干装框堆放,四周覆盖。经此法处理的水果,比传统方法可延长保鲜时间1-2倍。
4、花卉、中药材类
(1)浸种:用500倍益生菌活性液浸种,浸种时间视种皮厚薄而定,可有效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
(2)浇根:用1000倍益生菌活性液浇根,每7-10天浇灌1次,可促进根系生长和营养吸收,并能有效防治各种浸染性和生理性病害。
(3)叶面喷施:用1000倍益生菌活性液叶面喷施,每星期喷洒1-2次,可促进光合作用和新陈代谢,使叶片更绿、花更鲜艳;显花植物现蕾含苞期和花始期各喷施1次,可延长开花期,采前一周喷一次,可以延长鲜花贮运保鲜期。 (4)发酵花肥:500~1000公斤的原料需要益生菌原液、营养剂各1公斤,水30-35%(视材料干湿增减水量)。营养剂稀释后加入益生菌原液、水混匀,再加入到原料中边喷淋边翻动(发酵时混合料的最终含水量控制在50%左右),混合拌匀,采用先好氧发酵至料温达到40-50度时,然后翻倒堆垛压实,用塑料薄膜或帆布密封,25-35℃条件下厌氧发酵,夏季15-30天、冬季20-40天,无臭味发出,变曲香味即可使用。密闭的发酵堆肥可保存6个月。
5.食用菌
益生菌原液可改善菌料理化性状,提高出菇率和品质。且成本降低、收益大幅度提高。用0.2%益生菌原液在食用菌生产过程中拌料、发酵催菇以及每潮菇采收后进行喷施,可以抑制和消灭各种杂菌,分解菌料中残留农药,降解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增加菌体蛋白、多种氨基酸、核酸、维生素和各种生理活性物质,为食用菌生长提供丰富营养,促进提前出菇、发菌率近100%,且菇形大,单菇重、叶片肥厚、味道好、韧性好、耐贮运、市场竞争力强。
五、益生菌原液在水产上的应用
(一)效果
* 控制水环境中氨、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含量,调控养殖池微生物生态结构;
* 增强水产动物免疫功能,预防病害,增进健康,降低发病率及死亡率; * 促进生长发育、增重,增加产量; * 无污染,成本低,收效大,改善肉质; * 净化水质,改善环境,延长换水间隔。
* 减少病原菌,平衡微生态,减少药物的使用,保障环境安全;。 (二)适用范围
鱼、虾、蟹、河豚、黄鳝、蛙等水产养殖 (三)作用与机理
益生菌渗入水体后,能抑制病原微生物和有害微生物,调整养殖生态环境,提高水中溶氧量,促进养殖生态系统中的正常菌群和有益藻类活化生长,保持养殖水产生态平衡;拌入饵料投喂,直接增强鱼类的吸收功能和防病抗逆能力,促进健壮生长。益生菌原液中的光合菌还能利用水中的硫化氢、有机酸、氮及氨基酸,兼有反硝作用,消除水中的亚硝酸铵,从而净化养殖池中的排泄物和残饵,改善水质,大大减少鱼虾疾病。将具有拮抗特性的微生态制剂施入养殖水体中或添加到饲料中,杀死或抑制病原微生物,为养殖动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能防止有毒物质胺和氨的积累,保护机体不受毒害。 刺激免疫系统,提高免疫力。 消除污染物,净化环境。
主要作用为:
1.减少病原微生物和不良藻类;明显增强养殖对象的免疫力和抗病性,降低发病率,提高成活率。用户反映,益生菌原液可使蟹苗成活率提高近一倍,中华石斑鱼的成活率由原来的30%提高到70%以上。
2.增加有益微生物数量。水面浮游动物、有益藻类增多,特别是红虫不断增多至布满水面。
3.稳定和改善水质,水体颜色清爽,不臭不腐,无硫化氢、氨气等异味,能见度在25-50cm的时间长且较稳定,换水时间可延长2倍以上。
4.鱼虾粪、池底杂质和下脚料不会变成淤泥而呈散沙状。
5.促进生长,增重率明显提高。实践证明,在同等环境下,使用益生菌原液后,可提前上市,平均亩产提高20%-35%,产卵量增加,产卵时间延长。且孵化率较好;饵料不臭,改善养殖环境。
(四)使用方法
1、池塘处理:池塘注水前1周,用100-300倍的益生菌活性液和益生菌原液制作的防虫液代替石灰、漂白粉等均匀喷洒,消毒和净化池塘。石灰、漂白粉会杀死有益微生物,不能与益生菌原液混用。每平方米池塘使用100-300倍的益生菌活性液、益生菌防虫液各0.5-1公斤。
益生菌防虫液的制作方法:益生菌原液、营养剂、醋、白酒(30℃以上)、水按1:1:1:1:10的比例配料。将营养剂稀释后加入水、白酒、食醋混匀,再加入益生菌原液,然后放入塑料容器里(不可用玻璃瓶)密闭,在环境温度25度以上发酵2-3天,产气膨胀后,开盖放气,再发酵两周以上。发酵过程中会产生气体,容器膨胀时松盖放气,再密闭直至不再产生气体,可闻到酸甜带刺激性醋味,表明发酵已完成,即可使用。保持密闭,放置阴凉处,通常可保存6个月。
2、水质净化:在放养前3-10天,用益生菌原液泼洒水面。视水质情况,开始15天1次,以后为1个月1次,水质较差的地方,适当缩短泼洒时间;比例可按总水量的百万分之一投入益生菌原液,也可按每亩水面2-4公斤使用(视池水的深浅而定)。为了泼洒均匀,先将益生菌原液稀释后使用。
3、饲料处理:可用益生菌原液对饲料进行发酵,将发酵好的饲料按5-7%的比例均匀混入鱼饲料中投喂。也可用300倍益生菌原液稀释液拌入饲料中混匀后投喂。、
发酵料的制作:称取饲料原料100公斤,益生菌原液0.2公斤,营养剂0.2公斤,水35-45%。
制作:把益生菌原液与营养剂制作成稀释液后,加入到所需要的水里搅拌均匀,然后均匀的加入到饲料原料中,使固体饲料水份含量达到35-45%,掌握在用手一攥成团,一触即散的状态,采用先好氧发酵至料温达到40-50度时,然后装入到塑料容器内密闭发酵,环境温度25-35℃的条件下15-30天后有曲香味即可使用。密闭保存6个月。
4、颗粒饲料:按颗粒饲料总量的2%益生菌活性液均匀喷洒饲料,马上投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