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谈判成功案例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商务谈判案例分析
谈判双方: a公司――国内某着名商用车公司
b公司――欧洲着名汽车设计企业
案例背景:
a公司是国内某着名商用车公司,在进行某款商用车开发时,要进行整车外流场仿真设计(cfb),但公司没有cfb分析工程师,也缺乏分析的软件与硬件设施,但这项工作事关整车产品的性能,必须要做。因此a公司产品开发经理开始在国内外寻找有能力的cfb分析合作方,并展开了多家设计咨询公司的多轮谈判,从技术谈判开始,最终筛选出两家企业,期间历时半年。技术方案与实施方案谈判完成后,进入最后的商务谈判阶段。
b公司虽然在欧洲享有盛誉,但从来没有在中国市场实施过项目,因此a公司担心项目花费巨资后达不到预期效果。由此,a公司希望在与b公司的首次合作中,b公司能免费给a公司做一次cfb分析,如果首次合作效果良好,则考虑与b公司进行长期合作。而b公司在金融危机的环境,急用拓展中国新业务以缓解企业财务危机,摆脱破产的风险,因此b公司想凭借自己在cfb丰富的经验和口碑在中国第一个项目希望有较高的利润。
谈判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了。
谈判过程:
第一轮价格谈判,会议地点为a公司会议室。b公司开价300万欧元,a公司无法接受。a公司坚持首次合作是尝试性合作,b公司应该放眼长远利益,双方各持己见,达不成统一意见。
第二轮谈判,会议地点改在某五星级酒店,会议前派技术部副经理开gl8商务车亲自前往机场接机,并安排外方所有参会人员入住该酒店,会议所产生的一切费用(包括机票和酒店)均由a公司承担。会议前一天,a公司的总经理亲自宴请b公司所有谈判人员,当晚餐桌上,双方相谈甚欢乐。第二天,谈判开始,外方调整报价,由原先的300万欧元调整为250万欧元。a公司见此报价心生不爽,但还是面带笑容,坚持首次合作为尝试性合作,双方仍坚持不下。谈判间歇,a公司的翻译向b方解释,250万这个报价不符合中国国情,并且“250”在中
文中的深刻含义。b方对中国的国情有所了解,但可能是顾及在欧洲一贯的高姿态,此轮他们他们仍然坚持报价,不做让步。
第三轮谈判,由a方提出邀请,选择在青岛谈判。一方面a企业在青岛有厂房,另一方面正值青岛啤酒节。b公司的谈判代表多数为德国人,对啤酒有深厚的感情。一下飞机,b方代表团就被直接带到啤酒节现场,加之青岛很多地方仍然保留当年租借地的风格建筑,谈判地点也被安排在一个具有德式风格的酒店里,b方代表显然很高兴。此轮谈判a方最高领导人与b方最高领导人同时出席,谈判还请来当地政府的一些官员亲临现场。谈判当天上午,a企业带着b方代表团参观青岛的工厂车间。下午谈判正式开始,不等b方报价,a方领导人首先发言,表示此次合作是在当地政府官员的见证下的友好合作,希望做一次成功的项目,a方愿意承担由此项目b方代表往来于中国的全部费用,希望b企业考虑将来在中国顺利开展业务,有诚意得与中方合作。并表示首次合作一旦成功,将会与其签署5年的合作合同,价格按照国际惯例支付。最后,b方领导人决定:免费为a企业做一次cfd分析,但是硬件由双方一起采购,并同意培养中方工程师为cfd工程师,但是此次合作的成果,双方共享,b方有权利将相关项目信息作为后续的宣传资料。最后双方在青岛主管工业的官员见证下,签订了友好合作协议。
案例分析:
经过商务谈判课程的学习,我发现此谈判历经三个回合,最终签订合同归根溯源是符合谈判宝典的八项基本准则。
首先,对于a公司来说,batna就是寻找其他合作伙伴。事实上,在第一轮谈判失败后,a公司已经在与另外一家美国公司洽谈,寻找合作的机会。当然,a公司的第一选择是b公司。其次,谈判的关联方。第三轮谈判,a公司请来了当地的政府官员,旨在表现出此项目是由政府支持的,让b公司对a公司更加信任,并且暗示b企业今后在中国的发展有政府作为靠山,前景光明。
至于双方的首要利益,我认为,a企业的首要利益是寻求长期合作伙伴,并回避第一次合作的风险。而对于b方来说,其首要利益是寻求新的合作对象,摆脱破产的威胁。a方的谈判代表带b方去参观厂房,让政府官员做签订合同的见证人,让b方意识到a方是个有实力的企业,让b方感觉到虽然第一次可能没
法赚钱,但只要项目开展成功,长远利益远大于眼前利益。
谈判还有个成功的关键在于,经过几轮的谈判,双方进行了足够的沟通。b企业作为一个完全没有在中国开展过业务的企业,初次谈判对中国的国情与文化相当不了解,以至于报出了“250w”这样一个数字。而经过几个回合的交流,ab企业一起吃饭,一起到啤酒节,双方都有了进一步深入的了解,b企业对中国的国情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即使这次合同谈不下来,但是双方员工也慢慢建立起了友谊。最后一轮谈判,a公司派出了最高领导人,更显a公司对b公司的尊重及殷切希望与b公司合作的愿景。事实证明,a公司采取的这一系列方法,正是促使谈判成功的重要因素。第三轮谈判不像第一轮谈判这个机械,一上来就谈价
钱,而是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展开的。在第三轮谈判中,明显感觉到b公司对此次合作的诚意,这也是源于a公司所表现出来的真诚。
b企业在最后一轮谈判中愿意接受中方提出的第一次免费为a企业做设计的合作方式,但是硬件的资金要a企业承担。这也是谈判的一个创新点。b企业由于金融危机,资金有限,能为a公司免费设计一次已属于比较大的让步,这在b企业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中是从未有过的,这样的让步充分体现了b企业的诚意。虽然提出了要去a企业承担硬件的要求,但这个要求也合情合理,一方面b企业目前资金确实有限,另一方面硬件设备属于可反复利用的设备,a企业购买硬件,所有权属于a企业,因此这样的提议是一个双赢的提议,a企业没有拒绝的理由。
总结:
这次谈判是个双赢的谈判,对于a企业来说,能够得到外放的技术支持,并通过项目锻炼队伍;而外方也能借助这次合作进入庞大的中国汽车开发市场,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层。谈判之所以经历了三轮才取得成功,原因在于之前双放没有对对方的文化没有进行了解,一上来就谈价格,必定注定失败。之后a方及时调整策略,扭转局势,这也跟a方采取的先建立关系再谈判的策略密不可分。 总之,商务谈判是一个讲究双赢的游戏,不是彼消此长、你死我活,而是追求共同的利益,彼此成长。在涉外谈判中,谈判方要知道自己的优劣势,运用关系手段,把建立良好人际关系作为谈判的重要环节。这个案例也证实了一个原则:千万不要一上来就谈价格!篇二:真实商务谈判成功案例分析
真实商务谈判成功案例分析