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资源流向的角度
浅析解决“三农”问题重在解决农民工问题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资源流向的发展与演变 任何地方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占有大量资源的基础上的。要发展,就得要有足够的资源保障,而国家总体资源在城乡之间的流动是受国家宏观政策影响的。在我国建国以来,资源在城乡之间的流动方向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1、上世纪80年代资源向下、向弱势流动。突出表现为中央积极放权到地方;城市资金向农村流动。
2、上世纪90年代资源向上、向强势流动。在这一时期,城市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大量劳动力纷纷涌入城市,掀起了一股“民工潮”。同时,国家实行分税制改革,把许多以前由地方收取的税种改由国家收取,增加财政收入,以及大量发行国债,集中资金进行城市基础建设,改善城市投资环境,极大地促进了城市经济的繁荣。然而,也就是这一时期,城乡差别日益拉大,突出表现在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方面。
3、目前中央提出了资源再向下流动。主要措施集中体现在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概括起来就是“多予、少取、放活”。“多予、少取”在目前主要通过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减少对农民的税收,而且减少的部分由国家财政负担。但是,减少农民的税收就可以切实解决增加农民收入问题吗?按照国家现行的政策,安徽省农村税费改革人均税金负
--
--
担由109.4元减少到75.5元,人均减少33.9元,减幅已达31%,而减少的税金不足目前农村人均纯收入(2001年2366.40元)与小康标准(人均纯收入6000元)差额的1%。显然,农村税收不能成为资源再向下流动的有效载体。提出资源再向下流动,不能仅在减收税费上做文章,必须在农村内部找到更加合适的突破口和承担资源流动的载体,使资源能有效地向下、向农村流动,最终培养和造就拉动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内动力。
二、农民工是资源再向下流动的最佳载体
实现资源流动除了确定资源流动的方向以外,选择合理的渠道和载体也直接关系到资源能否按预定目标高效、持续地流动。在上世纪90年代资源向上、向强势流动过程中,农村劳动力资源是以农民工作为载体向城市流动的。如今,要实现资源再向下流动,农民工依旧是最佳的载体。这是因为:
1、农民家庭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是农民工收入的增加。据资料显示,在农民收入中,非农收入所占比重不断加大,从1997年至2001年,农村人均收入由2090.1元增加到2366.4元,其中来自农业收入由1267.69元减少到1165.17元,所占比例由60.7%下降为49.2%;来自非农收入则由719.59元增加到1066.14元,所占比重由34.4%上升到45.1%。农村外出劳动力的人均年收入为2900元,比全国
--
--
农村居民纯收入高出1/4。由此可见,非农收入的提高已成为农民增加收入,实现小康的重要途径。而作为组成非农收入的主要部分即工资性收入对农民纯收入增长贡献率呈明显上升趋势。2000年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增长对总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167.2%,而同期第一产业纯收入增长对总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126.9%。在农村,工资性收入几乎全部来自进城农民工的劳务报酬。这表明农民工收入对增加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的贡献也越来越大。
2、进城农民工的数量庞大。20世纪80年代以来,相继掀起一浪高过一浪的“民工潮”,进城务工人数估计以100多万/年增长,到2000年总人数已经达到9000多万,占农村转移劳动力总量11340万人的80%以上,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19%以上。有专家预测,到2015年,我国将有1.6亿农民工进城务工。农民工犹如生物体内千万个细胞,活动在城市与农村之间。
3、农民工是城市市场信息的有效传递者。城市为打工农民提供了接触市场的平台,经过激烈市场竞争洗礼的民工,能够了解农产品在城市销售的情况及城市居民对农产品的喜好情况,及时掌握农产品的市场动态。由他们把市场信息传回去,更容易获得农民的认同,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且,农民工进城务工,有利于增加农业生产资金积累,从而促进农业的发展。正所谓,民工经济是“一座不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